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王妹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王妹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东港医院 214199

【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既往呼吸内科60例重症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的3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而另外利用全方位护理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种护理方式下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对照组患者护理情况,3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可得出发生率23.33%(7/30);观察组3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1例,得到的结果为3.33%(1/3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优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患者(93.36±1.35)分优于对照组(81.32±1.46)分。结论:应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同时,将干预护理措施引入其中,能够促进护理效果进一步提高,可在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极为常见,气管、胸腔以及肺部等都为病变的主要部位。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多伴有呼吸困难、缺氧咳嗽、烦躁不安等症状,尤其对于重症患者,因承受的心理压力过大,更表现出意志消沉等情况。这就要求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为重症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确保患者在接收治疗、护理中更为主动,可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7月呼吸内科60例重症患者。对于划入对照组的30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19~63岁,平均年龄(40.5±4.3)岁,病症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肺炎、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哮喘。而对于划入观察组的30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2.5±3.6)岁,病症同样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肺炎、支气管扩张以支气管哮喘为主。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中,主要结合患者病情、并发症或其他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常规护理方法为主,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如一般的机械通气方式,其主要强调在通气前,保证呼吸道内不存在分泌物,在此基础上调节呼吸机,使其与好患者呼吸保持一致。再如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适时观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脉搏以及血压等情况,以及其他意识变化、生命特征,如心率、痰量、脉搏以及呼吸节奏等。若发现重症患者生命体征存在异常,需通知医生,以此保证患者的健康。

观察组患护理中,采用的为全方位护理方式。首先,心理干预措施。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对疾病知识了解较少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抑郁、恐慌以及焦虑等心理。消极心理作用下,通常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治疗与护理都将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采取心理干预方式,通过与患者的适时交流,分析当前患者的心理表现,并进行针对性疏导。同时,将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常识向患者讲解,帮助患者在病情认知上强化,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其次,健康教育措施。健康教育开展中,对象主要以患者及其家属为主,可将住院后与出院后的具体注意事项,如运动、饮食等,进行说明,防止因饮食不合理或患者激烈运动动作等,使病情加重。

最后,生活护理加强。如在患者饮食控制中,可选择更多高蛋白、高纤维食品。同时注意营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如病房湿度、温度的控制以及病房适时消毒等。

1.3评价方法

观察重症患者护理效果中,主要通过对护理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度评价中,以调查问卷发放形式为主,包括护理人员基本操作、护理人员服务意识等指标,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计数资料,利用t与检验,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对照组患者护理情况,3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有7例,可得出发生率23.33%(7/30);观察组30例患者,并发症发生1例,得到的结果为3.33%(1/30)。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优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评分上,观察组患者(93.36±1.35)分优于对照组(81.32±1.46)分。

3讨论

以患者为中心,是当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理念。特别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易受感染、易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等特点,若护理效果较差,可能致使患者有其他感染问题或症状出现,病情因此加重[1]。同时,对于重症患者,在心理上多表现出焦虑、抑郁,若未做好及时疏导,也容易影响治疗与护理效果。因此,护理过程中,可引入全方位护理理念,以此改善护理效果,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保障。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应用效果比较,可发现全方位护理效果极为明显,护理有效率极高,充分说明该护理方式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护理工作开展中,应注意为重症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及时排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心理,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实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并做好机械通气工作[2]。另外,生活护理也极为必要,如其中的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对患者病情恢复、情绪调节都能起到重要作用[3]。护理人员需在自身综合素质上不断强化,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确保护理服务更具针对性,以此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中,可引入全方位护理理念,其不仅达到对症处理要求,且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机率、并发症机率都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医院护理效果,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精霞.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7:336-337.

[2]董雪.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2:176-177.

[3]秦小梅.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0:255-256.

论文作者:王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9

标签:;  ;  ;  ;  ;  ;  ;  ;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王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