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心理发展的三种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种论文,途径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内,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可谓层出不穷。可以这样认为,心理学家的科学哲学观决定了他们对心理发展的看法,这些关于发展的核心概念是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综观种种心理发展的理论与观点,可以将其分为三种主要的描述途径,即阶段理论(stage theory),差异途径(differential approach),自比途径(ipsative approach)。传统上,对心理发展的阶段理论较为重视,其理论体系也相对较为完善;而对后两种途径则显得关注不够,其理论框架也构筑得不甚严密。随着心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人类成长过程中保持共性与张扬个性之间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入,这三种描述途径有同步成为主流之势。
一、阶段理论
阶段理论又可称为传统发展理论,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持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家遍及心理发展的各个领域,认为所有人在心理发展的每个维度上均经历了机体组织的一系列质的不同水平(阶段),而且其发展的阶段顺序固定不变。以皮亚杰的智慧发展阶段为例,儿童的智慧是遵循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这一恒定的发展顺序逐步展开的,儿童既不能跨越某一个阶段,也不会颠倒顺序发展。可以认为,阶段理论既是心理学家有关心理发展的一种理论观点,同时又是描述心理发展的途径之一。阶段理论主要着眼于对发展共性的探讨,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强调阶段的普遍性和顺序不变性为基本特征。
新近的阶段理论呈现出两方面的趋势:一是随着毕生(Life span)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使众多心理学家对发展的概念有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认识,因而一些主要的发展阶段理论都开始论及了人的毕生发展阶段;二是心理学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企图以一种大而全的阶段理论来概括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往往使人感到力不从心,故逐渐趋向就某个特定的发展领域提出阶段观点,如问题解决技能的发展,社会认知的发展等等。倡导第二种趋势的心理学家指出,心理发展的不同行为领域内并不存在统一的深层结构与同质性,理想的解决办法就是针对不同的心理维度提出相应的发展阶段。Fischer就认为,发展是不同功能领域内技能顺序的获得过程。
阶段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判别一个人的心理水平处于何种发展阶段?这是每一个阶段理论都需要解答的问题。一般认为,阶段代表了发展顺序中具有质的不同的组织或结构,也就是说,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有别于其它阶段的本质结构特点。
在论及认知发展的阶段时,J.Flavell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也持阶段观点,但同时又增加了许多元素(elements)加以限定,这些认知元素包括概念,规则等。Flavell认为,在每个发展阶段里,“元素”彼此间相互作用,组织成认知结构,元素和结构组织与前一阶段有质的不同,而非仅仅是量的多寡。因此,质的结构差异是划分不同阶段的根本依据。不过与其他阶段论者的区别在于,Flavell的观点中还溶入了一些被他人所忽视的看法。
首先,Flavell同时强调发展中量的变化以及它与质的改变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二者在发展中同时存在,而且事实上,如果我们关注的是阶段的转变问题,或许还会看到量上的细微变化就直接或间接导致质的改变。阶段理论强调功能恒定性,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着相对恒定的心理功能,如果量的积累引起功能恒定的破坏,阶段转变也就产生了。例如,皮亚杰理论中的“平衡过程”以及弗洛伊德理论中的“力必多”模式就扮演了功能恒定的角色。
其次,Flavell的观点还认为阶段包括特定元素与结构的组织和相互联系。结构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为一系列表面上有差异,或者无关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共同、内在的基础;二是结构包含相对稳定、持久的元素组织。
有关阶段的第三个特点,Flavell认为是一旦个体进入某一阶段,与该阶段有关的元素都已出现并达到“高水平”功能状态,阶段中的元素具有“骤然性”(abruptness)和“共时性”(concurrence)特征,即元素的出现是骤然的而非渐现的,所有元素均同时出现。举例而言,如果儿童能进行加法运算,则他能对任何种类,在任何任务情景中均会体现出这一具体运算能力。Flavell认为个体不能处于一种部分、含糊的阶段状态。
可以看出,尽管Flavell对阶段的性质与特征作了进一步限定,描述了理想的阶段“原型”,但依然很少有人持这样极端的看法。更多的心理学家如Davison等持一种阶段混合(stage mixture)的观点,认为尽管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但个体同时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阶段与阶段间的转变是渐进的,随时间逐步展开的。要确定个体是否进入发展的某一特定阶段,一种方法就是看他的行为表现与该阶段我们所预期的代表性行为吻合与否。当然个体或许同时出现几个阶段的代表性行为,就必须从中归纳出最多,最典型的行为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实际上,阶段混合观点是依据众数反应模式来推测个体所处的发展阶段。还有不少人提出在人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可以用阶段来加以描述,但往往一个阶段的特征刚刚取代前一阶段,后一阶段的特征又接踵而至。因此,在一个发展时间段里,个体极有可能同时经历着不同的发展阶段。Flavell在评价这一观点时认为,“阶段在此已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过程”。[①]
