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的更新与实践中的实践--辽宁省泰安县供销社印象_农民论文

观念的更新与实践中的实践--辽宁省泰安县供销社印象_农民论文

更新观念真抓实干——辽宁台安县供销社印象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安县论文,真抓实干论文,辽宁论文,供销社论文,更新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我们向广大读者,尤其是从事农村经济工作,关心供销社现状的读者们推荐这篇文章。钟社文同志这篇关于台安县供销社的印象记,以详实的调查和分析,回答了我国当前供销社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如供销社能不能通过改革,重新成为一个有活力、有效率、有效益的组织;供销社能否通过增强经济实力,解决好为农民服务和创收的关系;供销社究竟通过什么形式和方式,才能实现“为农服务”的宗旨等等。从钟社文同志的这篇文章看,台安县的经验很多,最基本的一点,是敢于“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如果全国供销社系统都能这样去努力,我国的供销社工作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主要特点

辽宁省台安县供销社辖14个基层供销社,36家县直专业公司,职工2457人。1994年商品销售总额达3.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1%,实现利税合计96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倍。在省内县级社中实现利润名列第一,在全国百强县供销社中位居第49。从地理位置上看,台安县供销社既没有东南沿海那样的优越的地理条件,又不属于老少边穷自然环境差的地区,上级也没有给予特殊的政策,属一般性的供销社。因此,这个县的供销社对全国大多数的供销社来说具有很大的代表性,他们所创造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这些年来,该县供销社的发展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和优点。

一、全县所有的基层供销社都做到了不亏损,并且盈利。1994年,全县供销社上缴税金203万元,实现利润757万元,所属14个基层供销社中没有一个亏损的。在全国基层供销社大多亏损的情况下,台安县能做到这一点是难得的。

二、化肥供应形势好,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为满足农业生产用肥的需要,仅靠国家按计划分配的化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全县供销社系统分别与几个化肥厂建立起业务联系,争取肥源,保证供应。1994年采购化肥10余个品种,总量达6万多吨,销售化肥5万吨。因肥源有保证,肥价相对稳定,每吨化肥比周边地区低30至50元,为农民节省开支130多万元。除自给有余外,还销往黑山、康平、北宁等县。此外,他们还根据市场需求,与科研单位合作,购买专利,兴办了复合肥厂,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肥源。

三、消化历史亏损挂帐包袱有进展。1988年,全县供销社有历史亏损挂帐包袱30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消化,目前历史亏损挂帐包袱已减少到2070万元。仅去年一年就消化了156万元。今年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仅新开河供销社头5个月就消化亏损挂帐包袱2万元。

四、职工队伍稳定。全县供销社系统2000多名职工思想比较稳定,逐步形成了一支善于服务、乐于奉献、扎根农村的职工队伍。全国供销社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后,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

基本经验

一、经营机制富有生机和活力。

一是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他们实行“干部聘任制、职工合同制、工资档案制”,就是把所有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在用人的问题上,他们确立新人才意识,不分系统内外,不分干部、工人,不讲亲疏,能上能下,只要有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就大胆启用。1992年,桑林子供销社聘任了县联社司机李学林,使一个微利企业焕然一新,1994年赢利58万元,是全县最好的基层社之一。现在李学林同志已调到另一个乡任党委副书记。我们在桑林子供销社座谈时,他们还盛赞这位前主任经营有方。几年来,该县共聘用能人20名,为企业创效近千万元。同时,对不称职的企业法人代表及时调整,先后就有6人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就地免职。

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建立风险机制。风险机制就是从企业经理、供销社主任到职工都缴纳风险抵押金,职工交2000至5000元,经理、主任交5000至15000元,年终结算时,按五项指标(即销售、利润、周转资金、安全和精神文明建设)审核,如果五项指标完成得好,退还风险抵押金并付利息,如果完不成,企业亏损,则扣减风险抵押金。这样企业的生存与职工的利益密切相联,休戚相关,在危机感和紧迫感的推动下,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之中。

