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_生本教育论文

“学生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_生本教育论文

“生本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高中语文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语文教师是否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而且也制约着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生本教育”理念极大地改善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为广大语文教师发挥潜能、展示才华,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由于部分语文教师主观认识的偏差、自身能力的限制,在贯彻“生本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实质,积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目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生本教育”理念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启示

由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研所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生本教育”不仅仅在方向上强调以学生为本,而且在整个体系上探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认为“教育的要义,最终不是着眼于自己如何聪明,而是着眼于教师的职业本质——让别人变得更为智慧”,进一步强调了教育职能和学生本体两者的高度统一。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中语文教师作为传承文明、讲授知识、提高能力的教育主体,就更应该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观念的束缚,把“生本教育”理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1.以先进理念重塑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师本”教育观念指导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一言堂”“灌输式”等落后的教学形式也充斥着整个课堂。由于课堂主体没有弄清楚,语文课堂也自然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带来的只是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差等后果,也严重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条是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要开展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2.以人格魅力引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生本教育”认为,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有很大的学习潜能,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作为教育价值的基本原则。语文教学要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品质的重任。而要做到这些,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业务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要注重个人修养的提升、人格魅力的塑造。教师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魅力,学生才能被这种品质所吸引、所感染,并且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落到实处。

3.以教学创新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创新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并且把“发现、创新”列入课程目标的最高等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无论在教学设计上,还是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都必须注重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知识联系学生、以情境激发学生、以手段调动学生,使教学寓教于乐,活泼生动。

生本教育实施过程中的误区

“生本教育”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而且是一种可行的实践方式。由于提出“生本教育”的理念时间还不算长,人们对它的认识、熟悉和研究还需要一个过程,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从师本教育到生本教育,有许多新的问题还需要处理,而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激动人心的挑战。”以致有些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的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区,及时走出这些误区,也是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关键所在。

1.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完全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生本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引导者,扮演着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角色。科学客观地评价一节语文课,不仅要看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而且还要看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可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重要,但这种作用也不是代替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广大语文教师也注重突出生本教育的实施。但是实施过程中,要澄清一个基本的事实,生本教育并不是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而是在强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2.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范围内。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开放的大语文的教育观,就是要求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构建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高中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生活处处皆语文,学生最终要走上社会、走进生活,语文教学就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的狭小范围内,而应该具有宽阔的视野,在社会实践中、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许多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本教育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束缚,只一味地注重课堂教学的开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完全忽视了课外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这就严重影响了生本教育的开展。笔者认为,生本教育强调的是一种对学生的经常关怀,不仅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而且贯穿于学生发展过程的始终。因此,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尽可能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直面生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和新知。

3.生本教育并不等同于课堂教学的放任自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用独具一格的教学设计、充满丰富情感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广泛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但是从开展生本教育的情况来看,许多语文教师做得并不是很好,甚至是又陷进一个误区,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平等、开放变成了学生的无序、混乱。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热闹的气氛,需要每个学生主动参与,但是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在这一点上,教师需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增加课堂气氛,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落实生本教育的选择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心态和策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也为语文教师指明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从本质上说,生本教育理念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生本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强化以学生需要为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变“教会学生学”为“学生主动会学”。教学设计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是否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关系着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就要精心设计教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争取做到精益求精。一方面,要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教学参考书、图书馆书籍、网络查询等方式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设计详尽、丰富。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学的生动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学生,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进行课堂设计,并且注意把教学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2.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互动,变“教师的一言堂”为“师生的共同参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着眼点。每个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都不同,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各异。要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广泛最充分最有效地互动学习,关键是教育者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则,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创设独具风格的教学情境,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讨论。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在每个小组讨论课堂教学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之上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然后达成比较一致的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大型的课堂专题讨论会,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对专题知识的理解和观点,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再把讨论后的意见进行分析与筛选,然后形成共识。实践证明,讨论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平等意识,变“教师权威者”为“师生共同提高”。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共同学习,强化平等意识。学生语文学习,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而教又是为学而存在,为学而服务的,老师一定要热爱学生,以民主、尊重、发展、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平等意识。教育者要高屋建瓴驾驭教材,明确目标,因材施教,立足于点拨和引导,努力使“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上课大胆发言,细心聆听学生的见解,并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澄清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反馈,从反馈中寻找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然后力求及时改正和提高,只有这样,教学这个互动的过程才能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标签:;  ;  ;  ;  ;  ;  

“学生教育”理念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_生本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