Emmerich提出发展中前一阶段转入后一阶段时,其特征变化的三种可能:一是当完成阶段的过渡后,上一阶段的特征完全消失,个体是全新重组的。不过,稍与Flavell的阶段“原型”观有所区别的是,Emmerich不认为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过渡必定是骤然的。第二种情况是后一阶段的功能水平占主导,但仍可见前一阶段的一些特征,或许在某些场合低频的行为占据了主导,但依据众数反应模式可确定个体所处的确切阶段水平。第三种情况是当新阶段出现时,前一阶段的特征变得潜伏不见,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特征抑或又会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持阶段论的学者们普遍开始赞同这一看法,认为阶段间的发展不完全是骤然的,阶段内元素和结构的发展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就阶段理论而言,个体差异问题并不是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理论通常主张,个体间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但比之于发展的共性,差异显得微不足道,其表现为个体通过每个发展阶段的速度不一样,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不一样。
二、差异途径
差异途径是指借助于一定的研究方法,考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群体如何分化为不同的亚群体,不同的亚群体之间,亚群体内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这种途径更多的是借助于心理测量学手段,力图以数据来说明差异问题。可以说,其基本模式是经验的而非理论的。与阶段理论关注发展的共性有所不同,差异途径主要是对发展的亚共性的探讨。
由于差异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人在发展历程中是如何以群归类的,因而归类标准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常见的归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按某种身份特征(如年龄,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等进行归类,但这种方法无心理学内涵。另一种方法是按人的行为特征进行归类,这是一种心理学含义上的归类,如可以将人按外向—内向,独立—依赖,高活动水平—低活动水平等不同维度进行归类。采用这种归类方式时,每个行为维度即代表一对心理特质或特征,可以在一条横轴上相向展开。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便在于找出亚群体或个体在各个连续的特征维度上所处的相对位置。
通常,心理学家在运用差异途径解释心理发展过程时,是结合上述两种归类方式进行的。例如,为了考察攻击—顺从以及独立—依赖两个维度的发展特点,心理学家选择了5岁组的男孩和女孩以及10岁组的男孩和女孩共四个组分别进行评定,以此来看这两个维度的年龄和性别特点。图1是一种假设的研究结果显示。
图1 5岁,10岁男女孩在两种心理维度上的假设分布
差异途径试图揭示亚群体发展的普遍规律,不过更关注于确定发展中个体间差异的维度。类似于不同的亚群体可以在心理行为维度上作出定位一样,不同的个体也可以在各种心理行为维度上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
尽管差异途径是一种经验模式,但它完全可以同一定的理论模式相结合。最有代表性的当属E.Erikson,他提出的人生发展八个阶段均溶入了差异模式,如口唇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性器阶段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等。同样,有的阶段论者借助于差异途径来说明其理论体系中质的非连续观点,也有的学者使用差异观点来强调发展的连续性。由此可见,差异途径有助于描绘出适合于亚群体的发展模式,它往往并不是游离于其它研究途径而独立存在的。
在方法学上,差异途径常采用一些统计学方法,如相关分析,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等。以因素分析为例,可用于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分群体的维度数目是保持稳定还是有所改变,在发展的某一时段体现出相互关系的行为特征在另一时段是否依然如此,等等。在发展的连续性—连续性,稳定性—非稳定性问题上,差异途径因其丰富的事实材料而显得更有说服力。
在看待连续性—非连续性问题时,差异心理学家关注低年龄水平(如5岁)中见到的亚群体差异在高年龄水平(如15岁)保持不变还是有所变化。如果同一变量在所有年龄层次上的相关均很高,则发展是连续的;相反,若发现高年龄水平那些早期的模式出现了变化,则发展是非连续的。表1是一项依据差异途径得出的反映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假设结果。由表1可知,5岁组男孩和女孩同10岁组男孩和女孩完全一样,其发展变量均可分别归为因素A,B,C,且因素A,B,C所包含的变量都是全部一致的。15岁组则不同,不仅增加了因素D,而且男,女之间,以及与低龄相比,因素A,B,C所包含的变量均起了变化。因而可以认为,5岁到10岁间发展是连续的,10岁到15岁间发展是非连续的。
表1 差异途径的发展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图示
有关发展的稳定性,差异途径是这样来解释的:个体在某一变量或因素上所处的位置是否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如果在发展历程中个体在某一亚群体内始终保持某个位置,则可认为发展是稳定的。
三、自比(ipsative)途径
“Ipsative”一词的原意是“根据自身事实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普遍的行为发展规则对个体而言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强调个体自身在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力图确定个体(而非群体)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变量与规则。其方法论特点是,倾向于评价有机体自身特征在发展中的作用,找出个体特征库,并发现其内在联系。个体的发展是与其自身而非他人作比较,具有更多的个体指向性。
心理发展的自比分析之理念在于构成人类行为功能的种种变量是以一种独特方式存在于每个个体中的,适用于群体的法则未必适合于个体。通过对个体内部一致性与变化的考察,能更好地描述每个个体的发展历程。当然,心理学家们也同时意识到,借用这种途径来描述个体的行为功能并不意味着可用独特性法则来解释个体内部的所有与众不同现象。
