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养提升研究
谢威 辽阳县广播电视台
摘要: 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变革,也对记者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传媒环境日新月异的变革,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与时俱进,在全面提升自身素养中完成全媒体角色的转换。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养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新闻领域的渗透,不仅有效地推动着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各种变革,而且也影响着新闻从业者。作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新闻记者自然也不例外,新媒体环境使他们必须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与时俱进,全面提升自身素养,才能尽快适应传媒环境日新月异的变革。
一、新媒体时代对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素养要求
(一)提升政治素养
在我国,新闻报道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其政治属性非常明显,这一属性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锤炼政治素养。新闻记者的政治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舆论引导的方向。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低门槛和开放性,使得新媒体缺少“把关人”,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民间舆论场异常活跃,更需要新闻记者坚定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政治敏锐性,将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解读与人民群众心声的反映统一在一起,坚守党的舆论阵地,凝聚人心,帮助公众明辨是非,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提升道德素养
新闻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见证者和传播者,走进新媒体时代,曾经的无冕之王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同于公民记者,他们身上肩负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记者必须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必须履行社会监督职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做违背道德的报道;必须传承先进的思想和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三)提升专业素养
专业性是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优势,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不但要发挥这种优势,更要拓展这种优势。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融合发展不仅要求新闻记者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的专业技巧和能力,而且要求新闻记者掌握新技术、丰富报道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具备全媒体传播的能力;增强新闻敏感,提高新闻价值辨别的能力;探索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增强与用户交流沟通的能力。
擦肩而过,我本打算把头别过一边。伤感的矜持让我不相信这个城市有任何的浪漫。但在转过头之前,我还是不由自主地看了她的脸一眼。只一眼。
二、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素养提升的策略
(一)培养学习习惯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台因为缺乏技术专业人才的储备,在涉及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时可供借助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捉襟见肘。大多数新闻记者新媒体素养较低,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全媒体转型又迫在眉睫,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主学习达到自我完善是适合新闻记者快速提升综合素养的主要途径。一要学习基础性政策知识,对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了然于心,吃透政策精神,不断积累政治经验,才能更好地引导主流舆论。二要钻研新媒体业务知识,揣摩适合不同传播渠道的不同新闻产品的特点,学会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处理技术,能够灵活熟练操作微博、微信、APP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平台,能够更加熟练地参与新媒体传播。三要涉猎广博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是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新闻记者不仅要成为新闻界的“专家”,更要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要顺利实现转型,光靠自主学习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广播电视媒体也要为新闻记者提供引导和培训的平台。一要从理念上对新闻记者进行合理引导,要引导记者从传统采编理念中解放出来,树立融合发展观,以用户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新闻内容,实现新闻的全媒体传播,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要对新闻记者进行常态化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新闻记者到相关的媒体、高校、研讨交流会进行培训、学习、考察,了解其他媒体的经验,掌握媒体融合最新动态,学习前沿知识,有助于记者获得相关技能。三要邀请专家学者和资深记者、编辑对媒体内部记者举办讲座和辅导,并通过经验丰富的、专业扎实的记者带动传导,促进业务水平的提高。
(二)强化业务培训
数据往往是最接近事实的途径,如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贷款的内在原因进行定量分析,使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结果做好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获取大学生进行网贷的原因,通过2种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大学生进行网贷的原因,从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贷提供一定的参考.
ROC曲线 ADC值判断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最佳阈值为0.545×10-3 mm2/s,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09(0.789~0.973),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1.8%、92.0%。rADC值判断骶髂关节炎活动性的最佳阈值为1.467×10-3 mm2/s,AUC为0.904(0.782~0.970),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81.8%、88.0%。ADC值及rADC值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980,P=0.92)(图3)。
(三)改革学校教育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教育大多跟不上媒介形势的发展,明显处于滞后的状态。课程设置陈旧落后、重理论轻实践、教师缺乏业界经验都是高校新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新媒体时代,提升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可以从学校的专业教育入手。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记者工作,引进的储备人才能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应该优化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开设满足业界需求的相关课程,加大素质教育和社会科学以及交叉学科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地实习机会,积极开展与媒体的实训对接,从而使新闻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社会和媒体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传媒界的变化一日千里,时代赋予新闻记者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在内容、技术、市场方面对记者提出的严峻挑战。面对复杂竞争环境,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将综合素养的提升看作是迫切的系统工程,不忘初心,加强“四力”建设,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用户对新闻的体验需要,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占芳,鲁亮.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7 (24):163.
作者简介: 谢威(1974.1-),女,汉族,辽宁辽阳人,本科,中级记者,辽阳县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写作,新闻采编。
标签:新媒体论文;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论文; 素养论文; 辽阳县广播电视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