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论文_高乐艳

浅析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论文_高乐艳

神木煤业石窑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300

摘要:工程机械在社会经济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工程机械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在社会工程领域,机械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给工程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如何确保工程机械作业安全,减少作业人员伤亡事故是当前工程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工程机械作业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离不开构建科学完善的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就当前工程机械作业中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了探讨分析,并结合笔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对如何构建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大建设的不断发展,全国范围内的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能够加快社会经济建设进程,加大了对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随着工程领域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也上升为工程领域的重要性课题。如果工程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机械故障,并造成作业人员伤亡,这不仅会给工程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积极加强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设备管理现状

1.1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不足

随着机械设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机械设备租赁市场的扩大,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承包形式的多样化,施工企业跨地区、跨省市承揽任务流动性的增大,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逐渐形成了机械设备“租赁”比“购买”更经济的观念,“重使用、轻管理”的错误认识也随之产生。

1.2机械设备管理力量薄弱

目前很多的企业一味地重视先进机械设备的开发及引进,增加了这方面的投资力度,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环节,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上投入较少,整个机械设备的管理部门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对机械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高,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比较少,甚至不设置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十分混乱,各个制度也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

1.3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型、采购和验收管理失控

由于很多的施工企业根本不设置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一般由工程管理人员兼任,由于这些兼职的管理员缺乏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知识,在机械设备的管理和选型上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而且对设备的管理和验收都留于形式,甚至采用安全隐患较大的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容易出现运行故障,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

工程机械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安全隐患问题,比如,机械设备的技术情况、安全装置的配置情况、机械核心组成部分的配件质量问题都可能会引发机械安全故障。具体来讲,一些工程施工单位受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购置一些二手或者即将淘汰的机械设备投入生产,难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一些机械设备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有限,个别机械部件存在质量问题,机械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出现磨损或断裂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还有就是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没有问题,但在其投入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在润滑系统或液压系统中加入质量不合格的润滑油或液压油导致机械设备系统出现安全事故问题。再者就是机械设备在使用过后未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在下次工程施工中直接投入使用,为机械安全隐患埋下了伏笔。

1.4大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强

由于很多工程的建设工期比较紧张,很多施工企业把施工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上,这使得很多的企业忽视了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在大型机械设备的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上十分薄弱,缺乏应急救援的训练与模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大型机械设备的事故时,施工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不强,产生严重的机械设备安全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构建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

2.1加强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

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是否到位关系整个工程的安全有序开展。工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明确各级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范围,要求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安全配套设施、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监察,对问题环节应制定科学的整改措施,将机械设备的安全隐患消除或最大化降低安全隐患。定制科学的工程机械作业规程,加强机械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各个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都能够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对整个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制定严格的机械设备操作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可有效地规范机械设备的操作行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2.2加强工程机械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应积极参加能够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通过参加培训,进一步牢固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范及操作技术要领,提高自身的事故隐患判断能力,对所操作的机械设备可能会发生的安全事故要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并能够在发生机械事故的第一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应急措施。

同时,机械作业人员在岗位上要时刻加强安全隐患意识。在上岗前,要落实机械设备的检测制度,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发现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地报告给上级部门,由上级部门派人进行维修,将故障排除。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作业人员如果发现机械设备出现异常,比如异响,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施工中如果机械设备运行超过一个班次,在交接班时应做好交接手续,并准确填写机械设备的运行记录。

2.3加强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

首先,加强工程机械作业前的管理。机械作业前应对其部件、动力安装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配备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并进行试运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工程机械的安装、拆卸都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而且整个过程需专人监管;严禁随意对工程机械上的安全自动报警装置进行拆卸,未配置有自动报警或指示装置的工程机械不得投入使用。

其次,加强工程机械作业中的管理。工程机械投入作业前要先空载试运行,并检查其防护装置,如红外感应安全装置、机械式安全装置及制动装置是否存在异常,确认正常后才能作业;在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地按照该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不能为了赶工期而超负荷让机械运转;在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听从专人指挥,待明确指挥信号内容后方可进行操作;在天气恶劣条件下尽量不要操作施工,如有必要施工,要注意周边的环境,不能靠近高低压线路施工。

最后,加强工程机械使用后的管理。工程机械使用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并将机械设备上面的尘土或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后入库,然后根据机械设备实际情况进行维护和保养;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要彻底到位,认真地检查机械设备中各个零部件是否出现磨损,螺栓是否出现松动,液压或润滑系统中的油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机械设备应用中采取及时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对我国工程领域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为了促进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构建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在了解影响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我国工程施工安全设备管理现状,健全工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合理有效的安全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监督和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机械设备应用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滨春.浅谈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J].中国科技纵横2013(10):66.

[2]曾祥辉.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98.

[3]焦晓龙.如何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46.

论文作者:高乐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  ;  ;  ;  ;  ;  ;  ;  

浅析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论文_高乐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