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产后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_陈华英1 林伟华1 洪流1 高发平1 冯惠雅1 霍木兰2

陈华英1 林伟华1 洪流1 高发平1 冯惠雅1 霍木兰2

(1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2妇产科;广东湛江524045)

【摘要】目的 探讨孕妇产前产后 D- 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 2018年8月进行产检的妊娠晚期孕妇365例为观察A组、产后312例为观察B组,另选60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各组进行 D- 二聚体、PT、APTT、FIB、TT 的检测 , 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A 组、B组、对照组 D- 二聚体分别为(1.52±0.78)、(3.11±1.32)、(0.69±0.27) mg/L, B 组与 A 组,A 组、B 组与对照组比较, D- 二聚体均增高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B 组对照组 PT水平分别为 (10.71±0.53)、(12.31±0.58)、(13.22±0.61) s, A 组PT 低于B组及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 组、B 组对照组 APTT 分别为 (28.62±2.11)、(33.72±2.23)、(34.42±2.45)s,A组低于B组及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 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间 TT水平分别为 (16.43±1.33)、(16.96±1.41)、(17.11±1.4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 组、B组、对照组 FIB 水平分别为 (4.82±0.96)、(4.11±0.52)、(3.12±0.43)g/L, A 组、B 组升高,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孕妇产前血浆 D- 二聚体和凝血四项进行检验,有助于及时发现血栓风险,并及时给予干预以降低产后血栓率,对预测产后血栓上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孕妇;D- 二聚体 ;凝血四项 ;血栓;临床价值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033-02

D- 二聚体构成纤维蛋白产物的成分 ,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1]。凝血四项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原时间 (PT) 以及凝血酶时间 (TT) ,主要作用是反映凝血系统以及血液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凝血四项能了解孕妇产前后体内凝血功能状况,预防产后血栓提供证据,及时早期预防性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孕妇死亡率[2]。吴杰等研究[3]称,凝血指标可预测产后出血。为探讨孕妇产后出血及血栓的风险,本研究收集 2018 年 6月 至2018年 8 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进行产检的妊娠晚期孕妇365例、产后312例、 60 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血浆进行血浆 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 ,分析产妇发生产后血栓及出血的相关指标,为产后的预防及诊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8年6月至 2018年8月进行产检的妊娠晚期孕妇365例为观察A组,年龄 22-48岁 ;产后312例为观察B组(B组)年龄 25-48岁 ;另选 60 例健康体检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 23-49岁 。各组间具有可比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均符合产后血栓诊断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者、肝肾功能异常影响凝血功能者、正在服用凝血、纤维蛋白功能药物者,根据检验结果 为孕妇建立实验档案。

1.2方法

A组、B组与对照组进行标本采集时, 均保持空腹状态 ,并抽取外周静脉血 1.8 ml,注入装有枸缘酸钠的真空抗凝管中 , 混匀后离心 ,分离血浆,采用法国STA-R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配套试剂和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 二聚体测定试剂,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STA-R Compact 对凝血四项、D-二聚体进行测定。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表示, 采用t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D- 二聚体和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A组与B组,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D-D、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A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与B组,A组、B组与对照组比较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凝血四项是反映机体凝血系统及纤溶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机体的止血和出血功能[4]。PT是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血浆中凝血酶原及因子Ⅴ、Ⅶ、Ⅹ的水平;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血浆中因子Ⅷ、Ⅸ、Ⅺ的水平;TT是反映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是否存在异常的敏感指标;FIB是血浆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它的含量与凝血酶活性有关,是参与止血、血栓形成的主要物质;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双重激活,可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妊娠会增加激素,高水平的激素可影响肝脏的代谢、合成及分泌等功能,进而影响孕妇凝血及纤溶功能[6]。凝血 因子浓度及活性增加,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Ⅱ、Ⅳ、V、Ⅶ、Ⅷ、Ⅸ等均会不同程度增加,促使血液促凝因子处于较高水平,凝血途径中的PT、APTT等时间明显缩短。抗凝水平下降,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促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达到保护机体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B组FIB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部分孕妇分娩前后,凝血因子及纤溶指标,均处于异常增高状态。产前FIB明显升高,但产后出血产妇FIB显著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是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纤溶酶含量增加,其抑制物水平明显升高,胎盘绒毛合成胎盘蛋白水平增高,纤溶酶活性受到抑制,体内纤溶活力下降,则FIB下降。通过A、B组 D-D的对比发现,分娩后的D-D更高,进一步证实了孕妇分娩后纤溶指标的异常。D-二聚体可以预示孕妇绒毛坏死、胎盘缺血、血管内皮细胞严重受损等情况,进而大量组织凝血活酶释放,致使血管内发生凝血或微血栓形成 [7-8]。导致孕妇分娩前凝血与纤溶指标增高的原因,与子宫壁及胎盘完整性的维持有关。血液呈高凝状态时,产后胎盘的完整性将更高,产后出血率将更低[9]。反之,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将明显提升,对分娩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产前P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渐渐升高。TT 正常与利小斌等[6]的研究一致,表明的蛋白原溶解系统也会轻微增强以维持凝血系统平衡。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引起组织损伤,组织凝血酶促凝类物质增加,消耗凝血因子,造成产后出血,严重者还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出血。目前,为改善产妇的分娩,临床多于分娩过程中,通过对各项危险因素的控制,将能够进一步提高分娩的安全性。建议临床于孕妇分娩前,嘱其积极进行产前检查。通过对孕妇凝血指标以及纤溶指标的观察,对产后出血及血栓的风险进行评估。一旦发现指标异常,需立即予以干预,提高产妇产后的健康水平,促进产后恢复。

总之,根据孕妇分娩前后的生理性,在临床上常规进行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检测,能全面分析凝血疾病相关诊断,有助于及时发现血栓及出血风险,减少孕妇产后出血、预防血栓性疾病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姚敏蓉 . 静脉血栓孕妇血浆 D- 二聚体、炎性因子及凝血酶原四项的检测及意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52-53.

[2] 徐苏娟,许烨,许鹏飞,等.剖宫产患者凝血四项及血小板水平变 化及意义.山东医药,2015,6(20):72—73.

[3] 吴杰,曾海燕.不同妊娠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变 化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4,4(19):103—105,108.

[4] 肖欢,高洁,金艳荣,等.妊娠期血栓前状态孕妇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382-384.

[5] 周希亚,刘俊涛.妊娠期凝血机能的调节[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9):643-645.

[6] 利小斌, 利燕波, 彭堪广 , 等 . 孕产妇 D- 二聚体增高与其风险性的相关研究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2016,37(8):1101-1103.

[7] 徐亚玲,常颖,陈叙,等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晚期血脂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2017,32(5):951-954.

[8] 彭德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0):109-110.

[9] 陈斌斌 , 闻亚军 , 瞿礼华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一例的急救与护理[J].江苏医药,2016,42(12):1419-1420.

通讯作者:林伟华,主任技师,13729187868@139.com

论文作者:陈华英1 林伟华1 洪流1 高发平1 冯惠雅1 霍木兰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孕妇产前产后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检测的临床价值论文_陈华英1 林伟华1 洪流1 高发平1 冯惠雅1 霍木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