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认证:不在结果在过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学院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认证成为商学院招生引资的利器。 目前,商学院有三大国际认证体系,谁获得了认证,谁就拥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自2004年起,中国商学院便踏上了漫漫认证之路。在此过程中,一些商学院为了通过认证,不惜投桃报李、弄虚作假。而且,国内商学院发现,国际认证标准的制定是参照欧美教学标准,并不以中国文化和教育特点而制定,这让中国商学院颇为尴尬。一位商学院院长坦言,中国商学院参加国际认证已经是“骑虎难下”了。 既然国际认证标准不适合,那我们就制定个标准。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组织制定了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hinese Advanced Management Education Accreditation。下称CAMEA),经过近5年论证,于2012年正式启动。2014年4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获颁CAMEA证书,这标志着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MBA教育认证体系正式确立。 中国推出“本土”认证是否与“洋”认证有些较劲的味道?对于商学院这样一项舶来品而言,中国本土认证的必要性又在哪里呢?一场“本土认证”与“国际认证”论战在所难免。 A.三大规则 “拥有国际认证对于有着国际化战略目标的中国商学院而言是很基本的一点,这意味着你拥有了和同一领域的学术机构相同的语言。更重要的是,当你拿到认证了,才有能力去影响认证,通俗地说就是需要进入‘游戏’来影响‘游戏规则’。”ESCP欧洲商学院校长爱德华·钰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用这样的形容来解释参加国际认证的重要性。 全球目前最大的认证体系是由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推出的AACSB认证体系,其次是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推出的EQUIS(The European Quality Improvement system),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ssociation of MBAs)推出的AMBA认证体系,历史更为悠久,成立于1967年,三大体系的认证标准和认证过程各有不同,被业内人士称为MBA市场上的“质检总局”。 AMBA包括MBA项目的质量、机构能否独立自主地颁授学位、个人及MBA毕业生雇主是否认同等认证项目。 AACSB则有三个主要标准,战略管理标准、参与者标准和教学保证标准。战略管理标准包括被审查高等管理教育机构是否有宗旨、宗旨是否适当、学员来源、不断提高的教育目标以及财务目标。参与者标准包括生源情况、学员水平、职员能否足够支持学员、教员充足性、教员资历、教员的管理与支持、数职工整体教育责任感、教员个人教育责任感以及学员教育责任感。教学保证标准包括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管理。 EQUIS分三个尺度,一般质量准则、国际化标准以及被审查高等管理教育机构与商界的联系情况。一般质量准则包括机构的国内名望、机构宗旨、管理程度、教育活动范围、教育战略、机构资源、教学力量、学员素质、学员服务、个人发展、课程项目和学术研究。国际化标准指提供MBA课程的高等管理教育机构的国际化程度包括学生团体、教师队伍以及课程项目是否实现国际化。与商界的联系情况则指从机构明确表述的政策到与商界的实际联络等内容。 三大认证体系中,AACSB平均认证时间为5~7年,EQUIS平均认证时间为1~2年,AMBA认证时间则更短。商学院如果想进入国际舞台,都会从AMBA认证开始,偏向美国MBA教育的商学院会主攻AACSB认证,具有“欧洲血统”的商学院,则更青睐EQUIS。而同时拥有这三大认证的商学院,则更是精英中的佼佼者。总体而富,经过国际认证的商学院拥有更强大的国际影响力。 “这种国际影响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互动式的。”爱德华·钰龙向记者指出,商学院参加国际认证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进入“圈子”,进而要适应“圈子”中的一些规则。 作为全球少数同时获得三大商学院认证的商学院校长,爱德华·钰龙的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参与国际认证活动。他告诉记者,在采访结束后的一周,他会去伦敦参加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的例会,届时评估英国的商学院,而六个礼拜后,ESCP欧洲商学院也会接受评估。“我会对别的学校进行评估也会接受别人的评估,所以这意味着你是这个体系的一部分,你可以循序渐进地影响评估标准。” 据其介绍,正是在不懈努力下,EQUIS认证项目最近有了改变,将“社会关怀”纳入了评估标准,原因是“2008年经济危机后,类似的评估标准发生了剧烈变化,很多商学院认为,该认证体系在金融、抽象经济和商业模式方面关注太多,应该引入新的标准,比如社会科学等。”另外,教学本身在认证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爱德华·钰龙认为,这正是因为“参与评估的教授或校长在研究方面的建树”。 B.骑虎难下 正如爱德华·钰龙所言,参加国际认证是中国商学院进入国际商学院舞台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学院投入到“漫漫认证路”中。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的9所商学院通过了AMBA认证,有10所院校通过了EQUIS认证,有10所学校通过了AACSB认证。 “要不要参加国际认证,感觉骑虎难下!”此前,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中国商学院院长论坛上,华南地区一所理工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的一句话引起现场好一番议论,“现在,同处一地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商学院都已通过AMBA认证。我们跟着申请,就算通过了,也就是个‘老三’,心有不甘;但不认证,别人有你没有,又说不过去。” 2001年,EQUIS曾经针对各国商学院参加国际认证的动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7%的院校是希望找一个参照系,与其他院校作横向比较;89%的院校是希望提高竞争力,建立长效质量控制体系;72%的院校希望以此激励教师和员工不断创新;65%的院校则希望得到兄弟院校的考察咨询。