这种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对个体的发展作出描述。首先是确定随着发展进程的展开构成个体的特定属性或心理变量,诸如个性特质(如依赖性,攻击性),气质类型(如高活动水平,低反应阈限)等。这些属性可能是个体特有的,也可能是许多人所共有的。例如,有人对价值观问题感兴趣,发现某15岁个体的价值观由四方面构成,分别为对自己躯体,性,教育以及宗教的价值观,而到20岁则增加了两个属性特征,即有关职业和建立家庭方面的价值观。此外,属性也具有一定的组织,其中有些属性处于中心地位,组织其它属性,另一些属性则处于从属地位。该途径的第二个任务是力图了解随着发展的展开属性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属性的地位并非固定不变,不同年龄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属性通常是不一样的。举例而言,假设某个体在一生发展的所有时段内均只具有三种价值属性——宗教,性,经济,很有可能17岁时是有关性的价值观占主导,38岁时则转为有关经济的价值观占主导,到65岁又变为有关宗教的价值观为主导了。因而可见有时尽管行为属性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其相互作用的方式随时间有所变化。图2a与图2b分别显示了行为属性及其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
充分运用自比途径的典型研究包括A.Thomas & S.Chess主持的纽约纵向研究(New York Longitudinal Study,NYLS)和J.Block的有关“Lives Through Time”研究。在前一项研究中,Thomas等人的假设是,预成论和环境论的观点都不能解释行为的个体独特性,在他们看来,儿童的个体独特性是有机体的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更进一步,他们从这一理论观点出发,力图确定个体的行为独特性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因而探索儿童早期的行为反应类型以及这些行为反应特征在发展过程中的一致性与变化显得尤为重要。Thomas等认为,儿童早期的行为反应差异主要通过气质来表现,气质可以通过互不相关的九个维度加以评定。这九个维度分别为:适应性(Adaptability),规律性(Rhythmicity),活动水平(Activity level),趋避性(Approach-withdrawal),反应阈(Threshold),反应强度(Intensity),心境(Mood),注意分散度(Distractibility),注意持久性(Attention span;persistence)。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内就已显示出了不同的气质特征,且这些气质特点与父母的个性类型无系统性相关。另外,早期的气质特点在儿童成长的后几年里趋向于保持相对连续稳定。这一研究发现无疑为有机的、能动的相互作用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丰富的事实材料。
与上述研究有关的另一问题是父母的育儿环境和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往研究者们一直认为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塑造儿童良好个性的决定因素,只注重于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并得出了一些结论。随着自比研究的展开,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尽管儿童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由父母塑造,但儿童同时也在影响着父母的行为。儿童先天的气质差异易导致父母选择一种与孩子的个体独特性较为匹配的教养方式,如一个脾气急躁的婴儿往往易使父母在养育过程中丧失耐心,继而反过来影响儿童,强化了孩子性格中的急躁因素。这使我们在考察儿童个性的发展时,不得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于儿童自身所具有的心理特性。如具体体现在心理咨询领域,这种趋势在80年代以后更为明显,众多心理学家认为原来的观点是线性因果观,如今应采用多元、循环的因果观,而求询者本人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四、简评
从总体上看,发展的阶段理论着眼于发展过程中那种有序的质的结构变化,由于阶段理论依据的是有机主义哲学,因此对发展实质的界定较为理想化,提出了一些正规的概念体系。它力图解决这样两个问题:描述每个阶段的结构特征以及提出个体经由这些阶段的机制。无疑,尽管阶段理论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但要理想地描述心理发展的普遍历程,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差异途径在解释发展问题时,趋向于同其它研究途径相结合;此外,尽管它关注的是亚群体或个体间的差异,但它对发展的先天——后天等问题并不重视,也就是说,该途径对发展差异的形成原因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
显然,承认个体间存在差异是自比途径的基础,其核心目标在于确立适应于个体发展的规则。但与此同时,采用该途径的心理学家并不否定对发展的普遍原则进行研究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他们认为,当发展出现时,总是由一种整体和缺少分化的状态向分化、整合、分层次组织的状态转化。不论个体具有哪些特殊的属性特征,其发展变化总是遵循一种特定、系统的进程。他们所强调的是,人并不是完全各不相同,只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发展的所有现象,必须关注发展的独特个体内部特征。不过,理论家们对独特性法则在解释行为发展变化的作用上与群体法则相比如何看法仍不尽一致;在有关个体差异的分析上也有争议,即个体差异的确反映了质的不同,还是与普遍法则仅有量的区别?这些都是需要好好解决的问题。
阶段理论、差异途径、自比途径所强调的着重点各不相同,在有关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群体特性和个体特性,影响发展的因素等诸方面也各有自己的看法。不过在我们看来,上述描述心理发展的三种途径并不互相排斥,相反,它们从群体、亚群体与个体三种不同的视角出发所得出的观点,构成了心理发展理论的完整框架,有助于我们对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正确认识。心理学研究者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有选择地运用相匹配的描述途径,以获取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与事实材料。
注释:
[①]Richard M.Lerner(1986),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human development,2 Ed.,New York,P.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