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423000
【摘 要】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共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所有早产儿进行眼底检查,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结果:根据临床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是氧疗和低体重。对照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早产儿为9例(15.00%),明显高于试验组的4例(6.67%),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疗和早产低体重是导致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但通过对早产儿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护理方式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emature retinopathy way of nursing.Methods:from May 2014 to June 2015,a total of 120 cases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premature infants,their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for all infants fundus examination,analyze the cause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e babies.With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way to nursing,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USES the system,compared two groups of premature retinopathy is happening.Results:according to clinical research,the main cause of premature retinopathy is oxygen therapy and low weight.Control premature for 9 cases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e infants(15.00%),4 cas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experimental group(6.67%),compared two groups of dat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oxygen therapy and preterm low weight is a major cause of lead to retinopathy of premature infants,but through the premat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its risk retinal pathological changes,has the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
【 key words 】 premature retinopathy nursing mode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指孕周在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和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和收缩,导致其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和失明[1]。导致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主要是其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对氧产生血管收缩和血管增殖而引起,而正常情况下视网膜血管会在胚胎36周发育达到鼻侧边缘,40周达到颞边缘。但如果在将早产而暴露在氧气浓度较高的环境下,将会导致其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害、血管闭塞,导致其纤维血管组织出现增生的情况[2]。本研究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共12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中男婴32例,女婴28例,胎龄在31~35周,平均胎龄32.4周,体质量在1120~1914g;试验组中男婴29例,女婴31例,胎龄在31~36周,平均胎龄32.7周,体质量在1138~1896g,两组在性别、胎龄和体重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产妇和早产儿进行护理,即协助医师帮助产妇生产,指导并协助产妇产后休息和喂养等。
1.2.2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性系统护理干预方式,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点:①产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产妇围产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为产妇讲解孕期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指导产妇进行自我保健。同时要与产妇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产妇及其家属在围产期保持产妇个人卫生,为产妇合理搭配饮食结构,保持产妇摄入的营养均衡。产前还要对产妇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出现高危产妇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多次检查,并且要采取合理的助产措施,避免对胎儿健康造成损害。②产后护理干预。在产后要及时对可疑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其视网膜病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在早产儿体质量低于2000g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对其进行眼底检查,首次检查的时间一般是在其出生后4~6周。实施检查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保持手部清洁,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并且要落实婴儿的保护措施,避免检查过程中对其造成伤害。同时,要在患儿氧疗期间对其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由于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其出生后需要借助氧疗的方式进行呼吸,这样才能保证其能够正常吸入氧气。但在氧疗的过程中,当氧气的浓度过高时,就很可能会导致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所以在实施氧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氧气浓度并对其进行合理调节,避免氧气浓度过高。在氧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为早产儿选择合适的吸氧方式,尽量使用鼻导、面罩和口罩进行给氧。对于一些必须要借助机械设备进行给氧的患儿,要尽量将相关参数调低,并且在患儿呼吸有所好转的时候及时撤掉机械和氧气。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早产儿中有6例(10.00%)Ⅰ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4例(6.67%)出现Ⅱ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6.67%。试验组早产儿中有2例(3.33%)Ⅰ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1例(1.67%)出现Ⅱ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00%。试验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
3.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是因为其在出生时体质量过低,以及出生后氧疗的给氧浓厚过高,导致其未发育完全的视网膜出现脱离和其它病变[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患儿的正常发育有很大影响,甚至会导致患儿失明[4]。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早产儿出现视网膜病变的几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我国新生儿质量。所以在早产儿出生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护理,减少护理过程中对其视网膜发育的影响,从而提升新生儿质量[5]。系统护理干预主要是在早产儿出生之前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通过有效的措施保证产妇的各项身体指标保持正常,从而为早产儿提供更加全面的营养。同时,早产儿出生后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护理,减少氧疗对其视网膜发育的影响,并且促进其正常生长,从而减少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概率。
本研究中通过对系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其中对照组早产儿中有6例(10.00%)Ⅰ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4例(6.67%)出现Ⅱ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16.67%。试验组早产儿中有2例(3.33%)Ⅰ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1例(1.67%)出现Ⅱ期患儿出现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00%。试验组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能够有效减少其视网膜病变的概率,具有很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婷.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5:222+224.
[2]莒瑞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及其病变转归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3]冼玉兰.优质护理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05:724-725.
[4]龚燕虹,张婉玲,刘明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8.
[5]王静.我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调查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10:49-50.
论文作者:皮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早产儿论文; 视网膜论文; 产妇论文; 患儿论文; 对其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