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三个维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制度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4)06-0066-04
制度创新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 力。在唯物史观看来,制度创新是一个通过社会变革以重新安排社会资源,调整社会生 产,塑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其实质是一个生产关系不断调适、构建以适应生产方式发展 需要的过程。马克思之所以成为马克思,其重要标志就在于他在解构西方制度理想国的 过程中,科学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创新和超越的历史 结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是否还要不断地实行制度创新?对此,党的十六 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 是新时期的主旋律。近年来,我党反复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创新实践,先后提出了科 技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概念。
当然,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前提下,发展和丰富社会制度 文明的创新。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面对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生活,与时俱进,才具 有真正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揭示 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为我们当下的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实践 提供了三个重要的客观维度。
一、制度创新的物质之源和着眼点——先进生产力
任何制度创新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前提和历史环境。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 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 和环境,……它们也预先规定着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1](P43)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以 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前提,它的“现实基础”和指向是“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所阐明的我们党要始终代表的“先进生产力”。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倾注其一生之心血,解剖资本主义社会而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发 展理论——唯物史观。它是在一个新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 科学概括,因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历史方 向的正确把握并不完全等同于制度的正确选择和实施。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们 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将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转化为制度创新的现实过程。从历史上 看,我们对此问题有过认识和实践上的迷失,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生产力和社 会的文明水平会顺其自然地“水涨船高”。
在这个问题上,还是马克思晚年在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其发展道路的探索中,提出的“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为我们作出了典范。1861年,当时的沙皇俄国废 除了奴隶制,俄国社会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处于这场 辩论中心的查苏里奇写信求教于马克思。针对查苏里奇提出的问题,马克思显示了辩证 创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胆略,努力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创新之路。在深入地分析 了俄国的具体情况之后,马克思认为,一方面,俄国社会是与现代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的,资本主义在近代所创造的生产力、世界市场及其交往方式是俄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基 本前提。另一方面,马克思又指出,俄国社会由于其独特的公社公有制的存在,这“就 使俄国可以不经过资本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 用到公社中来。”[2](P765)在这两个因素上建立的东方社会制度,将是一个创新的社 会制度。马克思这一理论创新是卓越的、光辉的。虽然他的设想未能在俄国实现,但它 给我们的启示是辩证的、深刻的。首先,在方法上,马克思强调“极为相似的事情,但 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使用一般历史哲学理论这一把 万能钥匙,那是永远达不到这种目的的,这种历史哲学理论的最大长处就在于它是超历 史的”,[2](P342)社会发展需要理论和制度创新。其次,就它的实质内涵来说,马克 思明确指出了在制度创新和跨越中,永远不能跨越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世界市场和交 往方式。马克思的启发意味深长。后来,列宁在论及东方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时,一是强 调了在复杂的现实面前要不断创新的重要性;二是特别强调了制度创新必须把提高劳动 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要旨在于邓小平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所坚 持的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品格,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国家提出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 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问题。邓小平关于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制度 定位的创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框架的经济制度的创新,既与马克思主义的 经典理论精髓一脉相承,又是对我们以往关于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偏差的矫治和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世纪,在我们党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立足 时代要求,总结历史经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所取得的重大理 论成果。它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始终站在先进 生产力的最前列。“七一”讲话精辟地概述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强调生产力是社 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并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经济方面 而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不同,进一步排除了我们借鉴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运行机 制、经营管理的姓“资”姓“社”的顾虑,从而可以大胆地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发展先进生产力。“七一”讲话尤其明确指出: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把 知识分子包括在工人阶级里面,成为“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科学技 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强调要把社会主义制度 的优越性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我国的制度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跨 越。
十六大报告阐明了保持我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 的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和自觉性,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政 治体制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既有效率又有公平的社会体制,其中,根本的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是“鱼和 熊掌不可兼得”,实行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公平的破坏和丧失;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市场 经济之外,高尚的道德只能从“场外”灌输给‘场内’的人们。在我们看来,这种观点 无疑是幼稚的,因为公平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任何一种公平和道德体系都建 立在特定的经济结构之上。当代中国社会公平的重建,理应以市场经济为根本依托。在 任何离开市场而奢谈公平的建构,都是一种道德乌托邦,并潜在着沦为一种伪善的危险 。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以及“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必须以生产力的 发展为前提和现实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且“全 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了”。[1](P39)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在一个复杂的时空背景中确立了社会发展和制度 创新指向:制度创新的物质起点是先进生产力,没有先进生产力,制度创新无异于“海 市蜃楼”;制度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先进生产力,要为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推波助澜。先进 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事实维度。
