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教育论文,基本理论论文,研讨会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国幼儿教育基本理论研讨会”于1996年4月2至4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近50名专家学者,围绕幼儿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着重在幼儿教育课程建设、幼儿德育、幼儿艺术教育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交流。
1.关于幼儿认知结构
代表们肯定儿童的智慧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的特性,这种结构具有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大家一致认为,主体之所以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就是因为主体具有能使这个刺激同化进去的一种结构,它是一点一滴地构造起来的,即刺激与反应的双向运动。知识在本原上既不是从客体发生的,也不是从主体发生的,而是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认识需通过结构的过滤,才能输入内部,其方式有二:当客体与原有结构、经验相适应,产生同化作用,不相适应时,心理结构发生变化,改变原有结构,产生顺应作用。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水平,它的发展变化,呈现了个体认识的发展变化。
有代表指出幼儿认识结构的建立具有如下特点:
(1)幼儿的认知结构是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并以外在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2)幼儿认知结构的建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形成中,经过提炼的能反映幼儿日常生活内容的系统知识体系及有效的教学程序将起十分关键的作用。
2.关于幼儿教育课程
传统的观点认为:现代幼儿园课程模式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但有的代表指出,以心理学为基础的幼教课程存在着缺陷。他们认为心理学是幼儿园课程决策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发展的实质,把握决策方向,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发展的一般程序、阶段、年龄,有助于对幼儿教育作出适宜的评判。但是必须看到,心理学所提供的只是不分时代、不分文化背景、不分家庭差异的儿童发展知识,而作为课程活动的实际对象和主体的儿童都是生活在特定时代、特定文化背景、特定家庭中的。因此,幼儿课程建设必须另辟蹊经,研究儿童的成长环境,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甚至有人认为,了解儿童所处的背景比了解儿童的各自特征能够更为精确地预测儿童的行为。为此,他们从儿童的自然生活、儿童的社会生态、儿童的学习生态、儿童的教育生态、儿童的心理生态等方面分析了儿童的成长环境及可能或已经产生的影响。事实上,儿童的发展不能不打上鲜明的时代的文化的家庭的印痕。在进行幼儿园课程设置时,要重视对当代儿童生态环境及其发展现状、需求的研究。这一观点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3.关于幼儿德育
幼儿道德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研究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浓厚兴趣。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卢乐珍教授通过长期观察、调查和实验研究,认为我国幼儿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大体可划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期。0至1.5岁的婴幼儿尚处在零道德规范期。第二阶段: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1.5至2岁的孩子好、坏概念是模糊的,2岁后的幼儿,以好、坏两极性道德标准引出合乎要求的某些行为,但道德评价仅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经验。第三阶段: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幼儿道德感易受情境的暗示,道德动机易受当前刺激制约,带有明显的“道德实在论”特点。第四阶段: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期。5至7岁幼儿许多道德行为并没形成自己的是非善恶主观判断,只能执行和接受权威的判断。当他们的行为符合权威的要求,得到肯定的评价时,他们就感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和快慰;当违反要求时,就会出现羞愧、恐惧、躲避、忍受惩罚、承认错误、补尝后果及自我批评等行为。幼儿道德行为习得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服从约束和规则内化,模仿、认同和观察学习,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自我调节等三个方面。与道德行为的习得相比较,道德行为的实现则更为重要。它需要有一定的条件,需要有一个把内在认识加以外化的过程。道德行为的实现,是道德教育关键性、终极性目标。幼儿道德行为实现需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其实现过程包括:(1)幼儿对道德情境的认识和理解;(2)外界对幼儿道德行为的激发;(3)道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决策;(4)道德行为的实现和巩固。研究道德行为的发生发展,引导幼儿品德心理自我建构,注重道德行为训练与强化,对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接班人和建设者,具有决定性意义。
会上,还对幼儿个性发展及社会性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代表们一致认为培养儿童的优良品德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证。
4.关于幼儿艺术教育
专家们建议把现有的美术、音乐课程纳入到艺术教育课程之中,探讨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途径、发生、发展,形成一个层次清楚、结构明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从唯物论的反映论来说,艺术美是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反映,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社会美、自然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就要在潜移默化中,开阔审美眼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艺术美通过审美主题中介,影响、推动社会美及自然美的发展。而美术和音乐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有的专家指出,美术对于儿童来说不只限于做手工或画图画,通过美术,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个性和描绘他对自己和周围世界想法的一种途径,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能使他在艺术及其他工作中产生独立自主的精神。而音乐却能表现人的感情,激发人的感情,具有图形和语言不能扫描的内蕴。有的专家认为民间游戏应归入幼儿艺术教育范畴之中,就其形式而言具有趣味性、随机性、简便性等特点。就其价值而言,它有利于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儿童的早期艺术启蒙和艺术薰陶。有的专家则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本身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因素,若把它视为艺术教育,划分是不科学的,也容易使艺术教育平庸化,人们可能从游戏中发掘艺术美,但游戏只能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