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论文_邹亮

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论文_邹亮

广西环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在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加之水文地质环境十分复杂,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科学评价的难度较高。本文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环境调查和难点问题,并提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开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为了保护地下水环境,避免地下水环境恶化,需要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根据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不受到污染。

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区域环境调查

1.1收集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收集水文地质资料是更好地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借助水文地质资料,可以分析如下问题:地表岩性状况;地下水性质;地下水补给、排泄问题;开发利用等情况,使评价人员对地下水环境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和认识,为更好地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1]。

1.2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的调查

首先应该调查项目所在地是否有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及其补给径流区、分散式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等地下水环境敏感区,以及分散式农村饮用水井等敏感目标。涉及地下水环境敏感区的,应对上述区域进行详实的调查,收集关于敏感区的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地下水水质监测。涉及敏感区域的,或者是一些比较大型的地下水取用工程,开发单位还应该有相应的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该类报告应包含水文地质情况、水位调查、含水率、地下水流向、流速以及纵向横向弥散系数等内容,同时还要对区域岩性特点、含水层分布状况等做一个具体的分析,对地下水文条件有一个系统了解,为不同环境下地下水文状况的预测、评价提供参考依据[2]。

1.3涉及地下水的区域污染源调查

地下水污染源包含工业、生活及农业污染源。调查的重点应该放在排放口、排污渠、已受污染的河流、废弃物填埋场、农业面源以及污水设施等。

从建设项目来看,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污染源包含一些污水或者危险物料的存储装置、运输管道渗漏、废弃物填埋场下渗等。对于这类污染问题,应该对存储装置、运输管道的结构特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对其存储量进行测定,对存储物的类型、构成及与地下水、地层岩性关系有一个全面了解,同时,还要弄清楚进出水量及动态变化状况。另外,对于废弃物填埋场,应该修建专门的池库,对其位置、填埋高度、量等进行测定,弄清其渗漏情况,并使用合适的样品做浸出试验,对废弃物的类型、组成成分、浓度等各方面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3]。

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难点问题分析

2.1水文地质资料获取渠道有限

要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必然离不开各类水文地质资料。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些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数据资料并不全面,对历史资料的依赖性很强,缺少必要的补充勘察,试验所需要的相关专业设备也不全面,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也不足,从而使得他们水文地质资料获取渠道有限,这也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深度和精度。为此,环保部门应该加强与地质勘察部门的联系,相互沟通,共同探讨地质水文问题,可便于共享相关的水文地质资料,并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完成各项勘测工作。另外,还要借助现代网络优势,拓宽水文地质资料获取渠道,提高水文地质资料获取的科学、全面性[4]。

2.2包气带防污性能难以判断

所谓的包气带指的是地面、地下水面和大气联通的区域,可以将其看作是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屏障,对防污性能加以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经有关调查及资料表明,要想判断包气带的防污性能,需要得到岩土层厚度、防渗系数等参数信息,才可以有效划分其污染性能。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哪个参数存在误差,都会影响其防污性能的判断结果。且在实践中,有些区域的包气带有若干层,若只是将第一岩层当作划分标准,同样会影响防污性能评判结果,在等级划分时出现误差[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地下水调查评价范围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

要确定地下水调查评价的范围,先要做线性、非线性工程划分。对于非线性工程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查表等方式来确定,该种方法比较适合于较为简单的水文地质条件。查表法较为简单,能够依据评价等级将调查评价面积确定下来。在这两种方法中,计算法计算出的结果更为精确,但所需要的参数比较多,而查表法虽然很简单,但是调查评价范围难以准确确定,仍需结合水文地质资料,还存在一些局限。

2.4设置地下水水质监测孔存在难度

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建设,城市用地较为紧张,偏远区域开发力度小,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所以,有越来越多对项目都在偏远地区实施。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当期居民取水井当作地下水监测点,能够节省资金等各项资源。但取水井一般都不是很深,只能满足浅水层监测需要。而要在偏远区域开展钻探工作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所以可供使用的水文检测孔数量不多,使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2.5地下水环境水位监测频率

近几年水文监测资料所反映的情况影响着地下水环境监测频率。针对地下水环境一级评价工作,若是掌握了3年内连续一个水文年枯、平、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在评价过程中只需要进行一期地下水水位监测;针对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若是掌握了3年内连续一个水文年枯、丰水期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在评价期内可以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针对地下水环境二级评价工作,若是掌握了3年内至少一期的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在评价期内也可以不进行地下水位监测[6][7]。

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3.1源头控制

要防治地下水污染首先要从源头上进行防治,杜绝污染的产生。主要包含加强生产管理,制定清洁生产计划、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案,控制并减少污染排放量,并提出污水储存设备、排放管道、废弃物堆积场的防渗等污染防治措施,以防污染物泄漏、渗漏到地下,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问题。

3.2分区防治

根据污染发生后污染控制的难易程度、项目所在地包气带防污性能强弱以及泄漏的污染物类型,将项目各区域进行防渗分区,可划分为重点防渗区、一般防渗区以及简单防渗区,根据不同防渗区域,提出相应的防渗技术要求,防治地下水污染。

3.3制定风险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为了更好地防治地下水污染,就应该制定风险预案和相应的风险响应措施,提出预防各类风险发生的措施,并识别各类风险事故,对各类风险事故下需要采用的封闭、截流等事故处置措施进行明确。同时应制定地下水跟踪监测计划,对地下水环境进行全面跟踪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处理。

结语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是不可获取的重要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一旦被污染,需要极高的成本改善污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持续增加,为了实现保护地下水环境的目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了预防水污染、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及存在的难点问题有全面了解,并采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是做好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张逐月,等.天津滨海新区某厂区地下水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2(12):129-135.

[2]李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7, 35(04):78-79.

[3]左锐,王金生,等.关于滨海石化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问题[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12(03):97-101.

[4]张东生,刘志涛.有关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探讨[J].工业设计,2015,2(13):112-113.

[5]龚星,陈植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7,20(10):223-256.

[6]丁文月,高向明,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环境可持续发展,2017,12(08):323-342.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论文作者:邹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探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论文_邹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