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舆论论文,导向论文,正确认识论文,正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074(2004)04-0123-04
高等学校主办的学报是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的本质特征。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必须讲究所载文章的理论深度,追求刊物的学术层次和文化品位,以繁荣学术,推动理论创新。然而,高校学报是社会主义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舆论工具,高校学报的这种性质决定高校学报必须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作为高校学报的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决不能让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论调在刊物上“登堂入室”。在高校学报的学术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上,有人总是将其分割,认为追求学术品位就不能受政治纪律的约束。因此,高校学报在追求刊物的学术品位时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就成为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问题。高校学报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坚持“双百”方针与遵守宣传纪律的关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为繁荣学术而提出的指导方针。坚持“双百”方针,既是繁荣学术、推进理论创新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活动,不可能没有不同的学术观点。有不同的学术观点,就会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学术研究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要探索真理,获得真理性的认识,发展科学的理论。不同学术观点、学术流派之间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学术争鸣,有利于进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新的观点,建立新的学科;有利于取长补短,发现真理,完善理论。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比较与斗争中发展起来的[1],贯彻“双百”方针,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和真理发现与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在深刻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一定要坚决执行不抓辫子、不戴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2]没有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就不会有学术繁荣的春天。当前,我国的改革与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碰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我们迫切需要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的实践。因此,发展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我国哲学界与社会科学界的当务之急。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邓小平看来,坚持“双百方针”是防止思想僵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手段。他强调:“如果我们不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僵化起来,马克思主义要衰退,只有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意见表达出来,进行争辩,才能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2]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历史。“双百”方针的实质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是一致的。为指导当前的实践,我们应把贯彻“双百”方针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通过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和理论探讨中的自由争鸣,把思想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形成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和生动积极的创新局面,以找到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新途径、新答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贯彻“双百”方针,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没有不可探索的领域,没有不准研究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包括政治制度问题,都是可以研究的。如果给学术研究划定一个不能涉足的领域,是不符合“双百”方针的实质的。然而,学术研究虽无禁区,但宣传有纪律,行为必须守法。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学术职业规范和履行的学术责任。学术园地并非一块静土,学术争鸣中难免鱼龙混杂。别有用心者总是在学术自由的幌子下散布奇谈怪论,以此来动摇我们的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如果让这些错误论调泛滥必然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所谓宣传有纪律,其实质就是不让这些错误的观点得到传播。把坚持“双百”方针与遵守宣传纪律统一起来,就要实行内外有别的原则。这就是说,学术探讨中对涉及到与党和国家现行路线、方针、政策相反的某些研究成果,只能采取内部报送的方式,通过组织的途径向上级反映,不得在公开场合随意散布。把握好这一原则,也就把握了理论宣传的“度”。这对于学报的编辑来讲,十分重要。在稿件的编发中,我们必须把坚持“双百”方针与遵守宣传纪律结合起来,既要畅导学术争鸣,积极组织开展各学科有关重要问题的深入讨论,大胆支持学术理论的探索创新和不同观点、不同流派的自由争鸣,在刊物上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宽松、相互切磋、共同进步的学术氛围;同时,又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刊物上不刊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抵触的文章,把政治的倾向性融入其学术研讨之中,确保学报编辑出版的政治质量。
二、倡导学术自由与加强政治纪律的关系 (略)
三、鼓励理论创新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关系
学术理论贵在创新。只有创新的理论,才能保持理论的生命力。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要实现这一使命,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是发展的,不可能在原有水平上停滞不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创新就是根据新的实践的要求,对以往理论的再认识,对其中过时的、非科学的内容进行修正、剔除和否定。历史发展到今天,实践的条件、水平、范围以大大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世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今天的实践,以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开放事业。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最严谨、最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真理,是开放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和学说。理论创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一致的。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许多次重大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的成果,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国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无一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伟大创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创新成果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锐利武器。胡锦涛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5]。我们正处在一个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大变革时代,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调整、文化碰撞的国内现实,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科学认识社会变化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探索社会发展中的新规律,解答前进过程中的新问题,从而作出新的概括,形成新的概念,提出新的观点,构建新的理论。要完成这一理论创新的任务,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才不会被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所迷惑,保持研究的正确方向,作出科学的结论,实现理论创新。
学术刊物作为时代精神产品的载体,其本质在于创新。我们鼓励理论创新,就是要为创新成果提供园地,让理论创新的成果登上学术刊物的大雅之堂,并以此提升刊物的学术品位。然而,作为编辑主体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十分复杂,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发动“分化”、“西化”和“和平演变”的攻势,国内确有一些人深受其毒害,他们崇拜资产阶级的学说,在理论创新的幌子下,在散布种种奇谈怪论,大肆攻击马克思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如果我们的刊物让这些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出笼,就会搞乱人们的思想,损害人们群众的利益,破坏改革开放的良好局面。马克思主义是确保学术刊物舆论导向正确的方向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学术刊物编辑出版的实践中决不能削弱。我们鼓励理论探索与创新,但决不允许以理论探索为名,攻击和否定马克思主义。
学术刊物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努力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成果,在其现实形态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我们鼓励理论创新,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辨别政治思潮,甄别理论成果的真伪优劣。在多元思想文化交织并存的条件下,学术刊物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先进文化,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当前的思想理论界鱼龙混杂,对理论成果的甄别十分重要。作者总处在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有一定的政治身份,扮演着相应的社会角色,不能摆脱所处的政治背景,他们在文章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观点,表现自己的爱憎和善恶倾向。因此,编辑应当是“有眼光的鉴定者和评判者。编辑要善于把各种思想文化,变零散为集中,取精华,弃糟粕,使不准确、不科学的东西,经过编辑变成为比较准确、科学的出版物,造福读者,有益于社会”[6]。编辑鉴定和评判理论成果的眼光来自哪里?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学术期刊的编辑必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文章内容的政治倾向、精神走势、学术格调。把鼓励理论创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结合起来,这是学术刊物打造品牌、创办名刊的正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