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班璐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班璐

上海汀滢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707

摘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如城市的河道水体的污染,已经越来越严重。河道对于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是,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对河道的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需要进行治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广泛,本文就水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生态系统

1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乃至一切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质,调查显示我国淡水资源占到了全球的6%,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均水资源就相对较少。河道不仅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维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的稳定和城市的发展。在改造城市,加快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城市河道的改造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因此,人们不仅要关注城市的发展,更需要注重保护河流的生态平衡,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加强河道的管理,优化生态系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2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质量也在不断下降,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现阶段面临的主要水生态问题。大量的工程的实施和对资源无止境的使用对城市河道的生态平衡产生了严重破坏,河道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所以有效治理河道污染问题、维持生态平衡成为了保护城市水资源的重要任务。原来采用的混凝土包装的不透水的硬质材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资金,更是没有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没有实现长期治理河道的目标。因此,修复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水生态修复技术相对成本较低、消耗较少少、效果却很显著,主要使用了生物学原理治理河道,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修复河道的生态系统,改善城市人们的生活质量。

3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3.1河道外源的污染治理

3.1.1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大体上是通过人为的使用大自然中的土壤、石头、砂子等物质的化学、物理等作用将水体净化。一般人们都会先种植一些植物,底部会形成处理废水的系统,从而促进整个人工生态系统的内部循环。人工湿地的用途广泛,能够处理农业工业废水,水体的净化效果非常好,在此同时,保护了水中生物的生活环境,维持了土壤中的水量,净化周围空气,美化周围环境。

3.1.2河堤生态环境建设

河堤不仅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更对河流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修建时不仅要考虑其美观的外在形象,更要考虑其功能性、安全性、保护性。因此,在建设河道时要营造一个适于各种生物生存的环境,并且能够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的系统,增强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3.1.3生态岸坡工程

生态岸坡在保护河道,维持河道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是植物护坡和植物工程复合护坡两种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护坡是指种植一些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通过植物在土壤中扎根固定土壤的成分,防止河流的冲刷使土壤成分丧失,从而保证岸坡的稳定状态;植物工程复合护坡分为很多种,一般的材料是水泥、碎石子、植被等,能够进一步增强河道的稳定程度,同时还能够解决河道的水质问题,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3.2河道内源的污染治理

3.2.1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河道是最为广泛应用的水生态修复技术,大体上分为三种:好氧处理、厌氧处理、组合处理,主要是在水中通入大量的空气和氧气来提高水中的氧气浓度,在河道中人工培养的微生物吸收通入的氧气提高分解能力,从而有效解决河道污染物的问题,并且能够控制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品种,改善河流的水质,维持河道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种处理技术的优点还包括可以根据河道的水流速和水流面积进行相应的修复,也适用于污染较为严重的河道。

3.2.2生态疏浚技术

生态疏浚技术可以清除河道底部的有害物质,如:磷、氮等,减少河道底部一些污染物对水体的大肆污染,降低内源污染的负荷,减少甚至避免可能发生的二次水体污染。我国的一些湖泊就采用了这项技术,降低了水体底部氮或者磷的含量,减少了水体底部的污染,维持水体的生态系统。

3.2.3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通过水体中的动植物、微生物吸收、转化、分解河道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此项技术不单单是针对一种水生动植物,更可以构建一个生态体系来完成水体的修复任务。根据河道水体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生动植物或者微生物,从而吸收、分解污染物质,调节河道的水体生态系统,这种方法简单而又有效。

3.3平原河道生态治理

平原的河道较为平缓,横断面较宽,水流浅,呈复式结构。平原河道的治理是根据河道的岸坡特点、表面的杂质多少、历年的行洪状况等情况来制定治理规划。在材料的选择中,一般都有节约、成本低、污染小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对河流的生态破坏降到最低,保证河道水生动植物能够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为打造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可以在修建河道的护坡时选择污染小的环保材料,尽可能减少或者停止使用混凝土,缓坡上种植绿色植被,堆砌石块、水泥袋等保护堤坝,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具体应用,能够改善水质问题,构建河道周围的景观,提高城市周边人们的居住条件,但是我国的水生态修复技术目前还比较不成熟,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结合实际的工作环境,采用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河道得到更好地修复。

参考文献:

[1]季树勋.生态修复技术在城市污染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2):181.

[2]闰超龙,李鹏,张平波.浅谈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0(4):271.

[3]陈杰,王晶晶.浅谈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整治工程中的运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11):97-100.

论文作者:班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班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