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标志性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而建筑建设工程中,对工程建设成本进行分析就成为了建筑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完整的成本预算对建筑施工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成本预算工作良好、准确的运行能够对建筑工程起到积极作用,在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中探究了建筑施工中成本预算分析以及成本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成本预算;成本管理
一、建筑施工中的预算成本分析
项目施工中的工程成本分析需要从现代建筑施工行业中的背景中进行分析。在进行项目预算成本分析时,应当注意成本形成的理由,并对这项成本对施工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所以在进行成本分析师,应当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在检查过程中,应当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在检查任务的完成程度时,就会产生成本差异。这种成本差异控制方法较为简便,也是建筑成本预算中常见的控制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应当注意各个技术经济指标中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不能将不同种的项目进行成本类比。在进行对比分析时,应当仔细检查目标的完成状况,并对影响工程工期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使工程目标顺利完成。
二、成本管理问题
(一)成本预算过于形式化
通常情况下,各个工程项目中都会有专门负责进行成本预算的工作人员,这类成本预算人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图纸以及施工计划来进行成本预算,并将计算结果进行记录。但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忽略成本的核算和成本的预算,没有注意施工过程中各个细节、计划中没有的临时项目的记录,这类情况就会导致最终成本与成本预算结果相差较大,为后期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造成了影响,甚至有可能导致双方利益冲突。所以在这样的成本核算工作下,成本预算结果不能对工程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不利于进行成本控制。
(二)成本管理混乱
首先来说,常规的建筑工程主要是进行项目安装工作,这类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以及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并且也是整个建筑工程成本的核心部分。所以在进行这类项目的成本预算时,工作人员往往不会对材料成本进行详细计算,即使材料、设备价格过高,开支大手大脚,不能对机械设备、材料进行良好的控制,导致经费使用前松后紧,预算金额使用浪费等情况。
除此之外,工程开支中还有可能出现乱摊成本的现象。大多数工程项目由于其经验使然,在进行成本预算时都能够满足企业或客户的预算指标,但实际使用时往往会会出现严重超额的现象,但工程管理人员也不能写出详细的成本使用项目,就会出现乱摊成本的现象。施工人员就会扩大成本的使用范围,并且某些工作人员,为了牟取更高的利益,也会采用伪造发票的手段增高成本。就目前来说,将机械材料作为掩护,报销各种工程外支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
(三)成本控制方法不良因素
现代建筑工程财务部门是工程项目中成本控制的主要责任人,并且也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成本控制制度。但是就目前来看,成本控制制度虽然十分严格,在实际应用时,其效果往往不够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在进行信息收集工作时不够完善,缺乏先进的管理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数据分析,但是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除此之外,在常规的工程项目中,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分析、储存工作的时效性较低,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这些因素都会对财务部门的成本计算工作造成影响。
(四)成本责任制度不完善
在传统的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中,完整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会被分割成细碎状态进行管理。每个部门对各自的成本进行统计,统计完成后交由财务部门进行分析,核算之后再返还给各个部门,再由各个部门对成本进行控制,完成工程后,所有部门再将各自的最终成本进行统计。这种控制方式不仅琐碎,并且准确度和效率较低,没有相关责任人,仅仅由部门进行监督,难以进行修订、完善,而且人员控制成本、培训成本等隐形成本也难以估量,所以导致成本误差较大。在出现成本问题时,就会导致各个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但由于各个部门中职能交叉的情况,调查工作也难以开展。
三、加强成本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培养员工思想
首先应当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教育,让员工意识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应当与每个员工有关,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只有每个员工都意识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便于成本预算工作顺利开展。项目开展过程中,在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前提下,由财务人员对材料、设备、机械市场进行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成本,制定项目的目标成本。在大致的目标成本中,分割进行细碎成本分析。而在对目标成本进行分割时,应当从上到下进行层级分析,保证所有可能性都囊括其中,才能有效提高成本控制工作的效率。
(二)对动态成本进行严格监管
无论预算成本多么精确和仔细,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有疏漏产生,这就产生了一定的动态成本。成本预算人员应当随时跟进工程进度,根据进度以及动态成本对目标成本进行不断调整,如果发现动态成本出现异常,应当对异常开支进行严格审查。同时,在研究方案的不断深入下,目标成本也应当不断细化,才能有效提高产品成本的准确度。
(三)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在进行项目工程管理时,其成本估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建筑阶段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样就意味着每项工程的设计、实施阶段中都会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完整的补充、修改、调整,并进行信息综合反馈。在项目一开始就进行精确成本计算是不切实际的,需要在工程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补充才能够提出完整成本。
四、总结
建筑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成本预算决定着建筑方以及客户双方的利益,如果出现纰漏,就很有可能导致双方出现利益冲突,最终影响工程的进行。而在成本预算中,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成本预算工作难以开展,在未来的发展时,应当对这类状况引起重视,才能进行精确的成本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肖茜.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及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1):551-551.
[2]徐国强.刍议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和管理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6):523-523.
[3]张宁.建筑施工中预算成本控制及管理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4,(32):157-158.
[4]赵艳群.建筑施工的预算成本和管理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
[5]贾广岭.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价值[J].商品与质量,2016,(50):306.
论文作者:李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成本论文; 预算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工作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项目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