二、制度创新的主体确证和价值原则——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多年前,中国人民开始奏响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乐章。而在此 前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正是这一乐章的前奏曲。按照实践 标准,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改革开放的道路 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针对姓“社”姓“资”的 问题,又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从哲学理论形态上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实 践标准属于认识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属于价值标准。就这两个标准的实质内涵来 看,它们又是同一的。实践标准属于认识标准,绝不是脱离价值主体与价值目标的纯粹 认识领域的真理标准,而是与阶级性、人民性的价值标准主体及其价值目标密切联系在 一起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继承发 扬,体现了实践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内在统一,集中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的基 本价值原则,也是对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尊严的主体特征。
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休谟、康德以来,事实与价值、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是分离割裂 的。在休谟看来,面对善恶(价值)等道德问题,以实践理性为特征、以客观事实为对象 的科学是无能为力的,从“是”或“不是”为联系词的事实命题是不可能实现向以“应 该”或“不应该”为联系词的价值命题的思想跃迁的。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的西 方哲学的价值论,更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划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马克思主义哲 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认识与实践、事实与价值密切联系在一起。对人的研究、对人的 价值和尊严的关注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撑点。早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 就以“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这一口号,表达了他关怀人的主体和捍卫人的尊 严的基本价值取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他们的新唯物主义称 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者”,“对实 践的将他们的新唯物主义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并且指出“实践的唯物主义”也就 是“共产主义者”,“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 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1](P48)这里所说的“使现存世界革命 化”不仅要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要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正如马 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 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1](P262)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的认 识是不清楚的,在实践中有过失和偏差。由于不清楚,我们的工作往往偏离了社会主义 建设的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而去追求社会主义“形式”上的或“本本”上的“合法 性”。邓小平在1957年就曾指出:“我们考虑问题常常忽略了群众的需要。现在有各种 观点,追求这个化,那个化,连共产主义化也有了,就是缺乏群众观点。”所谓“追求 这个化那个化”,一言以蔽之,就是追求社会主义形式上的“一大二公”。十一届三中 全会以后,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 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论述不仅仅是对社会主义 作出了新的事实判断,纠正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左”的理解,而且是对社会主义 的价值主体及其价值目标的复归。“三个代表”思想指出,我们党不仅要始终成为“先 进生产力的代表”,而且“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 一切工作的第一位,把是否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我党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应 该说,这一思想是在我们走向新世纪,面临新的时代机遇和挑战的复杂时空背景下,对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和目标的思想凝炼和提升, 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维度。
首先,这一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始终将人文价值与科学理性相结合的科学的社会发 展理论。众所周知,近代兴起的社会科学自始自终笼罩在自然科学的巨大影响下。这一 影响的本质乃是,将自然科学视研究对象为物性客体的观念,及由此而来的数学计量方 法推广向人本身和社会发展理论。所谓严密的确定性与可操作性,是以剔除对象的主体 性为前提的;而客观中立性的认识旨趣则排除了价值规范的倾向。而在马克思看来,物 化的经济现象背后乃是具有主体价值取向的人。因此,真正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 创新理论都需要自觉坚持一种摆脱了狭隘私利的普遍人文价值立场。“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明确提出始终把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作为观察 、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无疑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于实践本体的人文道德理想 。
其次,这一思想把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和制度创新所要建立的模式目标与中 国走向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联系起来,更加明确了社会主义生产应当是为了人民这一 人文主义目的,体现着一种对每一个体发展权利的至高尊重原则。众所周知,经济运动 是达到超经济目的的手段,而确定什么样的目的,则直接规定着经济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如果从一个更长远的时间跨度看,经济效率仅仅是手段,经济发展本身也不是目的, 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创新的最终目的。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并不是 人类发展的目标”,人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3](P131,120)这一最终目标,一方面依托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效率的大力提高,另一 方面还必须依赖于社会人文价值的张扬和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第三,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也是进一步告 诫全党,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同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 ,我们党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增加社会和全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 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我党的执政水平,并最终实现我们的最高理想。在当前国内 和国际复杂环境下,这一告诫也具有特殊的意味。
三、制度创新的精神表征和文化结晶——先进文化
