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贸易理论中的规模经济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规模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思想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1964年,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指出:“一个重要的发现……代表了进一步研究的机会,即高度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水平贸易的迅速增长。我们需要去发现这一趋势背后的力量,找出新的哲学,这种哲学和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是相悖逆的。”(小岛·清:《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格局》,Hito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1964年6月号第36页。)
若从国际贸易利益来源的角度来回顾战后尤其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认为,规模经济思想正是小岛·清所说的“新的哲学”。
诚然,俄林(Ohlin,B.)在《国际贸易和区域贸易》(1933年)中就曾指出,生产的规模经济为国际专业化和贸易提供了刺激,甚至在没有要素差异时也会导致贸易。但在他看来,规模经济对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所产生的刺激只是一种补充。规模经济思想在贸易理论中逐步上升到“哲学”地位,则是战后的事。
产业内贸易,尤其发达国家(即要素禀赋相似国家)之间的相异产品(即生产所需要素比例相似的产品)贸易迅猛发展,是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特征。对于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比较利益论、要素禀赋论)却愈益难以解释。在这种背景下,战后尤其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不少新的国际贸易理论,诸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贸易理论、收入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等,都从不同侧面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正是在这一理论中,规模经济思想得到了相当充分的阐述。
1975年,格鲁贝尔(Grubel,H.G,)和劳埃德(lloyd,P.j)合著《产业内贸易》,吸收了当时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德雷泽(Dreze,J)关于规模经济和产品相异化是决定一国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的观点,以及林德(Linder,S.B)关于收入需求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系统研究。
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在要素禀赋和生产要素比例相近或相似情况下,国际贸易利益来自规模经济。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取得规模节约的经济效果,其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反而会减少,也就为其市场扩张提供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于两个具有相同或相似要素禀赋的国家,若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享有成本递减的规模经济,则在同样的长期成本曲线上,该国该产品将以较大的产出和较低的成本排挤另一国同一产品而占据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并使另一国的要素转向其他相似产品或产业;倘若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规模优势,而另一国在另一种相似产品上具有规模经济,则产业内贸易就会发生,双方都将从贸易中获得利益。
产业内贸易理论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包含着以下假设:(1)每个产业内的产品存在着广泛的有差异的产品系列,并与相似的收入偏好相对应;(2)存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差异产品间具有垄断性竞争;(3)每种产品的生产收益是随规模扩大而递增的。规模经济的发生是由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专业化和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扩展,因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大。
