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会经济中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关于加强社会经济中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工会在社会经济中如何加强自身工作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经济论文,加强自身论文,工会论文,几点思考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作为一名合格的工会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更要具有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所必需的务实作风、好学态度及经济常识。否则,就难以充分发挥新时期工会的职能作用,就难以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方针。那么,工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又如何加强自身的工作呢?

一、工会干部要懂“经”

在红专结合的前提下,有必要强调工会干部要懂“经”。概而言之,就是要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认真学习经济管理学基本原理和专业常识,并运用于工作实践,积极参与各项经济事务管理,取得工作发言权和主动权。勿庸置疑,受固有“思想定式”的影响,我们的工会干部事实上存在着为职工宣传报道内行、吹拉弹唱在行、过份重“文”的职业化特征,当然这些也是工会日常工作的内容,但却不同程度地忽视、淡漠了懂“经”这个“本行”。懂经济、善管理,这无疑是工会干部队伍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亟待改进提高。

当前,面临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变革,各项机制转换力度增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当务之急。亦有必要指出:工会兴办的科技协作项目和第三产业经济实体,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市场,接受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如果工会干部不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力,又怎么能够担当和胜任上述重任呢?!

二、工会应重视社会经济有关问题的分析研究。

1、职工福利问题:职工福利是我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方面, 在职工生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了“高就业、低工资、泛福利”的就业与生活保障一体化的政策,职工福利涉及面很广,有国家举办的、也有地方举办的、还有单位举办的,既有货币补贴,也有实物分配,还有可供免费或低价使用的集体福利设施。职工福利多而杂,在现实生活中,福利费用直接或间接的支出都很可观,但目前还没有哪个部门能讲清楚职工到底享受了多少福利,国家实际支付了多少费用,虽然有些同志做过一些测算,但由于所据测算的标准不一,范围也不一,因此,所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差异,不得被社会所认可。

随着经济改革的演化,许多福利政策也在调整之中,如何使这种调整不降低职工福利总水平,这是改革中的一个原则问题。所以,应尽快搞清目前我国职工享受福利的总规模、总水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调整职工福利的改革措施提出对策建议,同时,我们也可以分析一下我国目前职工福利在个人收入分配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只有这样,改革方案的制定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不至于在调整中出现预设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差悬殊的局面。

2、物质激励问题:时下,越来越多的活动,无一不发奖品、 纪念品,且随形式的变化,奖品内容愈来愈丰富,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以至某些单位的全部精力都用于购置奖品上,这种滥用物质激励的结果,助长了职工“向钱看”、“为钱干”的不良倾向。强调物质激励的同时,忽视了精神激励,激励方式单一、庸俗,是当前许多单位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产生这种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一头硬”、“一头软”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方法上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盲目地搬用西方的“物质刺激”方法,以为只要搞物质刺激,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就可以提高,从而导致“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奖励的成本水涨船高,恶性循环,以至活动因经费不足而搁浅。二是有的部门变成为发奖品的机构,似乎没有奖励,各种正常的工作和活动就搞不下去。三是重奖风的影响。以为职工的积极性上不去,归结于重奖不到位,以至各种评比、表彰活动的奖品层层加码,竞相攀比。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搞“虚”,而物质鼓励则是在搞“实”,思想政治工作被物质激励所取代,忽略了人在精神上的追求,其结果是人的积极性不但没有被调动,反而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当然,物质激励要走出误区,应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手段和方式的综合效应,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并重。

3、 社会利益关系问题: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化,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会带来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明确,这些变化将对职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职工群体利益增长的制约因素有哪些?如何处理好职工群体与其它社会利益群体的关系?如何实现职工群体内部利益关系的协调?这些问题需要分析研究,因为任何一种社会利益关系都最终归结为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在利益分配中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有时,社会竞争可能达到十分激烈的程度。没有利益差别,社会就会失去活力,而社会利益差别过大,超过了社会的承受能力,又可能形成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因此,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利益差别究竟应该保持多大为宜,这是工会在研究社会利益关系上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

4、物价问题:近些年来, 我国物价的波动对职工群众的生活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物价上涨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程度也呈现了较大的差异。作为工薪收入的广大职工群众,在物价大幅度上涨中所受到的冲击是其它社会阶层所不能与之相比的。如何把握社会对物价水平上涨的承受能力?如何弥补工薪阶层在物价上涨中所受到的损失?这既是党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职工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对此,工会组织不但应有人专门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而且应建立必要的市场物价监测系统,通过对市场物价信息的广泛收集,听取职工群众的反映,测算物价上涨对职工生活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对低收入职工及贫困户在物价上涨中所遭受影响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意见,从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生活利益,这是做工会工作的同志特别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市场经济必然要求工会工作要突出强化“维护”职能。

工会的“维护”、“建设”、“参与”、“教育”这四项职能充分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各种社会作用和利益要求,全面包括了具体与总体、近期与长远的利益,体现了两个维护的辩证统一,这也是社会主义工会的本质特征。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会四项职能只能坚持,不能抛弃;只能强化,不能削弱;而突出强化“维护”职能并不是忽视其它三项职能。工会围绕经济建设要做的工作很多,但其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职工群众投身社会经济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工会主动加大协调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理顺他们的情绪,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经济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其次,突出强化“维护”职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决定职工的一切经济利益,现在,国家实行市场经济,许多关系如劳动关系、利益关系等企业化日益明显,经济矛盾不断增多,有不少问题涉及到职工群众的利益方面,如何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这就迫切要求工会突出强化“维护”职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如果工会抓好了“维护”这项职能工作,既服务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确实起到了“桥梁与纽带”的作用。另外《劳动法》的颁布施行为工会履行“维护”职能提供了法律武器,我们要抓住机遇,运用这一有力武器,突出强化“维护”职能,充当广大职工群众在社会经济利益中的保护神。

综上所述,工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作用,创建新的工作格局,经受市场经济的挑战和考验,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努力地适应客观形势对工会提出的新要求。

标签:;  ;  ;  ;  ;  ;  

关于加强社会经济中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