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儿科急诊护理安全的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提提高儿科急诊护理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急诊科2016年2月份-12月份收治的120例患儿,对120例患儿的护理进行一个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儿科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要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儿科急诊科护理安全的影响要素主要有医护人员的护理技巧相对较弱和沟通技巧不足、患儿家属采取极端的维权方式、儿科急诊的开放式抢救环境等;结论:由于儿科急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因此在儿科急诊护理中,医护人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和沟通技巧、儿科急诊实行分层管理等,才能有效避免儿科急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才能提高儿科急诊的临床护理质量,为患儿的康复打好基础。
关键词:儿科急诊;护理安全、要素
儿科急诊护理安全,就是指在对急诊儿童进行护理中有可能的出现的安全问题。一旦儿科急诊护理中出现安全问题,那么必然会对患儿疾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更为严重是可以到患儿的生命带来威胁。因此,为了确保儿科急诊的护理安全,最大程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就需要对儿科急诊护理安全的要素进行分析,防忧患于未然,为患儿疾病的康复打好基础。总所周知,儿科急诊一般是每一个医院中人流量最多的场所,人流拥挤就会导致儿科急诊区域的秩序相对紊乱,同时由于儿科急诊的工作人员有限,在患儿就诊高峰期的时候就有可能不能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的患儿进行关照,这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的护理技巧和沟通技能、患儿家属的极端维权行为等都是儿科急诊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此,本文对儿科急诊护理安全要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希望为儿科急诊护理提供一点建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急诊科2016年2月份-12月份收治的120例患儿,120例患儿年龄7月-12岁,平均6.74±1.07岁,其中男患儿58例,女患儿62例。所有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这120例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然后总结出儿科急诊护理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都使用SPSS17.0软件来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检验采取X2检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通过对我院儿科急诊护理的120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儿科急诊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占到了54.2%,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占到了61.7%,患儿家属极端维权占到了29.2%,开放式的抢救环境占到了35%。由此可见:儿科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患儿家属极端维权和开放式的抢救环境四个方面。
3、结果
本文研究显示:儿科急诊输液护理的安全因素主要是医护人员沟通技巧弱、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不足、患儿家属极端维权和开放式的抢救环境四个方面。因此,在以后的儿科急诊护理中需要对者四个因素给于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儿科急诊护理的安全。
首先,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采取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和每一个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积极主动的护患沟通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等,在沟通中,可以让患者讲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来为患者及其家属解疑答惑,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为以后的积极配合打好基础。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要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来对患者如进行护理。比如,患者病情严重,移动不方便,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打开水、打饭等生活上的帮助,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打好基础。总之,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气,对采取一些温和、亲切的词语来和患者进行沟通,这样就可以给患者一种家的感觉。对于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要进行及时的安慰和疏导,对患者所疑虑的疾病问题要进行及时的、专业化的讲解,彻底打消患者的疑虑,为以后的护理工作做好铺垫。
其次,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医护人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可以适应以后儿科急诊护理的需求。医院也可以聘请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医护人员来进行定期讲课培训,从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较少医患纠纷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要定期开展关于儿科急诊护理内涵、价值、作用的宣传,让医护人员真正了解到自己的服务态度对患者康复的影响,从而激发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增强责任心。
最后,实施分层管理。因为季节和就诊时段的不断,儿科急诊的就诊人数就会不一样,出现导致就诊高峰期也会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医院需要根据儿科急诊科的以往的就诊情况,总结出儿科急诊科就诊高峰期的特点,然后对儿科急诊科的班次和护理人员进行一个合理的统筹安排,采取具有弹性的换班制度,同时护理人员采区强弱组合的模式,在大限度满足儿科急诊高峰期的护理需求。与此同时,儿科急诊科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就诊情况采取分层管理的模式,对每一个患儿采取区别对待、建立患儿就诊分级的有限制度,为病危患儿开通绿色生命通道。如果患儿病情较为严重,不需排队候诊,直接进入开展就诊治疗。其次如果患者病情较轻或处于稳定状态,应当正常就诊治疗。
参考文献:
[1]刘素品,孙素娟,马素月.儿科护理风险及规避防范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94.
[2]吴桂珍.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1):151-152.
[3]马雪梅.儿科常见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8(11):78-79.
[4]黄静.儿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对护理安全的影响[J].中国护理,2010,7(3):57-58.
论文作者:巢丽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儿科论文; 急诊论文; 患儿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家属论文; 专业技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