产业内贸易吸引了许多西方学者投入这方面的研究。80年代至今,以克鲁格曼(Krugman,P.R)、赫尔普曼(Helpman,E)、埃西尔(Ethier,W)等人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又综合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进一步用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等概念和思想来解释当代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现象及其利益来源,并致力于构筑具有一般性的“新贸易理论”,以此取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
关于规模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他们的结论是:在一个报酬递增的世界中,来自国家之间差异的比较优势不是进行贸易的唯一理由;规模经济提供了另一个动因,而且即使在各国的嗜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它也会导致分工和贸易。(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第315页。)可见,在他们的理论中,规模经济更为肯定地被认作是贸易利益的独立来源和国际贸易的独立源泉,也就具有比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更为重要的意义。
二
在克鲁格曼等人的理论中,规模经济思想更为丰满。他们不仅进一步分析了规模经济概念本身,而且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及市场规模、贸易量和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国际分工、贸易福利效应等方面的关系。他们有关规模经济的基本思想可以简要地归纳如下:
1.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
什么样的企业或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是个较难精确度量的问题。但从现实情况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或行业应具有规模效应。
规模经济可分为两类,即企业水平上的内部经济和行业水平上的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假定厂商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行业或社会所具有的报酬递增性,它来自厂商没有能力完全利用的知识或信息。整个行业的生产规模越扩大,各厂商间信息交流就越多,它们的成本因此而会有越大幅度的下降。或者说,外部经济意味着,尽管各个厂商的平均及边际成本可能会由于其产出扩大而上升,但它们还可以由于同一行业内其他厂商产出的扩大而得到降低。
这样的行业具有如下的生产函数:M=n[α]X(α>1)
其中X为单个厂商的平均产量;n为厂商数量;α为规模经济指数。该函数意味着行业产出规模不仅仅取决于厂商数量及其生产规模,而且行业产量的增长会快于既定规模厂商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长。
n可变,说明该行业是一竞争性行业,外部经济使得该行业面临一条新的下斜的平均成本曲线(图1)。D(对该产业的需求)随市场扩大而右移,本应价格上升至C点;但由于外部经济的存在,整个行业的生产率上升,成本下降,使得S(行业供给)也右移,从而在B点达到新的均衡。
图1
内部经济指单个企业水平上的报酬递增,即厂商通过自身生产规模扩大,可以提高生产率,降低平均成本,从而获得规模报酬。较大规模的厂商能更好地克服技术设备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某些管理费用并不随生产规模同比例增加。
由厂商成本函数 C=ax+b(a,b>o)可得其平均成本为 AC=a+b/x(其中x为产量;a为边际成本;b为固定成本)产量越大,平均成本越低,厂商面临一条下斜的平均成本曲线(图2)。显然,要使平均成本曲线保持下斜,即要使内部经济持续存在,就必须不断扩大产量,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对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排斥性。这意味着内部规模经济要求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或者说,具有内部经济的行业是具有不完全竞争的行业。
图2
2.规模经济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按照新贸易理论的解释,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各自与不同的市场结构相联系;二者对市场规模都有着扩张要求。
如前所述,外部经济意味着单位成本的降低依赖于行业规模。在行业规模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该行业可以由许多厂商组成,因而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以往国际贸易理论引入的规模经济也正是这种外部经济。
在内部规模经济即单位成本的降低依赖于单个厂商规模的情况下,大厂商拥有高于小厂商的成本优势,并导致该行业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现实世界中,很多行业的市场结构属于寡头竞争。由于理论上尚无普遍接受的寡占行为一般模型,新贸易理论即以较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即张伯伦(Chamberlin,E·H)“大组”理论]来说明规模经济下的不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的市场上,每个厂商能生产差异产品,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产品的价格,以高于平均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获得纯利润(即超额利润)。但是由于厂商很多,差异产品对于消费者又可以相互代替,每个厂商也就面临同行业其他厂商的竞争。它在短期均衡中可能获得超额利润,但在长期均衡中只能按平均成本定价,获得平均利润。
