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国际生态村建设的研究背景、发展现状与基本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其发展进程与建设经验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国际;生态村;建设理论
1 国际生态村建设的研究背景
20世纪60至70年代,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绿色环境的相关运动,人们对严重污染与资源匮乏的社会现状心存不满,开始尝试以不同的方式面对生活。一些活动者开始尝试逃离城市,回归田野,在精神性、社会性以及生态性等因素的驱动下,在郊区与乡下建设生态村。生态村建设主要兴起于20世纪70至80年代,是西方绿色运动与公社生活互相影响的产物。
生态村建设的理论渊源可追朔到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的理想国,以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作为理想蓝图。1516年摩尔的乌托邦,欧文的新和谐村,傅立叶的法朗吉等理想主义居住构想均对生态村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19世纪末霍华德的田园都市提出城乡交融的社会形态,20世纪末新城市主义的生态人文思想与传统邻里的构想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生态村的形成。国际生态村的建设与发展有多种起源,有些源自传统社区,受到宗教文化影响;有些设想建成贴近自然、平等自由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式公社;有些希望建设成能够共同生活的生态邻里家园。在这样多种类型的发展模式推动下,最终于20世纪晚些时候推动形成生态村运动。无论是来自于哪种类型,生态村建设都有着其共性,即适应当地文化环境,利用地域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并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居住社区。
在生态村的具体形成层面,学者乔纳森认为,当代发达国家的生态村是由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的嬉皮士公社运动、返土归田运动以及合作居住社区运动等三大运动推动而具体产生形成的。这三大运动强调集体聚居、合作与共享,寻求回归乡村且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对国外生态村建设运动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在实际上推动其正式形成。
1987年在丹麦成立的盖亚基金会积极支持生态村和可持续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生态村建设的发展。1991年,学者罗伯特•吉尔曼(Robert Gilman)和其妻子在盖亚基金会的支持下发表了名为《生态村与可持续社区》(Ecovillages and Sustainable Communities)的研究报告,首次界定了生态村的定义。1995年,苏格兰范德赫尔生态村建成了全球生态村网络,这标志着国际生态村建设体系的成熟与完善。1996年,盖亚基金会在重要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大会(伊斯坦布尔)上发表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报告,自此生态村建设活动在全球开始蓬勃兴起,其中的优秀案例于1998年入选了联合国评选出的一百项最佳实践(Top 100 Best Practice),生态村建设活动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2 国际生态村发展现状与特征
而据学者杰克逊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生态村数量大概有4000-5000个左右,其中大多数位于城乡结合处或乡村,人口多在100人以下。生态村一般选用合作的居住模式,生态村居民的住宅均为私有,但会共同使用公共基础设施、开放景观空间以及广场绿地等。其具体的特征体现在空间尺度合理、能源充分利用、经济自给自足、功能复合完善、管理公众参与,以及生态教育服务等方面。
在空间尺度特征方面,生态村并不是传统的通过行政或自然地理进行分界的传统区划方式,而是依从生态区域的划分而明确用地界限,并充分融入较为人性化的空间尺度划分形式,以形成合理的邻里关系,营造归属感。在这样的空间尺度下,每个社员都能充分参与生态村社区的发展。一般来说,100-150人左右的生态村社区能形成适宜的社区尺度,以满足经济自足、能源循环与公众参与度。
在能源利用特征方面,生态村依据了仿生学中的自然系统闭环理论,将生态村社区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进行考虑。生态村充分利用废弃物作为有用资源,将各种废弃物质通过直接利用、无害化处理、堆肥处理等方式进行循环利用,这种整体化和系统化的设计方法保证了社区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特征方面,生态村尽量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减少物质消耗并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使得经济利益最大化。此外,生态村广泛采用有机化的农耕方式并推广都市农业,促进了居住与工作不分家的社区经济模式,使得村内农业经济蓬勃发展,并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大大减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功能复合特征方面,生态村社区摒弃了传统的土地利用简单化、单调化的规划方式,充分汲取了美国的传统邻里开发模式经验,混合利用土地并丰富建筑设计的多样性,在居住、商业、休闲娱乐乃至食品供给等方面达到合理的数量配比。因此,生态村社区在功能层面高度复合化和完善化,在统一的社区内融合多种不同的使用功能,形成了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小型社会组织。
