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福建连江县供电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500)
摘要:供电所是电力企业的生产前沿阵地,对安全生产管理有较高要求。本文将对目前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生产技术落后问题以及人力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等。进而对如何提升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主要包括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生产监督检查、实施标准化作业流程、引进新技术设备以及加强人员培养和考核评价等。
关键字:供电所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措施
前言:电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其生产过程影响重大,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但从供电所等电力生产机构的管理情况来看,由于在资金、技术和人力等方面投入不足,管理制度更新缓慢,管理过程缺乏规范性,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阶段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促进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目前许多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在开展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依据,而且安全管理责任也难以落到实处,使供电所的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方面,一些供电所的制度过于陈旧,已与供电所的现行生产模式不相适应,无法满足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但是供电所的领导及安全管理人员对此缺乏重视,没有深刻认识安全管理制度对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随意性较强,没有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过程,真正按照管理制度的标准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谈,自然也无人关心制度的更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供电所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对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同时也导致供电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严重损失[1]。
(二)安全生产技术落后
安全生产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是许多基层供电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配电所的安全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信息管理设备更新缓慢,由此导致安全生产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做到全方位管理。这种现象问题在县级农村供电所尤为突出,一些供电所使用的计算机等安全管理设备仍是本世纪初购置的产品,在设备性能和设备功能上严重落后,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防护设备投入不足,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也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技术是供电所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硬性保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供电所安全技术落后的现状,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2]。
(三)人力资源投入不足
除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许多供电所在人力资源投入方面也十分匮乏,特别是缺乏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提供支撑。人力资源的缺乏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各项安全管理责任难以落到实处,存在许多岗位空缺的现象。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供电所领导对人才的招聘和培养缺乏重视,供电所缺乏人才吸引力,业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在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再加上供电所的工作环境相对安逸,工作人员缺乏热情,工作紧张感不足,也对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产生不利影响[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升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建议对策
(一)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过程
制度是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保障和主要依据,制度上存在漏洞,会给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要提升供电所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首先要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并建立配套保障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针对于部分供电所安全管理制度陈旧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委派专业人士参与供电所的内部管理制度构建,通过专家与内部管理人员的共同协作,建立适用性较高的安全管理条例,为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其次,电力企业应加强宣传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制定标准的安全管理文件,使供电所工作人员能够明确企业的安全管理规定。并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强化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特别强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基层员工的力量,为安全生产制度的构建出谋划策。与此同时,通过提高人员认识,使供电所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供电所的生产活动必须真正将安全管理摆在首位,避免“安全第一”成为一句口号。应建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以人文本,深入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应由供电所领导直接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人员组织安排,传达上级对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各项指示,并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成果负责。在领导监督下,由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供电所生产过程进行巡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发现安全危险隐患,或人为的违规操作现象,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的要求,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处罚。轻微违规人员应采取警告、扣除绩效奖金等处罚方式,必要情况要进行重新培训,通过安全生产考核后才能上岗。对于严重违规者,应进行开除处理,并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三)实施标准化作业流程
在供电所生产过程中,应实施标准化作业流程,加强对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控制,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同时,提高供电所作业质量。要狠抓供电所生产过程的凝聚力、协调力和控制力,建立全方位管理目标,通过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开展,达到“零事故”、“零违章”的效果。为确保标准化作业流程的实施,应建立违章扣分制度,坚持“违章必扣,反违章加分”原则,激发基层员工对生产安全管理的参与热情。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每名员工的安全生产积分设置为100分,并对违规操作行为进行分级,出现违章问题,扣除对应分数。检举监督其他违规行为的人员,则给予一定分数奖励。最后将违章积分纳入绩效考核评价当中,作为岗位评定和奖金发放的依据。
(四)及时引进新的技术设备
供电所的生产安全管理应紧跟时代步伐,向自动化管理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建立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并注重对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和维护,逐步提高供电所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利用信息系统在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促进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引进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安全管理人员提早发现生产安全隐患,科学制定管理方案,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五)加强人员培养和考核评价
供电所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养和考核,真正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主体作用,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对供电所生产过程充分了解。适当提高相关岗位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提高岗位吸引力,引进具备安全管理能力和计算机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提高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束语: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管理在供电所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的现存问题,对其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做出改进,可以有效提升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人员培养,建立配套保障机制,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可以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全方位开展,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黄海燕. 县级供电企业配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研究[J]. 化工管理,2017,(17):246.
[2]韦小莉. 浅谈如何提升供电企业的配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J]. 化工管理,2017,(17):259.
[3]吴旋涛.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探究基层供电所安全管理建设措施[J].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14-16.
论文作者:赵克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供电所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