对于具有内部经济的厂商,一方面它的产出(即其产品的需求)仍要依赖于其他相似产品的数量及价格:为该厂商销售量;S为整个行业销售量;n为同行业厂商数量;p为该厂商所定价格;为其竞争者所定平均价格。另一方面,该厂商会以其下降的平均成本阻止或排斥其他厂商。
垄断竞争模型应用于贸易,是因为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于两种规模经济都意味着可以较少受产品多样化及其生产规模方面的限制;同时也是规模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垄断竞争下,具有内部经济的行业,其均衡受市场规模影响,较大的市场才能支持较多的厂商;而厂商要以较大规模生产从而能够保持其下斜的平均成本曲线,市场规模的扩大便是必要条件(图3)。另一方面,行业外部经济要持续存在(即保持下斜的平均成本曲线),也必然要求有市场规模的扩大。因此,在平均成本定价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假定下,唯一有关系的规模变量是这个世界经济的产出规模,即世界市场的容纳规模。总之,不完全竞争下,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扩大的净效果是更大的产出和更低的价格,从而能满足规模经济扩张的要求。
图3
3.规模经济与贸易模式、国际分工
在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减少了产品多样化和生产规模方面限制的情况下,规模经济可以独立地决定国际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
在贸易模式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国家不去生产完整系列的产品,而会有某种专业化,即专业地生产一定的差异产品,也就会发生以差异产品为内容的产业内国际贸易。两国相对要素禀赋和要素比例(资本/劳动比率)越相似,两国的贸易越倾向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反之,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在国际分工上,从外部经济角度看,一方面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会倾向于集中在内部市场大的国家;但另一方面,规模经济引起的是单个产品层次上的国际专业化,而非传统意义上由比较利益、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部门层次上的国际专业化(规模经济下,部门国际分工甚至会下降)。这时,规模经济的实现,总体上依赖于世界市场规模下的生产模式,而不依赖于传统理论所假设的生产在地理上的集中。也就是说,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取决于产品层次上的国际专业化,与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分工不同。
从内部经济角度看,具有规模经济的厂商可以将其优势扩大到国际市场。当它以跨国公司身份介入国际经济活动时,尤其把中间产品作为可贸易品考虑在内时,它能充分影响国际间的贸易量和贸易模式;而其经营活动的区位因素,也将充分影响国际分工格局。
由上可见,同国家相对规模相联系的规模经济行业的集中倾向,以及同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相联系的差异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倾向,不仅决定产业内贸易模式,而且也决定产业内贸易下的国际分工。跨国公司的活动也会对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产生充分影响。
新贸易理论强调:实际生活中,规模经济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是公司和产业改进它们技术的动态过程,因此规模经济根本上就是一个动态的问题。这也隐含了规模经济下的国际分工是具有动态化的分工。
4.规模经济与要素禀赋、比较利益
新贸易理论强调规模经济的重要性,认为应使之上升到贸易理论的“核心”地位;同时该理论也承认要素禀赋和比较利益“仍有生命力”。
首先,产业间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仍占有相当比重。对于这类贸易,以要素禀赋和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仍然能够作出有效解释。
其次,对于产业内贸易,如前所述,规模经济是其发生的独立源泉,即在要素禀赋相似下,规模经济仍能使国际贸易持续进行。但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利益仍有意义。因为:(1)国家间生产要素禀赋方面的差异仍是预测贸易模式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仍能成为它所丰裕的要素的净出口国,这种情况的典型就是跨国公司内部有形贸易。(2)贸易仍由基本的要素交换形成,规模经济下,只是没有了要素的净贸易;贸易会继续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这实际上也是要素禀赋无差异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外,还有两个相关的问题。第一,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要素禀赋的相似程度。