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建筑工程在近年来出现了不断增多的高层建筑、较大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施工难度和施工工艺复杂等一系列的特点。此外,因为目前的建筑施工大多数属于露天作业,因此施工现场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较多的交叉施工、较多的高空作业等特点,很难完全杜绝生产伤亡事故。基于此,本文对近年来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进行了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防控体系
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大量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进程,还会对工人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进行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控体系探究有助于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事故发生率,保障建筑工程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1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1.1 人的因素影响
人是建筑施工的主体,所有的安全事故或多或少都与人有关,这里人的因素特指因为人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失误可分为偶然失误和系统性失误,偶然失误指人虽然具有正常的主观意识,但因一时的疏忽、马虎或者受环境影响造成的失误行为,后者主要指因工作环境而产生的失误。主要包括:生理因素、教育因素、心理因素等。
1.2 物的因素影响
这里物的因素主要是指物处于一种非安全状态,这种状态是直接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事故的主要表现为机器设备、钢筋混凝土、塔吊的高空坠落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随着生产过程中的物的存在而存在,是造成事故的基础因素,它的状态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既能由一种不安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不安全状态,也能由小微的不安全状态发展为致命的不安全状态,甚至可以由一种物传递到另种物。
1.3 环境因素影响
在建筑施工活动中,人和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施工环境的影响,比如气温的高低、风的大小、天气变化等都会对施工人员的操作及判断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势必会加大建筑施工难度,容易造成施工安全事故。所有的施工事故发生的客观条件均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客观上给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由此可见,环境因素是通过人和物的因素产生影响的。
2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预防体系建设
2.1 强化安全管理教育
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主体,对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教育是重中之重。首先需要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施工的知识和了解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广泛采纳施工人员的意见;其次还需要保证施工氛围和施工环境的安全,从而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率,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实施;最后还要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仅需要进行技术和专业知识的教育,还需要增强管理人员的施工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增加安全的投入
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保证足够的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安全投入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增加安全管理的人员投入,二是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目前施工单位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压缩了在安全管理上的投入,所以应该合理调整建筑工程施工投入的结构,保证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人员的投入主要是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配备,保证有足够数量的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是安全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进行设备的购置和相关计划的制定,所以资金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2.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若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的质量必须不断的完善施工现场的安检查机制,建立符合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联络网,将平时的检查工作和定期检查的工作相结合,共同进行,在施工高峰期和安全事故频发的时期进行专项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和防护的主要工作有电力线路、高处作业以及机械动力等等,防止人员出现触电、坠落或者机械伤人的现象。另一方面,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应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对高空吊装、深基、防火、防爆、防塌等一系列危险的工作进行专业的检查,对此,施工单位可以在现有的施工队伍中挑选出一批安全管理的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对所有的危险项目进行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信息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生产。
2.4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除了施工人员之外,就是各种作业机械、原材料以及半成品等物品,安全管理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之间互不干扰地执行工作,还要努力协调施工人员与施工现场的工作状态,避免相互之间发生冲突。如果管理上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施工人员意外接触危险机械而受伤。此外在脚手架上随意堆砌原材料、原材料堆放的高度过高等也容易使周围的施工人员意外受伤,某些施工现场由于杂乱摆放了过多的原材料与作业机械而导致作业空间狭小,施工人员难以流畅地进行施工作业,从而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与协调施工人员的各项工作,并尽量保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
2.5强化施工场地的安全防护建设工作
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建筑施工的环境因素和安全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务必使工地的安全防护得到相应的施工安全标准。例如高空和地下施工等,需要为建设施工人员准备好专门的施工服装、安全网、安全带以及防护工具。同时保证脚手架和井字架的搭设牢固性等。同时注意对工地实施封闭性管理,防止非建筑施工人员的各种不正确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其次,要对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整改,检查安全消防通道是否通畅、建筑材料的运输是否通畅保证建筑工地的光照和通风,密切关注季节变化,充分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防护工具或是已经破损的服装等进行及时的更换,定期保养重要的安全施工设备,如电焊机、搅拌机和水磨机等,另外还有基本的人员防护工具:安全帽、消防器材和安全带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复杂,会不定期发生不可预测的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对于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落实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预防和控制,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潘志兴.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9)
[2]高朋朋,刘彦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J].建筑安全.2016(01)
论文作者:张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6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因素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