然而,不少国内商学院院长坦言,对中国商学院而言,获取国际资质是国际认证的首要动机。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倾向,不免有些“功利”。 一位国内商学院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部分学校在决定参加国际认证后会组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类似于帮助企业上市的投行项目组,目的性非常强,那就是要拿到认证资格。为了提高效率,这个团队一般就是找出什么样的材料更容易通过认证机构的评估,什么样的案例更容易得到认证机构的认同等。 “很多时候,原本应该由教授撰写的材料,交由专业人士按照最能被通过认证的模式撰写,原本需要踏踏实实去做的事情被想出了很多规避方法。”这位内部人士指出,这个团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商学院认证而投机取巧,集中运用学校的大量资源,在短时间内构造出了所谓“世界级商学院”的雏形。 “中国恢复管理教育也就20多年时间,尽管管理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历史悠久的商学院来说,目前国内的很多院校尚处于少年期,对国际上商学院沟通的一系列平台以及他们分别的作用都不是很了解,也就无从谈起要不要参加认证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内商科教育人士呼吁,这样的方法通过国际认证极不合理。 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大部分商学院属于体制内办学,近年来,虽然以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浙大、南大、中大、厦大为首的一批中国顶尖的商学院都在不断探索国际合作的道路,一批相当出色的中外合作项目应运而生,在市场上表现良好,但是这些学院还是会受到上级院校和官方在行政管理上既定框框的限制,包括招生考试、课程设置、教师聘用、员工待遇等方面,与市场办学的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环节。如果用国际认证的标准来要求商学院的管理与发展,会出现巨大的结构性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商学院也在犹豫是否需要现在跨出这一步。 C.本土发力 参加国际的认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规范管理、提高工商管理的教育质置、提升国家水平的作用。但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李军主任看来,由于文化背景,尤其是教育体制、背景理念等这些差异性,国际教育认证并非完全适合中国自己高等教育MBA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不少商学院院长担忧的是,在与国际接轨的“被认证”过程中,研究成果日趋国际化,结合中国问题、立足本土化的研究数量反而减少。 正因为有这样的考量,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启动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Chinese Advanced Management Education Accreditation,下称CAMEA)的建设工作。 据悉,CAMEA认证的流程主要包括参评培训咨询、提交申请、考察确认资格、单位自评、现场评估、结果确认、持续改进等环节。现场评估合格的单位,再经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工作委员会讨论、认证理事会确认后,获准通过有效期为3年或5年“中国高质量MBA认证”,通过认证的单位需要严格按照认证流程相关要求,做好认证保持,按时提交中期进展报告。不断促进MBA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我们希望所有接受中国高质量MBA认证的院校都能关注中国、服务中国。”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并不强调所有院校都要达到国际标准或将国际化作为其发展战略,能够为当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人才也是有益的。我们特别强调学校的定位和使命,既可以着眼世界,也可以着眼于地区经济。” 陆雄文目前担任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负责筹备中国高质量MBA认证工作。在认证院校的选择上,陆雄文更倾向于那些没有做过国际认证的院校,“这将检验整个流程设计是否顺畅、有效,验证这一体系是否适合中国的MBA项目”。同时,他认为,可以让已经通过国际认证的院校走快速通道来获得中国认证。 “不可否认,像AACSB、AMBA、EQUIS这些国际认证组织它们有影响力,我们如何进一步开展与国际合作,而且进行新的合作机制的探讨,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于中国本土认证的未来,李军表示,“希望中国高质量MBA认证可以在世界上逐步树立中国人自己的品牌,不仅是中国人知道,通过这种认证发展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教育的体系,让我们中国的管理教育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迈进。” 无论是参加国际认证还是中国本土认证,业内专家认为,中国商学院应该摆正认证的心态,因为参加认证的过程要重于结果。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陆炎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了人们关于认证的误区,“认证与学术质量、教育水准并没有直接联系。排名很低的学院也可以申请认证。认证只是让学生在选择商学院时了解该MBA项目发展的目标。” “海外的很多商学院承认国际认证首先是一个自评过程。”商学院大百科执行总编辑赵鹰认为,自评阶段能表明决心,并有效建立起学校内部自查和创新的机制。互评阶段,更提供了对兄弟院校的进一步了解。 “商学院参与国际认证不在结果,而在过程。”法国哥诺贝尔管理学院国际事务部主任Mark Thomas表示,“国际认证对商学院有重要的影响,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让各国商学院,按照国际标准,比对日常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增强教师和员工的技能,并增强国际竞争力。”标签:国际认证论文; mba论文; 世界三大商学院论文; 美国商学院排名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mba论文; 同济大学mba论文; 厦大mba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