在社区管理特征方面,生态村没有采用一般的由开发商和设计师引领的开发管理模式,而是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形式,通过设计师的导引,由居民一起参与住区规划、建筑设计、设施配套的各个建设与管理阶段。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并极大的提升了生态村居民的向心力、凝聚性与民主性。
在生态教育特征方面,生态村具有社会可持续的教育职能,能提供教育培训的中心化服务。生态村社区会持续召开与生态相关的学术交流与讨论活动,对居民进行长期和短期的生态教育培训课程,引导生态村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化与健康化。一些有条件的生态村还和当地的高校等教育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一方面提升居民的生态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基地。除此之外,GEN这一类生态村与理念社区官方网站还促成了Gaia教育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态村宣传、教育与建设活动,并提供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学位。可以说,生态村具有突出的生态教育职能,能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3 国际生态村的类型与动力
根据地理区位与城乡发展状况的不同情况,国际生态村的主要类型可分为乡村生态村类型、市郊生态村类型和都市生态村类型。由于用地、法规等条件限制,都市生态村类型在生态村总数中数量最少,绝大多数由乡村生态村类型与市郊生态村类型组成。
乡村生态村位于广阔的农村地区,数量较多,构成了国际生态村的主要部分。通常,乡村生态村的面积和规模不大,各类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用地占用地比重较高,适合开展种植等农业活动。乡村生态村充分利用了其地域内的环境与物质要素,生态环境良好,独立性强,可自给自足,与农业紧密相连。较为典型的案例包括美国的Eartheaven生态村与丹麦的Svaholm生态村。
相对于乡村生态村,市郊生态村数量也较少,多分布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市郊生态村大多受新城市主义设计理念的影响,具有用地和功能多样化、布局紧凑化、交通步行化、建设生态化等特征。市郊生态村的地理区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其既可以使用城市较为完善便利的道路交通与服务设施,又可以保有能够有机种植的土地资源。目前较为成熟的市郊生态村有美国的Ithaca生态村等。
在生态村发展动力方面,学者戴森认为生态村初期阶段与未成熟期的动力由单一方面的需求构成。在生态村进一步扩展与开发活动中,单一需求的生态村不断融合多方面的需求并形成进一步的动力,形成整体生态村社区。进一步看,合作居住社区是以邻里交往等社会性需求为驱动力,永续栽培生态村是以生态性要求为驱动力。总体说来,生态村不仅社会运动的试验化工程成果,还是农村居民社区在生态驱动力、社会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的推动下,在时间变迁中不断提升与优化的新生产物。生态村的发展动力与其历史脉络、多样需求与生态价值导向是对应一致的。
4 小结
本文通过对国际生态村建设情况进行梳理,在尺度适宜、能源适用、经济自足、功能完善、社区参与、生态教育等六个方面归结出国际生态村建设的主要特征,并对乡村生态村和市郊生态村两种主要类型及其发展动力产生认知,对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生态建设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1]张蔚.国外生态村历史演进与整体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11.
作者简介:
史靖塬(1982-8),男,重庆创元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李秋娜(1983-7),女,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注释:
嬉皮士公社奉行相互尊重的集体聚居与生活模式,要求居住者们耕田织布、手工劳作,以自然和谐共存。返土归田运动也强调从城市回归乡村,并追求和谐自然的生活方式。合作居住社区是20世纪60年代中叶在丹麦兴起的居住方式,并迅速从北欧转播到北美和亚太发达国家。合作居住社区由数个到数十个家庭组成,其成员之间参与住宅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共享部分的生活空间与生活设施。
论文作者:史靖塬,李秋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生态论文; 社区论文; 乡村论文; 国际论文; 市郊论文; 类型论文; 特征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