产业间贸易反映比较利益;产业内贸易则反映规模经济,而并不反映比较利益,因为不完全竞争下,规模经济不表明各国的比较利益,而是将任何既定的比较利益转变为价格下降以及产出和贸易更大规模的扩张。第二,决定一国产业内贸易优势地位的因素。产业内贸易模式并未说明哪个国家将生产何种产品。实际中一般取决于:(1)机遇(或运气)和政策。如果厂商及行业能抓住产品(业)发展机遇,而国家又能实施相应的有利政策,那么该国就能在某种(类)相异产品上开辟新市场,扩大出口和生产,降低成本,取得比较优势。运气和政策不仅能决定初始的比较优势,而且还能决定持久的比较利益。(2)国家的相对规模。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倾向集中于内部市场大的国家,因此外部经济重要时,这样的大国容易取得比较优势。(3)与上述两点相联系的,是当外部经济重要时,初始即有较大规模行业的国家会保持比较优势。
5.规模经济与贸易利益来源、福利效应
这是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思想的核心,也是它明显有别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地方。
规模经济之所以能成为国际贸易的独立源泉,是由于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下存在着四种潜在的贸易利益的独立来源。这些利益不仅超过来自传统的比较利益,而且在相对要素禀赋相同即没有传统比较利益下,也仍然能产生贸易利益。这四个来源是:(1)规模经济本身的生产效应。无论对于行业还是厂商,规模生产都意味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国际竞争能促使规模行业和厂商提高产量,降低价格,并进而会导致一国规模报酬递增产业的扩张。(2)生产的集中。规模行业的生产具有集中化倾向,其生产规模是世界范围的,不再局限于一国范围,因而也会促使价格下降。(3)生产规模的合理化。同国内情形一样,国际竞争也会导致厂商的平均产出增加,同时厂商数目会减少,这意味着报酬递增产品会在更佳厂商规模上生产出来;或者说,其生产规模会更合理化。(4)产品的多样化。国际贸易会使产品(制成品以及专业化中间投入品)更加多样化。
上述四种贸易利益来源中,生产集中和产品多样化可以肯定具有正的福利效应;合理化则不那么肯定;而生产效应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生产集中和多样化,能使得产品多样化、产量提高、价格和成本下降。消费者、生产者(中间投入品贸易)和整个世界都能获益;即使报酬递增产业因国际竞争而收缩的国家,也能从价格下降中得益。由贸易引起的竞争加剧会使厂商更少更大,既有可能因生产率提高带来福利的增加,也有可能因垄断带来福利的损失。对于一个国家,如果贸易导致其报酬递增产业扩张(收缩),即生产效应为正(负),则它会因此而得益(受损);由于产品多样化、机遇和政策等原因,生产效应的正负效应对比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由上可以得到总的推断:如果独立来自规模经济的额外得益足够大,即使各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所有生产要素仍可能从贸易中获益。这与传统理论结果是相反的。
三
新贸易理论运用与垄断竞争相联系的规模经济思想,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当代国际贸易尤其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以及当代国际贸易格局及其形成缘由;同时,该理论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它把国际贸易理论在其现实性和一般性上都大大推进了一步。
首先,新贸易理论的解释更加接近现实。
1.新贸易理论修正了传统理论中重要却不符合实际的假设条件。传统理论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因而没有规模报酬的递增;新贸易理论则从现实世界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情形出发,通过对规模经济同不完全竞争之间内在联系的论证,说明不完全竞争下,只要市场规模能(随贸易)扩大,规模收益就能保持递增。传统理论假设产品同质,因而实际上只会有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则引用差异产品概念,一方面由此说明规模经济下,各国获得贸易利益的机会,同时也说明了现实国际贸易,尤其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理论假设,生产要素只在国内而不能在国际间流动;新贸易理论则承认要素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只是产业内贸易中没有要素的净流动。
2.新贸易理论关于规模经济具有潜在贸易利益,因而能够成为国际贸易一个独立源泉的论述,是比较客观的。要素禀赋论把贸易基础归结在各国要素禀赋和要素比例的差异上。然而,要素禀赋毕竟只能为比较优势的形成和国际分工提供可能性,要素禀赋同贸易模式(贸易利益的现实化)并没有必然联系。规模经济则不同,它是实际生产能力的表现。规模经济存在下,厂商和行业为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必须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并在最佳规模上进行差异产品的生产,其结果,确实会导致生产率和产量的提高、成本和价格的降低,以及产品的多样化,造成总体福利的增加。通过市场规模这一中介,规模生产和贸易福利的关系就直接化了。新贸易理论关于贸易基础的分析也就更具有实际意义。
