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

李润启,章 丽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摘 要] 通过对徽商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这三所大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调研,找出在工匠精神培养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工匠;内涵;问题;培养策略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是指从事某一专门行业且具有特殊技艺的匠人,如:瓦匠、木匠、铜匠等。随着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工匠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1.1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工匠精神的宝贵价值来源于其对所从事行业领域由衷的热爱与敬畏,对本职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敬业不仅指对本职工作的奉献精神,还包括徒弟对师傅的谦卑尊敬。爱岗敬业不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服务奉献社会。

1.2 不断创新的职业能力

工匠首先要具备高超精湛的技艺,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工匠的能力从来就不止于“造物”,还在于创新,如我国历史传说中的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建筑师与木匠鼻祖鲁班、铸剑鼻祖欧冶子等。他们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之间挑战自我,坚持不懈,从而创造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精心之作。

3、T3时刻下,最大沉降量增大至1.90m,可见进行堆载后,土体含水进一步排出,排水板下方的淤泥层也在堆载作用下得到加固。

1.3 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工匠精神,最讲究细节。20世纪伟大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在回答成功的原因时只说了两个字:细节。他在设计剧院时为达到最好的听觉、视觉效果,会亲自去调试每一个座位的朝向、倾斜角度,甚至具体到螺丝钉的位置。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建筑师。

1.4 追求完美的职业理想

为了证明混合方案的有效性,本文将次级电弧的自动灭弧时间(即允许次级电弧电流自行灭弧而不会跳闸其他两个正常相)与通过不同的混合方案获得的强制灭弧时间进行比较。故障位置的模拟结果如表1所示。

2 “工匠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大多数学生意识到培养 “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但普遍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偏低,且“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问题。

2.1 职业教育理念问题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意义,其只注重能力本位,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发展。

2.2 工匠精神相关课程设置不到位

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提高他们精神素养的重要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也是培养他们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除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在当下最重要的还要将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渗透进来。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名人效应开展“工匠精神”课堂教育,讲授和宣传一些经典的代表人物作为教学案例,促进高职生效仿行为养成。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学生的“偶像崇拜”的特点,发挥名人的正面示范作用,宣传其具备的优秀品质,为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对其进行效仿和学习,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同样在其他课堂中,高职院校教师要尽可能涉及敬业、诚信等工匠精神相关的知识,想办法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从学生自身来讲,要从思想上接纳工匠精神,并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构成要素等有一定的了解认识。积极参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增加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对教师的了解,在师生互动中彰显工匠精神。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可以映证一个国家经济变革的风貌。西北石油局进疆40年风雷激荡的雄浑篇章,也是40年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和历史见证。西北油田正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非凡胆识与创新精神,取得一个个重大突破。沙参二井的重大发现,犹如“沙漠春雷”拉开了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大会战的序幕;沙48井的高产油气流,拉开了10亿吨储量级缝洞型油藏开发的序幕,并使塔河油田快速跻身国内陆上十大油田之列。如今,西北油田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一跃成为在低油价时率先盈利,在高油价时创效最多的标杆企业 ,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划出一条激情上扬曲线。

2.3 课外活动中欠缺工匠精神培养

3.3.2 以课外活动为基础,内化工匠精神

3 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3.1 开设工匠精神相关课程,完善课程结构

②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满足小微企业认定标准的企业,企业所得税税率20%;财税〔2015〕34号、〔2015〕99号规定:“自2015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起,对年所得30万以下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3.2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凸显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教学是否有成效,要看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学校仅仅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课程加强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些课程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没有针对高职学生某一职业的特点进行专业性、实践性的教育。除了这些理论课程外,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实习实训课在培养工匠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在工匠精神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访谈中得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两门课上很少涉及工匠精神,教师和学生都只注重知识本身的理解和运用,老师在课堂上也欠缺强调“敬业、诚信”等相关工匠精神的内容。

3.3 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氛围

而对于研学团的导游词的文风多是能引发思考、注重教育;如:“这件汉朝的帛画把写实和幻想都融合在一起了。所以画画可以满足和启发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很多生活中不存在的景象。一般人常说:科学的发明是无中生有,其实绘画也是一样无中生有,人类文明的进步,大抵是从无到有,想从无到有,就必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点,神话和绘画都有很大的贡献。”

工匠时刻保持对专业领域的高度热情,倾注毕生心血,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高职院校应该将工匠精神纳入校园环境建设的范畴,大力推进工匠精神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营造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氛围。通过营造积极肯干、努力踏实、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针对学生“学风”上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及课外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文明素养。教师“教风”同样举足轻重。高职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认真对待教学工作,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等。从而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一个良好的学风环境,使学生沉浸在工匠精神学风氛围中,陶冶他们的工匠情操。

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工匠精神的培养一方面要大力依靠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工匠精神的传授。为了有效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工匠精神,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理论课程中工匠精神知识的讲授,努力提升课程的吸引力。其次,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理论课程上讲授工匠精神之外,还应该注重在专业课和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在专业课和实习实训课中安排工匠精神相关内容,安排相应的课时讲授,将工匠精神理论融入实践教学中,使学生在一言一行中感受工匠精神,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效果。再次,高职院校主动开设工匠精神相关特色课程。国家人社部已经出台了《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以下简称《教学大纲》),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该《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性质、目标、要求、内容、建设、评价等方面内容,结合自己院校的特点,成立课程研发小组,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编制工匠精神培养系列课程用书,弥补现在工匠精神培养用书短缺的状况。让学生通过专门的工匠精神课程的学习掌握工匠精神内容,提高工匠精神意识,并将工匠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更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的顺利进行。在专业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实习实训课课程教学方面,一是要优化这些课程的结构。二是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的设置以及专业课程结构的安排可以针对行业企业的特点设计,考察实际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按照重要程度和岗位需要的通用能力进行分类。三是在实习实训方面,要加大实训实习课程的比例,强化学生工匠精神意识。

高职院校学生对工匠精神仅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是不够的,还要做到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而课外活动是学生内化工匠精神的必要方式。只有学生们真正走到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在活动中思考、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责任、奉献、敬业等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

3.3.1 加强学风建设,陶冶学生工匠情操

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认识,还需要根植于实践的土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社会实践,让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工匠精神于心。“从做中学”也是内化工匠精神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做”要有意识地做,在学生参加活动之前就应该有对工匠精神的认识,然后在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经过多次参加课外实践活动,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第一,提高敬业、精益求精等奉献意识。通过了解“大国工匠”事迹以及观看《大国工匠》相关能工巧匠的纪录片,加深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认识,并且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同时,学生要学会从心底认同工匠,然后才能实践于做人、做事中。

第二,强化责任意识。高职院校学生要通过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班级或是校园活动来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在处理事情时,做到主动承担、出色完成、言行一致,同时他们应该学会结合自身的处境明确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履行,最终把责任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4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领悟工匠精神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复杂的系统培养工程,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及政府多方面的努力配合,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在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在企业设置实习岗,准确对接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企业作为校企合作中重要的一方,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在企业中身临其境感受工作过程,使他们在参与中能够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并逐渐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创新等精神。

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制定共同的制度,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于实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自觉接受企业文化,塑造敬业、责任、担当,进而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建雄.试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及其培育路径[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业论坛,2016(7).

[3]李梦卿,杨秋月.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

[4]张斯元.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探索,2016(11).

doi: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7.082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194(2019)17-0211-02

[收稿日期] 2019-05-08

[基金项目] 院领导圈定课题(2018zxkt08)。

标签:;  ;  ;  ;  ;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