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各供电单位计量部门对厂站电流互感器开展现场检验作业时,需要将升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的螺栓,再接入连接线,或都采用大力夹,将连接线直接夹在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这些方法不是装拆困难、操作不方便,就是接触面小,电阻过大造成计量不准。本设计根据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的形状、规格,设计、制作一款能够调节内径大小并有夹紧功能的六角螺栓头套筒夹。该套筒夹可以与螺栓头三个侧面紧密接触,不仅增大了接触面和减少接触电阻,同时免装拆螺栓,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对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通流试验等工作带来了实际性的便捷。
关键词:接线端;便携;套筒;检验
1简介
1.1背景
计量的持续准确有效性离不开计量运维,如今客户用电需求正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而快速增长,就拿电力企业来说这就给计量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低效率的方法已经不适于目前的形式,因此改进创新成了必然的道路。厂站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是计量运维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创新契机,提出新方法,解决低效率问题。
1.2厂站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作业的现状
目前,计量运维班对厂站电流互感器开展现场检验作业时,需要将升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的螺栓,再接入连接线;方法二是采用大力夹,将连接线直接夹在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两种方法缺点都很明显,方法一缺点: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的螺栓打力矩后,装拆困难、耗费时间长、操作不方便。特别是安装在开关柜的电流互感器,受封闭的局限空间限制,装拆更加困难。方法二缺点:由于接入点接触面小且加夹力度有限,以至于接触电阻过大,接头容易发热,升流器很难输出大电流。特别是在开关柜中,成套设备采用绝缘外壳包裹基本无金属裸露点,接入点只有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螺栓头,接触面更小,输出电流无法满足试验电流大小的要求。另外大力夹易受外力干扰脱落,导致现场检验作业中断或是带来现场作业安全问题。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研究日常工器具的技术创新,根据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的形状、规格,设计、制作一款能够调节内径大小并有夹紧功能的六角螺栓头套筒夹。该套筒夹可以与螺栓头三个侧面紧密接触,增大接触面,减少接触电阻,使得升流器可以顺利输出较大电流;同时免装拆螺栓,操作方便、快捷,节省时间、劳力,对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通流试验等工作带来很大帮助。
2设计思路
2.1总体架构
本研究根据现场工作实际研制两套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套筒夹,具体如图1所示:它作用于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在现场检验作业中接通升流器的电流,要求其接触必须要牢固保障检验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而且检验工作对电流的大小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它与互感器一次接线端的接触电阻要尽可能小。另一方面它应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尤其是受局限颇多的开关柜等。
图 1 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套筒夹
2.2设计和研制
(1)设计
根据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的形状、规格,套筒夹整体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其周围安装均匀分布三枚螺栓,在顶上预留了一枚螺栓的位置,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图 2六角螺栓头套筒夹设计图
(2)研制
研制出来的套筒夹成品如图3所示,其主要的参数如下:
a.重量:0.4kg,整个产品小而精,便于携带和操作。
b.外径:40㎜;
c.内径:0-22㎜,通过调节螺栓的位置实现在0-22㎜范围内自由调节;
d.高度:50㎜
e.材质:不锈钢,耐腐蚀,不易生锈影响导电性能;
f.电阻率:;g.可承受最大拉力:500N,连接牢固可靠,接线不易脱落进而影响检验过程,危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图 3六角螺栓头套筒成品图
2.3功能
该套筒夹的功能如图4和图5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现场工作环境不同的选择图4或是图5的接线方法进行工作。图4适用于顶部空间较多,周边空间狭小的环境,而图5相反,当上下空间不充裕时,可以选择周边的三枚螺栓来固定一次测试线。三枚螺栓均匀分布,夹紧力度指向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螺栓的中心,使得连接牢固可靠,三面接触,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升流器的电流值自然能升到现场检验工作的要求值。
图 4六角螺栓头套筒夹功能一图 图 5六角螺栓头套筒夹功能二图
3 应用结语
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六角螺栓头套筒夹结构简单,而且制造成本低,方便实用,携带方便、灵敏性强、操作简单,所有操作“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不仅解决了电流互感器现场检验过程中电流值升不上去的或接触面电阻而造成计量试验数据不准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调节内径,可改变一次线的接触点,整个工器具灵活可变,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此工具的设计开发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论文作者:温新,陈贤霞,陈恩奎,车德良,何羽晞,唐小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螺栓论文; 套筒论文; 接线论文; 电流互感器论文; 现场论文; 接触面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