三是实行承包责任制,建立激励机制。这就是县社对基层社主任、企业经理实行承包责任制,签定责任状,规定最低任务指标,完成任务的予以奖励。奖励办法是:从完成任务开始为第一档,每超5万元增一个档次,共5档,每档奖金600元。除此之外,还可浮动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可以提成。

为鼓励企业向管理高层次发展,1994年,他们还制定对创利税超百万元的企业,法人代表可提实现利税总额的5%作为经理、主任奖励基金,自主分配的政策。地方政府还对其干部的使用给予了特殊的规定。

各项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同员工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骨干企业的崛起。1994年全系统有5个公司利税均超百万元,占全系统利税总额的51%,年终兑现时,有的企业法人代表获奖金超过10万元。

四是建立统一经营和分散承包相结合的灵活经营机制。统一经营就是将供销社经营的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社办工业、废旧物资收购、大宗业务(包括煤炭、胶膜、石油等)由供销社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分散承包就是将供销社系统的边、小、微、亏企业以及饮食、服务行业(如小门店、理发、照相等)承包到职工个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并按照经营的不同内容每年交纳数量不等的承包费。

这种做法是继我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农民开始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个体商业点纷纷出现,形成了群雄争天下的局面。个体户以进货渠道多、经营灵活等优势,显出很强的竞争力,而供销社及网点经营体制没有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失去了一统天下的优势,逐步陷入困境,背上了亏损债务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对边、小、微、亏企业经营的生活用品实行经营承包,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这样做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心,又减少了积压,降低了损耗,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二、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增强经济实力,正确解决服务和创收的关系。

在供销社系统中,为农服务是目的,盈利是手段,不为农服务,供销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不盈利就没有手段,谈不上服务。怎样才能盈利呢?台安县供销社通过发展社办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了困境。他们围绕“农”字找市场,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一条龙,开拓了农村市场,把自己的生存与农村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们坚持“以农为本,富农兴社”的方针,根据农民的需要办项目、上实业,如农民生活中需要用煤,他们就组织煤炭供应;农民发展养殖业,他们就办起了饲料厂;农民卖粮因水分高而带来不便,他们就办粮食烘干厂;农民手中的大豆、花生销路难,他们就办榨油厂;农民农忙季节来不及做饭,他们就办起了农村食品加工厂,做馒头、花卷供应农户和附近村民;同时他们还办起养猪场、养牛场,既安排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乡供销社主任刘国明同志对我们说:“我们办的事都是农民想办而一家一户又办不了的事”。

三、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台安县供销社通过精简机构,转变职能,克服人浮于事,提高了办事效率。县社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都很精干,实现了“小机关、大服务”。

四、积极开展帮扶基层社活动。

台安县供销社不但不与基层社争利,还针对基层社地处偏僻农村,信息渠道不畅,经济实力小等实际问题,采取加强对下级社的指导和帮助措施。积极帮助基层社配好班子,改善经营管理,为基层社的发展提供信息,出谋划策;在业务管理上,帮助基层社开拓经营业务,充分发挥县社的联合优势,为其选准开拓的经营门路和发展项目;实行一个或几个县直公司帮扶一个基层社的活动,从信息、业务、资金和物资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并让利于基层,带动基层社开展业务。

五、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

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供销社经营体制滞后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台安县供销社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大胆改革。对有些亏损企业,他们采取“母体裂变”办法,即划小经济核算单位。比如原县直信托公司有职工110人,但效益差,亏损面大,背上了200多万元的债务,1993年,他们将一个公司分为五个公司,即:物资公司、衡达贸易公司、供销贸易公司和信托公司等。1994年即实现利润110万元。

为巩固市场,他们提出每个企业都要有一个骨干的经营品种,都有一个牢固的购销业务关系,都有一个新上的项目,每个县直公司都要帮扶一个基层社。去年他们基本实现了这一要求,使全县供销社系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

总之,台安县供销社在发展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许多好的经验可以总结和推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台安县供销社因改革起步晚、历史亏损挂帐包袱沉重,现在的14个基层社发展还很不平衡,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措施还需要在实际中不断地完善。

标签:;  ;  ;  ;  

观念的更新与实践中的实践--辽宁省泰安县供销社印象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