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电力,人们对电力的依赖越来越大,在电力传输过程中,10kV配电线路分布较为普遍,其所承担的任务较为艰巨,在日常供电中,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变电所,下接各用户,成为电力配送最主要的部分,也可以说供电用电的主力军。但是,电力线路多是架于室外,特别是10kV线路长年在室外,运行里程长、工作环境差,导致了较高的故障率,严重影响了区域供电质量,严重的还会造成大面积停电,影响生产生活。只有全面提高10kV线路运行能力,才能保障供电稳定性,供电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供电可靠性,所以,对10kV配电线路检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施工运行;检修
1 10kV配电线路运行常见问题
1.1短路故障
10kV配电线路运行中短路故障具有较高发生率,轻则影响电气设备跳闸,重则导致配电线路出现大规模停电。分析发现造成10kV配电线路短路的因素主要有:受外力破坏导致短路。例如一些工程施工、伐木砍树等过程中,未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导致其他杂物落入配电线路上,导致线路短路,重则将线路压断,导致线路断路;腐蚀性物质导致短路。众所周知,10kV配电线路经过的环境较为复杂,尤其距离化工厂距离较近时,产生的腐蚀性气体或其他异物,附着在配电线路电气设备中,导致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发生短路。另外,当遇到恶劣天气,尤其雷击会击穿电气设备绝缘层,引起短路故障的出现。
1.2接地故障
10kV配线线路运行中接地故障较为常见,线路一旦接地给电气设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降低配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增加触电事故发生机率。总之,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给整个线路的安全运行危害非常大。接地故障由瞬时性接地故障、永久性接地故障之分,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受一些因素影响,接地电流突然增大,超过接地设置的最大承受数值,导致线路烧断而发生接地故障。另外,配电线路使用时间较长,性能老化,绝缘性能降低,遇到大风天气导致线路与其他物体接触,引发接地故障。
2 10kV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措施
2.1反外力事故措施
外力因素对于10kV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采取一定的反外力事故措施,如针对车辆撞杆交通事故,为了减少类似交通事故外力事故的发生,可以在道路的线杆处采取一定的维护措施,如在线杆上涂抹反光漆或者贴反光条,让驾驶员对路旁的线杆引起注意。而对于一些已经被撞坏的杆塔可以在四周加设防护栏或者防撞混凝土等,予以一定的保护。同时定期对线杆周围的树木进行检修,给线路周围留出一定的宽度,避免发生树枝压迫电线现象。其次供电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工艺广告、宣传栏、宣传画等方式,将国家的相关电力法规传达给市民,进而提高市民的安全用电意识。于此同时应该严厉打击偷盗电缆行为以及使用不合格电线行为,注重对10kV配电线的监督与使用,为居民的生命安全做出保障。最后针对违规建筑施工,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如电力企业与政府或者城建规划部门进行联系,进而加大对违章施工的整治,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用电安全生产计划进行调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对架空线路的安全情况进行巡视,及时找出安全隐患问题,从本质上减少外力事故因素对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2.2反自然事故措施
通过上述文章介绍可以知道,自然因素对10kV配电线路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大风破坏以及雷击事故两个方面,为此针对大风破坏,在进行立杆施工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将埋杆深度达到一定的标准,同时还要对线杆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如焊接支撑架或者灌注混凝土等,提高线杆的稳固性。同时要定期对地网进行检查,确保接地阻值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并且电力部门要注重与气象部门之间的沟通,当大风天气来临之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10kV配电线路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进而提升线路的安全性能。其次针对雷击现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安装避雷针,以及加装新型防雷装置,进而提高线路绝缘子防雷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10kV配电线路的位置不同,因此对避雷针的安装要求也不同,如在线路中,就可以安装防雷金具,而在变压器位置就可以安装相等电压的避雷针,防止雷击事故对线路安全的影响。
2.3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10kV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检修的相关管理制度,是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对此笔者认为,必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加强对相关操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维护检修时,必须要严格遵守职业准则,切记不可马虎行事,为此电力企业可以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在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的同时,将相关的责任进行落实,从而全面的提升10kV配电线路维护检修能力。其次落实监督管理,将运维人员与岗位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技术人员身上,加强对线路检修维护过程的监督管理,通过管理制度的实施,切实的维护公民的利益与人身安全。
2.4引进先进维护检修技术
随着城市、农村配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10kV配电线路支点与节点数目也在不断增多,这就为检修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技术人员的运维检修效率,为此引进一些新型的维护检修技术是存在一定必须要的。如采用GPS技术,GPS技术具有很强的导航功能,通过GPS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快速的找到检修节点。其次由于10kV配电线路长期运载高负荷电压,很多事故风险很难控制,检修与维护也是在后知后觉中进行的,这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可以在固定的线路节点出安装线路故障监测仪,进而实现线路的动态化监控。
3 故障检修
3.1单相接地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是10kV线路故障中高发故障,占到总故障量的七成以上,只有正确分析成因,才能有效解决,避免单相接地故障的发生,主要成因有三种,一是导线绝缘子存在异物导致杆塔放电;二是裸导线受到直接接触影响;三是用户侧设备形成了单相接地情况。检修时,需要加强防污处理,更换老旧针式绝缘子,换用新型设备;定期对线路进行清理,确保线路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保证安全距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换掉裸导线;定期检查,督促用户加强自身设备管理,可以通过用户侧分界开关的方法,加强10kV线路防护。
3.2雷击故障
雷击也是导致线路停运的主要现象,雷击线路会造成绝缘子闪络、短路断线等问题,主要应对办法如下:一是在开口运行的分段开关和隔离闸刀两侧配置氧化锌型避雷器,起到防雷作用;二是10kV侧安装避雷器一定要保证外壳、低压侧中性点和操作开关外壳接地良好;三是换用试验合格的避雷器;四是做好故障区段接地电阻测试,避免出现再次雷击故障。
3.3发热故障
夏季高温时期,接头过热就会导致线路烧断,主要原因是线路超载、线路压接不牢固、相关接触面小、导线压接处防氧化措施不合格。检修时一要对统一接头并用线夹压紧;二要对超负荷线路更换;三要对导线和闸刀连接处打磨。
4 结论
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是我国电网设施的基础,同时覆盖面广、线路长,分支点多,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维护电网安全,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就要从影响10kV配电线路正常运行因素入手,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策略,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朝铭.10kV配电线路的运行故障检修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6(20):145~146.
[2]吴侗.县级供电企业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J].科技传播,2015~(23):103+102.
[3]余彪,胡新民.10kV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7):158.
论文作者:张庆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外力论文; 事故论文; 措施论文; 导线论文; 绝缘子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