3.规模经济要求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要求市场规模相应扩大,这种趋势描述了垄断厂商要将其垄断优势从国内向国际扩张的轨迹,实际上也说明了国际垄断产生的重要渊源。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马克思关于垄断资本下生产集中趋势的论述,以及关于垄断资本具有国际化趋势的论述是正确的。
4.新贸易理论以其规模经济思想论证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并进而论述了决定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相对重要性的条件,从理论上说明了现实世界中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内贸易为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国际贸易格局及其形成原因。与之相联系,它也较好地解释了现实的国际分工格局,特别是产业内贸易下产品层次上的国际分工,以及产业内贸易下的“垂直型”分工(各国差异产品生产)和“水平型”分工(跨国公司协作性生产)。
其次,新贸易理论具有更高的理论一般性。
这是相对于传统理论和其他贸易理论(技术贸易理论、收入需求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而言的。它的理论一般性,除对假设前提的修正以外,还表现在:
1.把劳动生产率差异、技术差异“内部化”在规模经济思想中。劳动生产率差异是李嘉图比较利益论的基础,新贸易理论则把它作为规模经济的一个成因和结果包容在内。技术差异的情况也相类似。
2.传统理论中,需求一直被视为既定的;收入需求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则比较强调需求对产业内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而新贸易理论一方面把需求对应于差异产品而既定化,同时又把需求的作用置于次要地位,认为即使需求一致,规模经济本身也能导致产业内贸易。
3.要素禀赋论中,由要素禀赋带来的贸易利益会随贸易的进行而发生转移,出现要素需求逆转,导致要素价格和贸易利益随之均等化。规模经济存在下,贸易利益的分配与不完全竞争相联系,具有一定的垄断性。除非生产效应为负,以及机遇、政策不佳,贸易利益就不会随贸易发展而转移,参与贸易的所有生产要素包括稀缺要素一般都能获得利益,且其报酬规模递增。
4.传统理论中,规模经济概念停留于部门(行业)层次上,以此来说明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但无疑缺乏微观基础,切断了厂商生产与贸易尤其产业内贸易的联系。新贸易理论则把规模经济区分为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两类,通过与其相应的市场结构要求,同贸易模式和国际分工建立起内在联系;同时更强调内部经济,认为是由它决定着产业内贸易模式和产品层次上的国际分工,而这种贸易模式和分工正是战后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
再次,新贸易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新贸易理论在说明行业或厂商初始具有的比较优势时,仅仅将其归因于运气(机遇)和政策,就显得不完整,与实际也有相悖之处。规模经济存在下,好的运气和政策固然能带来贸易扩张的机会,尤其由于产品的多样化,贸易扩张的机会也会“多样化”,但从现实情况看,具有初始比较优势的行业(产品)往往是一国劳动生产率较高,或者要素禀赋较为丰裕的行业(产品)。新贸易理论的解释,可能与其强调规模经济的核心地位有关。
2.新贸易理论强调,即使没有传统的比较利益,规模经济也仍然能产生贸易利益。但从其论述来看,它要取代的实际上只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它并不能取代由劳动生产率差异决定的比较利益。事实上,它也把后一种比较利益“内部化”在规模经济中了。从这一角度看,毋宁说规模经济思想是对成本比较利益的补充和发展。
3.新贸易理论本身还存在理论上的不完善,也是克鲁格曼等人自己所承认的。主要的有:(1)该理论虽然一再强调,由于厂商和行业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率,因而规模经济是动态的,相应的国际分工也是动态的;但它所建立的模型却仍属于静态模型。(2)由于尚无普遍接受的寡占行为模型,因而该理论也还无法对国际生产和贸易中更为常见的寡头垄断现象作出一般解释,或者说,它在理论一般性上还有待发展。
4.新贸易理论也存在着西方经济理论常见的共同缺陷,即着重于生产结构、贸易结构方面的分析,而忽视国际生产关系的剖析。例如,在贸易利益的分配上,比较强调消费者和整个世界能从规模经济中受益,但基本上避而不谈垄断厂商通过不完全竞争获得垄断利益,以及发达国家是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又如,在国际分工格局上,比较强调要素禀赋相似程度所决定的贸易模式,即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服从于产业间贸易模式,也就隐含着袒护现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倾向。
新贸易理论虽然还存在着局限性,但它毕竟在更加接近现实的基础上,对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现象作出了理论解释。把它所赖以建立其理论体系的规模经济思想看作一种“新的哲学”,也许并不过分。
标签:新贸易理论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产业内贸易论文; 国际分工论文; 完全竞争论文; 外部经济论文; 平均成本论文; 垄断优势理论论文; 市场垄断论文; 价格垄断论文; 禀赋效应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