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的快速查找窃电及违约用电技术研究论文_王瀚伦

基于信息化的快速查找窃电及违约用电技术研究论文_王瀚伦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供电企业先后建设了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为通过技术手段实时掌握用户用电信息,监控用电异常情况提供了数据及应用平台支持。因此,研究基于信息化条件的查找窃电及违约用电技术,建立窃电行为数据分析模型,是遵循山东省电力公司精益规范管理思路,拓展提质增效工作方法,保障企业效益的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信息化;快速查找窃电;违约用电技术

1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进行的不够全面

用电检查工作,主要是用电检查的相关管理人员,针对于一些用户们的窃电和违约用电现象,及时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是否全面性,将直接影响到用电检查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在实际的用电检查工作当中,如果用电检查管理人员,没有做好相应的考察工作,将会导致用电检查人员在实际进行工作时存在死角,无法检查出一些用电客户们的窃电和违约用电现象,从而给电力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给电力服务工作埋下一些安全隐患。

1.2针对用户窃电和违约用电的查处力度较小

电力企业通过用电检查工作,及时发现了一些客户存在着窃电和违约用电的行为,但是实行的查处措施并不够严厉,导致了用户们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的频发,针对这种行为,想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尤其需要不断提高对用电客户们窃电和违约用电的行为的查处力度,这样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对于窃电和违约用电情形的有效减少具有重要意义。

1.3用电检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

用电检查人员是执行用电检查工作的直接参与者,直接影响到了用电检查工作是否能够顺利进行。针对用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查人员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用电检查人员们自身的检查意识较低,专业能力也不足,难以应对用电检查工作中的突发问题。用电检查人员无法积极应用自身全部的专业知识,进行用电检查工作。针对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检查人员抱着较为随意的态度,无法及时发现供电工作当中的窃电和违约用电现象,给电力企业造成了很大损失。

2用户窃电及违约用电的主要表现形式

2.1电价执行方面

一是居民生活电价执行错误。山东省普遍存在网吧、宾馆、酒楼等应执行商业电价用户实际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现象,基层单位特别是供电所缺乏电价常态核查机制,电价普查工作存在不到位情况。二是居民合表电价执行错误。部分城郊、农村集镇地区的居民合表用户包含小型加工企业、家庭作坊等普通工业用电,错误执行居民合表电价。三是大工业用户两部制电价执行不到位。部分地区存在同一时间报装、同一法人、同一用电地址用户,拆分户头用电规避基本电费现象;部分系统内执行非普工业电价的用户,现场实际为大工业。四是定比定量执行不到位。全省普遍存在低压三相用户居民电价定比高于60%的情况,其中存在大量商业用电。五是分时电价、力调电费执行不到位。部分容量为100千伏安及以上用户因计量装置不能计量分时电量而未执行分时电价;部分容量为100千伏安及以上用户未计算力调电费。

2.2窃电及违约用电方面

一是执行居民合表电价的用户私自更改用电性质,导致定比定量与实际不符,造成电费损失。部分地市执行居民合表电价的用户用电量较大,其总表以下存在大量工厂、超市、宾馆等非居民用电,均未分表计量或正确进行定比定量,电价差造成电费流失,有的用户月均用电量超过100万千瓦时,年损失电费上百万元。二是存在“公变专用”现象。部分单位因历史遗留问题、政府干预等原因,将专变用户作为公变管理,导致电价执行不到位,系统无法计收基本电费。三是部分移民安置区或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台区,私拉乱接窃电甚至不交电费情况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全省因变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农电人员解聘等原因形成了部分“问题台区”和“问题用户”,该类台区用电秩序混乱,用户长期挂钩窃电、绕表用电,台区线损居高不下,管理单位对此情况存在“无可奈何”的心态,整改效果不理想。四是全省各个地市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户窃电情况,低压用户挂钩、绕越计量装置用电;专变用户改动计量装置接线造成失压、失流等是常见窃电手段,有的用户一年可窃电数10万千瓦时,甚至进行私自转供。五是部分专变用户包括少数大工业用户私自更换大容量变压器用电,造成基本电费损失。

3信息化快速查找窃电及违约用电技术

3.1主要思路

应用营销、采集、稽查监控等信息化系统的海量基础数据,结合较为常见的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采取数据抽取、数据挖掘及多维度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用电异常数据进行分类、关联、聚类等一系列分析和处理,形成反窃电行为特征数据库,建立核心数据分析模型,为供电企业在线监测客户计量及线损异常情况,及时查处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分析技术支持。

3.2工作开展方式

3.2.1建立多系统数据信息高度融合的窃电及违约用电科学监控体系

充分应用营销SG186等信息化系统的业务数据,建立窃电及违约用电线索规则库,开发相关异常监测及分析判断功能模型,建立“有效信息汇总-窃电规则研判-异常监测分析-功能模型研发-现场应用推广”的反窃查违科学监控体系,与地市供电公司有效联动,实现反窃电异常监控和及时查处行动常态开展。

3.2.2研究问题分析策略

通过用户用电数据信息分析窃电及违约用电在电费、电量、表码等多维度的表现形式,依据“营销系统与采集系统表码不一致比较”“居民大电量与实际销售均价及电价行业类别比较”“实际线损与理论线损比较”“每日出现电压越限及电流不平衡异常的用户相关电能表运行数据”等研判规则,制定窃电、违约用电、线损三类用电异常比对分析策略,实现窃电及违约用电行为的实时监控及准确查处。

3.2.3创建异常比对分析方法

一是“多维比对分析法”,从计量装置运行状态异常及业务基础数据变化异常等多维度开展逻辑比较分析。二是“疑点筛选分析法”,分析用电异常数据产生的规律,对不符合正常用电数据变化逻辑的信息进行疑点分析。

3.2.4构建“台区线损异常”“用户窃电”“违约用电”三大数据分析模型

线损数据分析模型,根据台区关口表码不连续、表码反转、表码及倍率不一致、台区线损率波动等情况,通过数据钻取的方式分析用户的电量构成以及历史用电情况,发现窃电异常;窃电线索分析模型,包含3种分析策略(电压分析策略、电流分析策略、表码分析策略),通过营销SG186系统用户信息与采集系统信息的比对,发现电压标准值比较异常、零度户电流异常、表码异常等窃电线索;违约用电线索分析模型,通过科学算法有效筛选营销系统电量电费数据,开展月用电量在5万千瓦时以上的居民大电量用户异常分析,高损台区居民用电量波动异常分析,医院、酒店均衡负荷用户电量剧增剧减异常分析,及时发现违约用电行为。

4结论

用电检查工作,主要是针对用户们日常的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进行的。通过用电检查工作,能够有效减少窃电和违约用电行为的发生,增强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用电检查工作在正常进行当中,会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积极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杨.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的用电监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余嘉俊.用电检查中窃电与违约用电管理措施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5,12:268-269.

[3]葛晶.关于用电检查的窃电及违约用电管理对策初探[J].信息系统工程,2015,07:48.

[4]李健新.用电检查中窃电与违约用电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90.

论文作者:王瀚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基于信息化的快速查找窃电及违约用电技术研究论文_王瀚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