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家校共育,必要性,措施
我国教育部于2016年9月13日颁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主要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简言之,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无数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然而多把研究重心放在学生管理、课堂教学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上,却忽略了家校共育这一重要途径,即使有相关方面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普通义务教育和幼儿教育阶段,而对于中职阶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其实家庭、学校和社会本是教育的共同责任主体,理应共同承担起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尤其家校合作共育更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家校合作共育的必要性
1. 中职生的特点决定了家校共育的必要性
一方面,中职生整体上存在着文化基础差、 学习自觉性较弱、自控能力缺乏,甚至自卑等问题。 另一方面,中职生思想上还很不成熟,既想摆脱家庭的束缚获得独立同时又对家庭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此外,学生上了职校后,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 一些学生往往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 表现为无所适从等心理特点,这些都将严重影响其核心素养的提高。 因此,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引导和督促。
2. 职校的育人环境决定了联合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不同于由教师扶着走的小学教育,也不是由教师拉着走的初中教育,中职教育以引导为主,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正是这种相对宽松和自由的育人环境, 使原本自我约束力就差的中职生更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偏差。因此,家长及时在思想上的跟进和提醒就变得更加重要。
3.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必要性
家校双方本身在教育内容、 途径和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有其特定的、不可替代的优势,强化家校联系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其所拥有的一大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人员,以及系统而严格的教学计划,因此其教育的知识性、科学性、目的性和循序渐进性是家庭教育所无法达到的。但是,家庭教育也因其血缘关系的缘故,在教育效果的长期性、潜移性及实施教育的及时性等方面具有学校教育所不可及的优势。因此,家校共育是实现教育资源优势互补的必要所在。
二.家校合作共育的措施
1.树立互动理念,营造信任、平等的合作环境
著名教育学家海克·威廉斯在《教师角色》一书中提出,学校应与家庭建立“搭档关系”。家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应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树立正确的合作理念,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意愿,充分发挥双方智慧,进而增强家校合作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家长的教育也不能只以“分数论”,而应该从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与学校进行积极的沟通,与学校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育人条件。
2. 抓住两个重要时期
新生入学和即将毕业是学生思想情绪波动最明显的两个时段,也是加强教育的关键期。因此中职学校应抓住这两个重要的时期,做好家校联系的工作,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迎新是各学校新学年开始的一个重要工作,各校在迎来新同学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生的家长。因此,学校应该抓住这个绝好的有利时机,做好家校合作的第一步。首先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带领家长参观校园,向广大学生家长介绍学校的历史、发展、信息资源及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 使家长对拥有优质师资和强势特色学科的学校有了较深的理解, 给家长信心、安心和放心,为接下来家校合作奠定基础。
毕业季是中职生思想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时的他们大多比较迷茫,甚至对即将步入社会充满不安和恐惧。此刻家校双方更应该加强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开展家长会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家长通过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同班同学等多方反映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以及孩子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为指导孩子择业、就业做好准备,共同帮助孩子从校园到社会有一个良好的过渡。
3. 创建高效便捷的合作方式和途径
家校合作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传统与现代的手段相结合,寻找共育的最佳模式。比如,开展特色家校活动,实现与家庭之间的超链接,进而为学生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通过互访搭建家校合作的桥梁;创建家校联系册打开家校交流的窗口;召开家长会开通家校合作的门径:利用网络平台打造家校共育阵地等等。以上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升家校合作水平,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个体而言,它是贯穿终身的过程,对社会而言,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其中学校和家庭则是对个体成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因素。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如果把握好这两个因素,使之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将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彭光玲.齐合力,大发展——创新中职家校合作途径[J].江苏省江阴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153
[2].叶岩燕. 家校齐合力 学生大发展——创新中职家校合作途径[J].浙江省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
[3].饶生来, 涂水发.加 强 家 校 联 系 实 施 合 力 教 育——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21
[4].张 勇.从沟通走向合作—— — 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必然途径[J].
论文作者:郭美婵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素养论文; 学校论文; 中职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必要性论文; 家庭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5批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