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应对策略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油、电、火、气用量逐年增多,火灾事故频发,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农村消防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日趋重要。抓好农村消防工作,事关全国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安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是摆在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1 存在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监督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看到农村消防呈现良好发展趋势的同时,清醒认识到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1 农村建筑消防安全性低
受传统建筑风格的影响,农村早期的居民建筑主体结构多数以泥土为墙体,以木、竹等可燃物材料为装饰材料,住宅耐火等级普遍较低。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一些农村房屋与柴草堆垛紧靠,无防火间距,极易造成大面积的火灾态势。农村“家庭作坊”式工厂不断涌现,多数为擅自改变建筑使用性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易燃、可燃材料,存在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等问题,产生了许多火灾隐患。
1.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村地区的建筑建设随意性强,多数无完整统一的农村建筑规划,更谈不上农村消防规划。农村无公共消防设施或是历史性欠账较多,滞后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步伐。当地政府在整体规划时,未充分考虑消防水源分布、消防车取水等实际因素,消防用水设施无法满足实战需要,发生火灾时,往往造成无水可取或有水却取不着的被动局面。
1.3 农村消防力量薄弱
多数农村未组建义务消防队,很少建立专门扑救火灾的消防组织。一些地方虽组建了消防组织,但由于党委政府重视不够、经费保障困难、群众参与意识不强等原因,组织建设流于形式,未能真正履行起扑救火灾的责任。
1.4 村民消防意识淡薄
因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村民受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影响,文化素质较低,受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消防安全知识严重匮乏。有的村民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都不懂,甚至连发生火灾拨打119都不懂,更不用说具备个人防范火灾和自防自救能力。村民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住宅电器线路乱拉乱接、乱烧垃圾、乱倒灶灰等现象普遍存在。
1.5 消防安全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农村未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无法形成自我管理、自查自改、自除隐患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乡镇和村防火制度即使有制定规章制定,也未很好贯彻落实,多数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消防安全工作不能得到付诸实施。
2 主要对策
针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全力推进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2.1 以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支撑,强化工作组织领导
《消防法》对各级村委会职能作了规定,主要负责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组织制定防火公约,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的责任。消防部门加强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督促、协助各级政府对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进行部署,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消防。各级政府严格贯彻落实《消防法》,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各乡镇成立由政府领导负责,派出所、综治、住建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消防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履行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协调和检查职能。层层签订责任书,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建立起领导负责、分级管理、综合治理的消防监督网络。
2.2 以农村消防基础建设为基点,夯实农村消防工作基础
在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时,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将消防安全布局、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消防装备、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等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其中,从源头上改变农村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水源缺乏、道路不畅等状况。政府加大农村消防经费投入,保障消防经费的落实,加强以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消防泵、消防水池为重点的农村基础消防设施建设。对原有的防火间距不足、建筑耐火等级低、消防车通道狭窄、消防水源缺乏等村民住宅,按照规范要求,通过划定若干个防火分区,设置防火隔离带等防火措施。
2.3 以专兼职消防队伍为依托,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建立地方专职、乡镇、农村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形成以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其他乡镇、村消防力量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重点镇以及经济发展较快的建制镇,建立起专职消防队,基本实现灭火救援、消防宣传等多任务集一身的多功能消防队伍;其他乡镇依托民兵、保安、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多种形式专兼职消防队;行政村普遍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由志愿人员轮流执勤的志愿消防队。发展多种形式民办、村办、乡办消防队伍,实施政策上的配套措施。招收有一定专业技术特长的消防监督协管人员,充实基层防火监督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对器材装备的配备给予政策和经济上的帮助,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个防护装备。消防部门加强对农村消防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指导帮助专兼职消防队开展训练,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演练。
2.4 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为载体,深入开展消防检查
派出所发挥辖区情况熟悉的优势,加强对农村“小”、“散”等社会单位的监督管理,解决和弥补公安消防部队基层警力不足的实际问题。派出所严格按照《消防法,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和消防安全检查,加大火灾隐患整改力度。
2.5 以创新农村消防宣传手段为抓手,深化消防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消防法》要求,研究部署宣传工作,通过分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宣传消防常识、。新闻、农业、教育等多方面力量,利用广播、标语、宣传单等宣传形式和手段,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宣传教育内容,用消防安全的先进典型和火灾事故案例教育引导村民。消防部门紧密结合农村消防宣传,制订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在重大节日、119宣传日等期间,相关部门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新闻单位发挥强大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宣传、报道,使人民群众防火、灭火知识。
论文作者:张志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农村论文; 消防安全论文; 消防队论文; 火灾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论文; 村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