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实施中的异变及防范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中,课程改革的现实与改革的理想、现实的结果与预设的目标之间的异变已或隐或现地发生。尽管产生异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透过种种课堂教学现象,我们很容易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引起课改异变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上的偏颇,而教学理念的失缺将直接导致教学结果的南辕北辙。本文从实施新课改的实践中发现的几个主要问题出发,谈谈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避免进入误区的相关思考。
一、教师对新课改所倡导教育理念的理解偏颇
许多教师认为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唯一的学习方式,没有采用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就不是新课改的课堂。这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而是生搬硬套,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其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多姿多彩的,多元的教学内容需要多元的学习方式,既要有创新,也要有继承,而不是简单、刻板地转换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运用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
比如,对于二氧化硫性质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两种不同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采用意义接受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把二氧化硫可能具有“酸性氧化物”和“中间价态”物质的性质作为上位概念。当学生明确知道与上位概念发生联系后,他们自然会联想到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一样都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自然生长,新旧知识发生了同化。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并作出相关链接,主动构建有成效的、内化了的、适合于自我的意义,而不是让学生理解教师组织后的知识。
策略二:采用意义建构学习方式(情景教学法)设计。将学生抛锚在“酸雨”、工农业生产中用二氧化硫做漂白试剂等几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力图把学生与生活中所有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从酸雨的危险、形成、防治等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主动建构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本节课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包括提出问题、利用学习资源、共同探究等,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情境1.介绍:酸雨是英国化学家R.A.Smith于1872年提出,一般指pH小于5.6的雨、雪、雾等大气降水。数值5.6的来源是蒸馏水与大气中达到溶解平衡时的酸度。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死神”。教师展示学生采集的当地一些雨水样品。
学生活动:测定学生采集的当地一些雨水样品的pH。联系常见的酸,猜测雨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氢离子、硫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等。学生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如测定的存在。
测试结果表明,前一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同时在教学硫酸这一节时,学生也会自觉地将硫酸性质与酸的通性和硫元素的最高价态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固着点和线索探究硫酸的化学性质;但在要求回答“什么样的化学课留给你的影响最深”时,有学生提到了“酸雨教学”。这说明第二种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以为在现实教育背景下,我们有理由去寻找课堂教学的中间地带,实现知识结构完整性与个人经验的完美融合。
二、把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支离,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看作是一个显性的教学环节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把“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看成是相互独立的三块内容,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一栏中,都把一节课的内容分成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应的三大环节,逐一展开。
其实,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只不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更多是隐性的,也是很难进行量化的,并且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可能体现出来的东西。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有意、有机和适时的渗透性教育。
比如,在高中化学“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教学中,教材的编写是直接要求进行“活动与探究”4个实验,突出了可接受性,但和学生的需要联系不紧,即缺乏乐于接受性的表述。为此,教师可以先展示音乐贺卡,打开贺卡,让学生听音乐;然后演示水果电池,说明水果电池的构成,提出为什么可以产生电流?最后组织学生用“西红柿、Zn片、Cu片、无电池的音乐卡等药品和器材制作能发出音乐的音乐贺卡”。这样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沟通了其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可使学生获得如下感悟: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事实,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只要多观察、勤思考,便可以通过有趣的实验,探讨它们的化学原理。如此化学教学内容的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探究化学世界的心理需求,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情感。
三、认为几个学生坐在一起讨论就是合作学习
在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前排学生回头或前后左右学生即刻靠拢,随即就发出了谁也听不清的嗡嗡声。有些小组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活跃,热闹非凡,而实际上学习效果却甚差。具体表现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讨论,在讨论中你讲你的,我干我的,不尊重他人的思考,盲目否定,一有不顺,就相互抱怨、指责,甚至发生争吵、产生矛盾。有的小组成员甚至趁机在讲空话、讲笑话……这样的学习,怎能算是合作学习呢?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并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比如,“石油分馏”一节的教学,课程内容浅显易懂,与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联系。因此,本节教学可以遵守广而薄的原则,采用事先布置学生预习相关内容,查阅资料,在课堂上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1.设计专题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拟出4个自学专题。专题一:石油的产生、组成和性质及我国石油的蕴藏与开发;专题二:实验室及工业对石油的加工方法;专题三:石油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活中有关石油产品的应用及常识;专题四:从石油的开采谈能源的开发和石油再生。
2.组织自学
教师提供有关素材(如原油的标本),推荐有关资料,提出相关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各专题相关内容和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学习和整理,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推选各专题的中心发言人。
3.专题研讨与评价
以“石油的分馏”为主题,各小组中心发言人作专题陈述,其他同学对有关内容进行补充或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
效果评价: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学了教材中的石油内容,并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有关石油的资料。通过相互交流,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课本介绍的知识,还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如,通过查阅资料,有的同学发现了有关石油产生的最新理论,对古生物演化生成石油的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有的同学在讨论石油用途时,谈到伊拉克战争和“欧佩克”组织,认识到“石油武器”在国际政治斗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的同学在谈到石油的开发时,提到李四光、铁人王进喜等;还有的同学提到汽油辛烷值的含义等。有的同学谈到能源开发的新思路,如,通过生物基因工程“种”出石油、通过细菌分解等方式将废弃塑料重新还原为石油、用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料合成石油等。通过石油的合作探究学习,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大量有关石油的知识,而且通过搜集资料、讨论等学习过程强化了自学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认为新课程的课堂中“活动”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堂应该从活动中开始,在活动中结束,“活动”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的。如果没有“活动”,新、旧课程还有什么区别呢?在这样的认识中,就挖空心思地引入了众多的活动内容,而不顾及活动的目的和深层的意义,课堂活动就成了为活动而活动。
其实,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力求优化教学过程,力争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有意、有机、适度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学习活动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状态技能的协调发展,使学习过程既是一个知识的习得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我在2009年全国特级教师年会上公开展示的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三第一单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时,先应用电导率传感器完成了如下三个实验。
问题2:用稀硫酸滴定0.1氢氧化钡溶液,为什么导电能力先变弱,后逐渐变强?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问题3:用稀醋酸溶液滴定0.2氨水溶液,为什么导电能力变强?请写出离子方程式,并说明哪些因素导致导电能力变强,哪些因素导致导电能力变弱。
三个问题的设计特点是突出学生动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生成课堂。问题如下:
思考1:黑板上书写的两条电离方程式及两条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物质是弱电解质?请你说出哪几类物质是强电解质,哪几类物质是弱电解质?
我以为学生通过自己动笔、动脑,获得可以与同学交流的书面信息,更能有效地参与课堂讨论,矫正自己的思维,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完美发展。
五、防止新课程实施中发生异变的有效策略
为防止新课改的异变现象,避免课堂教学走入误区,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不能生搬硬套,不管什么教学内容都让学生去合作、去探究。教师要确立这样的思想:课堂是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主要看你能不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新内容联系起来,并尽量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自然地融合到一起;看你能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看你能否形成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进行学习和思考。而不是看你人为地在课堂上呈现了什么表面化的、形式化的东西。具体要求如附表所示。
附表 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我们已经迈出了改革的步伐,只要我们能珍惜一切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传统的关系,多一份理性的思考,少一点浮躁和盲从,就一定能够在实施新课程的改革实践中,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