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及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论文_陆依群

工业及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论文_陆依群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400

摘要:工业及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是提升建筑质量的常见技术手段。抗震缝根据抗震烈度设计不同,选择的设计宽度不同。伸缩缝在符合整体设计基础之上,需要预留缝隙宽度。沉降缝是保护地基沉降所使用的的缝隙建筑保护手段。

关键词:工业;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

1 建筑抗震缝

1.1 概述抗震缝

抗震缝是指为避免建筑物破坏按抗震要求设置的垂直的构造缝。该缝一般设置在结构变形的敏感部位,沿着房屋基础顶面全面设置,使得建筑分成若干刚度均匀的单元独立变形。

1.2 抗震缝设计依据

抗震缝宽度:2010版抗震规范对缝宽要求更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7.1.7条规定 多层砌体结构 缝宽可采用70~100mm《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4条规定 框架结构 缝宽最小为100mm。缝隙两侧结构完全分开,中间间隙距离保证在地震作用下两侧结构不发生碰撞。装修后可完全隐藏抗震缝,对建筑功能影响较小。

1.3 设计要点

1.3.1 设置宽度

抗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计烈度有关:多层砖混结构一般取50~70mm。多层钢筋砼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15m时,取70mm;高度超过15m时:6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5m,缝宽增加20mm;7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4m,缝宽增加20mm;8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3m,缝宽增加20mm;9度设防时,建筑每增高2m,缝宽增加20mm。框架-剪力墙结构,取上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较大一侧确定缝宽。

1.3.2设置要求

砌体建筑应考虑选择横墙或纵横墙混合承重的建筑结构。设防八度和九度的烈度地区,该地区的建筑需要设置防震缝:一是立面建筑高差在6m以上;二是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三是各相邻建筑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此时防震缝宽度可采用50-100mm。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以加强两侧房屋防震缝的刚度;防震缝要沿着建筑全高设置,缝两侧应布置双墙或者双柱,或一墙一柱,使各部分结构都有较好的刚度;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

2 建筑伸缩缝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毫米到30毫米,缝内填保温材料,两条伸缩缝的间距在建筑结构规范中有明确规定。

2.1 设计要点

2.1.1 整体设计

伸缩装置结合梁体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稳定性。沿桥面纵向布置伸缩装置,存在挠度差较大的问题,即便是伸缩量较小,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给予重视伸缩装置的构造问题。其他类型的桥梁伸缩装置,除模数式伸缩装置之外,往往与桥面板的固定、结合较差,得到的结果也不够理想。一般来说,尺寸较小的构造其刚度较差。此外,不够深入的新材料的特征、配合等研究,因此应作比较充分的选型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 预留宽度

合理预留伸缩缝宽度,从而有效提高伸缩缝寿命,可使其在夏季挤紧,到冬季温度降低时才会拉开,避免出现桥头跳车现象。据观察挤坏的伸缩缝很少,大部分损坏的原因是由于太宽的导致跳车,越严重的跳车缝破坏的越快,进而出现恶性循环。此外,只要挤压在规定范围内,相当高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会对桥梁结构造成影响。在伸缩缝的设计中,由此可见采用安全系数较大的伸缩缝宽度,是完全有必要的。

2.2 伸缩缝管理

2.2.1 伸缩缝破坏

设计时梁端部未能慎重考虑,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破损的梁端导致伸缩装置不起作用。另外,有时变形量采用了过大的伸缩间距,计算不恰当损坏了伸缩装置。在营运过程中,本身伸缩装置构造刚度、锚固的构件强度不足,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没有认真对待伸缩装置的后浇压填材料、没有精心选择会导致伸缩装置营运质量下降,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

2.2.2 注意事项

伸缩装置因受运输长度限制,可分段制造,现场拼接。存放在工地的伸缩装置应平行放置,不得交叉堆放,以防变形;出厂时,连接卡具仅为运输方便而设,缝隙并不是定位置。伸缩装置安装时,应在监理工程师的认可下方可进行。如设计文件上有规定,以桥梁设计文件所规定的为依据;伸缩装置吊装就位前,应将预留槽内的混凝土打毛,清扫干净。安装时伸缩装置顺桥向的宽度a值,应对称放在伸缩缝的间隙上,并使其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吻合后垫平,然后穿放衡向的联接水平钢筋。

3 建筑沉降缝

3.1 概述沉降缝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当房屋相邻部分的地基又较弱、但荷载、高度和结构形式差别很大时,有可能产生不均匀的房屋沉降,导致某些薄弱部位出现裂纹现象。针对于此,应如复杂的平面或体形转折处、高度变化在适当位置处,选择在不同的处理荷载、地基压缩性及地基等位置设置沉降缝。

3.2 设计要点

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地基土的压缩性有着显著差异;建筑物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如果基础持力层类别基本相同,且为素混凝土基础,基础牢固则可以不断开。因为混凝土的抗剪能力薄弱,即使发生不均匀沉降,对变形缝两侧的建筑并无多大影响。

3.3 施工方法

施工沉降缝要求自由沉降缝两边的构造物,又能严密防止水分渗漏。因此,整个断面沉降缝必须贯穿其中。具体沉降缝施工方法如下:基础部分:留下在原基础施工时嵌入的沥青砂板、沥青木板,作为防水之用。沉降缝端面应整齐、方正,基础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错,应贯通,嵌塞物应紧密填实。各式有施工基础涵洞的基础襟边以上,均顺沉降缝周围设置粘土保护层,厚约20cm,顶宽约20cm。对于无施工基础涵洞,保护层厚度10-20cm,宜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沥青胶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需要设置抗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抗震缝的设置要点有:根据不同的结构选择不同的砌体方式。设防八度和九度的烈度地区,该地区的建筑需要设置防震缝:一是立面建筑高差在6m以上;二是建筑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缝两侧均需设置墙体,防震缝应与伸缩缝、沉降缝统一布置,并满足防震缝的要求。伸缩缝的设置要点有:一要避免桥头跳车,二要预留宽度。沉降缝需要主要的方面有地基土质、建筑结构施力、建筑高度和荷载力。

参考文献

[1]刘福玉.浅析建筑合缝产生渗漏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 (04):91.

[2]公成.工业及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探讨[J].林产工业,2015,(05): 53-55.

[3]徐向东.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 (05):286.

论文作者:陆依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  ;  ;  ;  ;  ;  ;  ;  

工业及民用建筑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论文_陆依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