文化制度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先进文化,是否代 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精神标志。所谓先进文化,主 要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 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先进文化蕴涵于生活实践中,并集一切优秀历史文化之大成,是人 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和人类精神文明的载体,因而是一个国家、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 。先进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若要兴旺发达, 就必须拥有先进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的发展与具体的国家、民族的时代和历史条件 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马克思认为,从历史上看,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受到来自 两个方面的阻碍,存在着两种局限性——自然局限性和社会局限性。
所谓自然局限性主要是指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人的依赖关系最初完全是自然 发生的情况下,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血缘关系和地方狭隘性的局限。 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确立,人们便开始摆脱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马克思曾指出 :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人类活动的社会性质才初次获得普遍的形式,从而摆脱了以往 各个社会阶段上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并表现出“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虽然摆脱了文化发展的自然局限性,但由于其内在矛盾,却造成了文化发展 的社会局限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处于一种“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 立性”的矛盾状态中,其结果是物的世界不断增殖的同时就是人的世界不断贬值。因此 ,在这里,文化不可能是参加生产的人的个性发展,而仅仅是人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 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先进文化不只是单纯“有用”的物的生产,也不单纯是抽象形 式的意识的生产,而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人自身的生产,即体现全部丰富的社会关系和极 其完整的活动的人的生产。因此,只有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文化发展的社 会局限性,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体,文化才能真正体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因此,在马克思看来,消除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文 化,是社会主义实现对资本主义制度创新的价值和精神表征。换言之,马克思的理论贡 献之一,是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阶段文化发展的社会局 限性,并由此指明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代表者。
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视为“三个代表”之一,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 特征和标志,充分表明了我们在践行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 的历史时期,加强文化建设、塑造新文化和新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我们进行社会主 义制度创新的精神维度。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始终以作为工人阶级的科 学世界观和全人类精神文明伟大成果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内容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首先,必须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这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也是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本。一个没有共同理想的民 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共同理想的形成又是建立在文化价值基础上的。在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一直有一个共同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就是要搞共产主义。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 个理想。”[4](P137)面对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推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能够凝聚人心的共同理想。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 的标志,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文化制度创新的首要标志。因此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 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人是我们一切工作 的核心环节。
其次,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文化制度创新必须吸取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面向未 来和继承传统是统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在理念层面上 ,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念,如天人合一、倡导德性、民族和解、宗教宽容等在中华民族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在实践层面上,中国人民在长期改造自然的 生产活动和反对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秀的文化积累,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这两者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近一个世纪前,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严峻的现实基础上发生了一次现代性整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同 样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 化的一个创造性整合,是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的一次综合创新。离开这种文化传承关 系,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文化就不可能真正进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更难以在中国形成 一种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全盘西化”论不仅 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也把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视如草芥,主张全盘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 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儒家复兴”论则认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是先秦儒学和宋明理 学,主张回归儒学内圣外王之本原,将中国引向“儒家资本主义”道路。两者都是我们 要始终警惕和反对的。
第三,发展先进文化,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创新必须立足于世界,高度重视学习和 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和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突破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社 会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也带来了人类交往方式的一次革命。当代中国要进入世界现代化 的进程,在世界经济交往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中有所作为,就必须有一种开放意识,必 须构造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制度和理念。
150多年前,在展望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前景时,马克思远见卓识地谈到,随着资本 主义社会的解体,科学技术将在生产上充分运用,因而社会生产力将得到高度发展,到 那个时候,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 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而表现这种自由个性的就是这 个社会的先进文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这不仅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认识的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 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发展。
收稿日期:2004-04-01
标签:制度创新论文; 先进文化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文化维度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