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严宗彬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严宗彬

严宗彬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中心学校 3654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较好的语感,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也能深化学生对文章内涵、情感的理解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要点之一。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顺利的开展,教师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到更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对策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149-01

前言

新课标着重的指出,无论是在哪一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应对学生的默读和朗读引起重视,以此起到一个陶冶情操、发展语言的作用,使得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综合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加强对此方面的重视,借助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顺利开展将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现状

(一)朗读意识较差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意识都是比较差的,除了与学生本身的因素有关,与教师在教学指导上的偏差也有着莫大的联系[1]。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要求学生有感情、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但却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使得学生的朗读意识非常薄弱,很难实现朗读能力的提升。

(二)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到位。例如,在朗读时的目的性较差,在朗读后很难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指导方法上也比较空泛、机械,过于流于形式,使得学生在朗读中缺少内心体验,不注重内涵、只注重表面技巧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三)对教材缺少深入分析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难对学生的朗读文本进行分析,也是阻碍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一个原因[2]。例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当中,“以讲代读”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少思考和阅读的时间,就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实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很难使得学生自主的实现朗读收获,使得学生在语文朗读中很难提起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在朗读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朗读能力有待加强

在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发现这一现象,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参与面是非常小的,在课堂上也缺少充足的朗读时间,很少能听到学生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进行朗读,使得学生很难对朗读提起兴趣,朗读能力是非常有待加强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树立正确观念,培养朗读能力

教学大纲中指出,阅读不仅能发展学生思维,也能激发学生情趣,伴随着朗读能力的提升,学生对课文也会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首先要做到就是转变自身的思想和观念,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引起重视等,以此来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例如,在阅读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应充分地、恰当地使用一些朗读手段,帮助学生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使得学生在朗读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等,使得学生本身得到更好的发展。另外,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精髓,能将无声语言成功的转换成绘声绘色的口头语言,使得学生在朗读中充分地调动起各项感官,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句子和词汇,使其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

(二)精设目标要求,培养朗读能力

在小学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文质精美、人文性、可读性非常强的。因此,在朗读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也应加强对文章内容的解析,根据文章的内容、载体不同,来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朗读目标和要求,为学生的朗读起到正确的目标导向,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对于教材中的小品文、说明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采用介绍的语气,这样的载体是不太适合用于朗读训练的;而对于一些写人、叙事的文章,这一类文章具有着情节曲折、言辞优美、感情变化较强等特点,就可以让学生在品味文章情感后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思想,使其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而对于一些现代诗歌和古诗文,在朗读中就应具有着较强的节奏感,使得学生在朗读中更好的品味中心语句和段落等,使其的朗读效果得到增强[3]。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可以为学生明确好相应的目标和要求,使得学生能有的放矢的开展阅读,促使其的朗读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借助电教手段,培养朗读能力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不同,电化教学的手段和形式都是比较新颖的。因此,在朗读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为学生展现一些相应的图片和视频,使得学生受到更多的感染,为学生营造出声情并茂的朗读情境等,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实现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没有去过桂林,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凭借语言引导的话,很难使得学生对文本产生朗读兴趣。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进来,为学生播放桂林山水的动态视频,让学生尝试着分析桂林山和漓江水的特点,在这之后在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使得学生在朗读中绘声绘色,使得朗读效果得到大大提升。

(四)实施朗读评价,培养朗读能力

在朗读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朗读评价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的。

例如,在进行朗读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激励性评价为主,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充分肯定,再借助婉转的方式指出学生朗读中的问题和不足等,使得学生的朗读体验得到增强,实现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结论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秉持着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借助适当的方式方法等,才能达到预期中的培养成效,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真正的增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导向,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使得学生得到更多。

参考文献

[1]张晨.浅谈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2):91+120.

[2]于淑芬.浅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中卓越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68.

[3]马银平.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37.

论文作者:严宗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论文_严宗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