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论文_杨墨生

(元江供电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能源利用量逐渐呈现上升趋势,使得智能变电站应用次数逐渐增加,不仅提高了智能电网工作效率,还可以节约大量资源,推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进行探究,以期为智能变电站改革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集中协调

智能变电站在工作过程中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特点,可以自动信息数据进行非采集、测量、控制、计量、检测等多项工作,提高智能电网内部系统运行效率[1]。但是现阶段,我国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降低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就对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分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

一、智能变电站发展现状分析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等多种现代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并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其中就包含智能电网[2]。但是这些技术在智能电网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并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通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能变电站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应用成熟度低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智能变电站中含有众多二次设备,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进行一次系统设计优化和二次设计等多项工作,导致二次设备复杂性升高、可靠性下降,降低运行效率[3]。另一方面,相关人员缺少对智能变电站的配置检测调试工作,没有对设备研发技术进行深入探索,导致电子式互动感应器等众多设备的可靠性都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制约了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

二是,目前我国智能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为IEC61850,此标准是国际通行标准,更是智能变电站内部装置建立通信结构体系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变电站行业发展迅猛,生产设备零件的厂家增多,由于不同厂商对IEC61850标准有着不同的理解,此种情况下,就会增加操作难度,导致国内智能变电站标准制定工作延后,无法落实。

三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智能变电站系统设计中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集成化原则变化速度加快,此种情况下,产生“单功能多间隔集成”、“单间隔多功能集成”等多种设计模式,为智能变电站标准制定工作、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都增加一定困难。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铺设电缆、光缆的施工方法不正确情况,在此种情况下,不仅会缩短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的使用寿命,还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埋下严重安全隐患,降低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

四是,我国智能变电站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智能设备可靠性低的问题。一方面,我国智能变电站内部电子式互感器、智能终端、交换机等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使得运行可靠性下降,缩短设备使用。另一方面,众所周知,智能变电站由多种设备共同组成,这些设备有着不同的运行标准,但是相关人员在安装过程中缺乏对这方面内容的考虑,在此种情况下,不仅增加了智能变电站设计难度,还影响智能变电站故障检测效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五是,我国智能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安装调式问题。一方面,目前智能变电站安装调式流程复杂,相关人员在展开安装调式工作中经常过于依赖设备生产厂家,且智能电子设备配置的专用检修工具少,在此种情况下,就会造成智能变电站中的部分设备测试工作无法正常展开,增加安全施工发生几率。另一方面,智能变电站在使用过程中缺少变电站系统配置文件内容的深度耦合工作,在此种情况下,相关人员为了保证智能变电站正常工作,经常会采取全站停电等工作,模式进行SCD更新验证工作,降低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

六是,智能变电站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运维管理问题。一方面,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人员缺少对运维管理意识,对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了解不准确,导致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无法及时展开,即使展开,运维管理效率也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受到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的影响,管理人员在展开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时,无法体现出网络信息共享特点,一旦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出现经济损失。

二、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等多项工作的高级功能变电站,具体形式如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相关人员在进行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标准进行研究,尽量依靠国际标准,如,GB/T14285~2006、JIEC61850、IEC60044—8、DL/T860等标准[4],通过这些标准规范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促进智能变电站快速发展。

二是,相关人员需要转变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设计思想,在进行设计工作是严格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相关人员需要严格遵循“二次设备服务一次设备”的思想,在此技术上对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设备进行集中协调处理[5]。另一方面,相关人员需要面向间隔配置纵横向融合的一体化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业务平台设计工作,从而保证设计质量。

三是,相关人员在进行智能变电站自动化一体化设计架构时,需要增加变电站按照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模块化、构件化等内容的考虑,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展开设计架构工作,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标准化设计的目标。

四是,相关人员需要加强智能变电站内部设备的一体化实施路线探讨工作,提前对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进行了解,然后针对性制定一体化实施线路和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实施技术方案,保证智能变电站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大量节省电缆、屏体等空间,保证智能变电站内部线路连接清晰明确。

五是,在进行站内联调之前,需要对于网络层与变电站内的设备进行检测,通过应用系统模拟的方式开展调试工作,主要作用是保证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有关设备之间合理链接,同时还能够对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功能与设计水平进行检测。站内联调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上:首先就是对于监控系统所做出决定的行为正确性进行检测;其次就是对于间隔层与设备层之间信息传输正确性进行检测;最后就是对于各种接点动作进行检测,例如电度表等等。

图1 智能变电站示意图

总结语:

总而言之,在智能电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变电站使用次数增加,使得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有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针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要想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就需要加强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的使用,将相关设备进行整合,严格按照“就地化、一体化”的原则进行智能变电站改革工作,从而顺利实现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建设,保证智能变电站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琳,权宪军,刘海波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供用电,2016,33(7):61-65,43.

[2]杨文晓,郭燕.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31.

[3]冯少辉,刘建宏.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185.

[4]菅晓清.内蒙古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7,35(5):22-26.

[5]彭锦.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环球市场,2017(24):210.

论文作者:杨墨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论文_杨墨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