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芳 江阴市北国医院 江苏 江阴 214414
【摘要】 目的 探讨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37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7例楔状缺损修复患者(共116颗患牙)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颗患牙)采取Single-BOND全酸蚀黏结系统,观察组(58颗患牙)采取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一年,对所有患牙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剪切强度测试、微渗漏评价,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对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微拉伸强度为31.57±6.39Mpa、剪切强度为38.97±8.74Mpa、洞壁边缘微渗漏率为1.72%;对照组微拉伸强度为22.46±4.75Mpa、剪切强度为29.85±5.78Mpa、洞壁边缘微渗漏率为6.9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修复体脱落2颗、修复体固位率为96.55%,1颗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级,2颗边缘着色评价为B级,2颗术后敏感,无继发龋;对照组修复体脱落6颗、修复体固位率为89.66%,5颗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级,7颗边缘着色评价为B级,5例术后敏感,无继发龋;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确切,黏结强度大、修复体边缘封闭性好及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楔状缺损; 自酸蚀黏结系统;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81-01
楔状缺损是指牙齿的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在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下,发生持续性、缓慢性消耗所致的缺损,缺损形态结构呈楔形[1].刷牙磨损作为楔状缺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唇颊侧牙面横刷法人群发生楔状缺损的风险较大,唇向错位的牙楔状缺损较严重,常伴有牙龈退缩;此外,牙颈部的结构、酸的作用、牙体组织疲劳均可导致楔状缺损发生.楔状缺损以前磨牙为主,病情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缺损边缘整齐、表面坚硬光滑,具有不同程度的着色.根据楔状缺损的程度可分为浅形、深形和穿髓形,均可采取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及改善预后.楔状缺损修复作为楔状缺损的主要手段,防止牙釉质持续磨损、预防并发症及恢复咀嚼功能.近年来,树脂修复体对楔状缺损的填充效果逐渐得到临床认可,而黏结剂的黏结效果直接影响楔状缺损修复效果[2].目前,牙科修复体黏结系统主要分为全酸蚀黏结系统与自酸蚀黏结系统,两者的黏结强度、对修复体的边缘封闭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存在差异性.为进一步提高楔状缺损修复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G-BOND 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37例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08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治疗37例楔状缺损修复患者(共116颗患牙)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58颗患牙),其中男性9例、女9例;年龄范围39.6~69.4岁、平均年龄(52.3±4.3)岁;58颗患牙的缺损程度分型:浅形16颗、深形29颗、穿髓形13颗;观察组19例(58颗患牙),其中男性10例、女9例;年龄范围38.7~67.9岁、平均年龄(51.4±3.8)岁;58颗患牙的缺损程度分型:浅形18颗、深形28颗、穿髓形12颗;纳入标准:牙釉质部分磨损、牙体质敏感症、磨损指数大于3、牙周探查深度小于3mm 及附着丧失小于1mm;无咬合干扰、牙髓活力正常、未进行牙周洁治、刮治;本研究项目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58颗患牙)采取Single-BOND全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治疗,酸蚀15s后,冲洗10s,使用湿棉条吸除多余水分,将Single-BOND全酸蚀黏结剂均匀地涂在楔状缺损牙面上,静置5s,垂直光照10s,黏结树脂;观察组(58颗患牙)采取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治疗,将G-BOND自酸蚀黏结剂均匀涂布在楔状缺损牙面上,静置20s,吹匀2s,垂直光照10s,黏结树脂.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一年,对所有患牙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剪切强度测试、微渗漏评价,根据改良USPHS评?_(XJ_箏4价标准,对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进行评价;修复体固位情况分为A 级、B级;A 级:修复体表面光滑或略粗糙,与楔状缺损面的解剖形态相连续;B级:修复体表面较粗糙,有小坑,未露出牙本质或基底;边缘适合性分为A 级、B级、C 级、D 级;A 级:探针轻划修复体表面与楔状缺损面的接触边缘,不感觉有裂隙或探针不能探入裂隙;B级:探针可探入裂隙,但牙本质或基底未暴露;C级:裂隙明显,牙本质或基底暴露;D 级:修复体折裂或部分脱落;边缘着色分为A 级、B级、C 级;A 级:修复体、楔状缺损牙体无变色;B级:修复体与楔状缺损牙体之间有变色,未出现渗透;C级:修复体与楔状缺损牙体之间有变色,出现渗透;继发龋分为A 级、B级;A 级:修复体边缘无继发龋;B级:修复体边缘继发龋;术后敏感分为A 级、B级、C级;A 级:不敏感;B级:中度敏感,不需要更换修复体;C级:中度敏感,需要更换修复体[3-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黏结系统的黏结强度、修复体边缘封闭性对比观察组微拉伸强度为31.57±6.39Mpa、剪切强度为38.97±8.74 Mpa、洞壁边缘微渗漏率为1.72%;对照组微拉伸强度为22.46±4.75Mpa、剪切强度为29.85±5.78Mpa、洞壁边缘微渗漏率为6.9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改良USPHS评价结果对比观察组修复体脱落2颗、修复体固位率为96.55%,1颗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级,2颗边缘着色评价为B级,2颗术后敏感,无继发龋;对照组修复体脱落6 颗、修复体固位率为89.66%,5颗边缘适合性评价为B级,7颗边缘着色评价为B级,5例术后敏感,无继发龋;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楔状缺损修复效果与有效黏结密切相关,黏结剂渗透至牙本质层,形成高强度的固化层,可防止洞壁边缘微渗漏,最大限度地维持牙体组织的健康,获得最佳的修复效果[5].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作为黏结剂发展的趋势,主要由甲基丙烯酸树脂单体、有机酸或无机酸两种成分组成,可充分渗透至牙本质层,发挥强大的固定效果.大量临床研究报道,G-BOND 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得,具有操作简便、花费时间短,降低操作失误的风险,更易达到树脂渗透,形成连续混合带,避免出现间裂沟.马立[6]研究认为,G-BOND 自酸蚀黏结系统在操作期间,无需冲洗、吹干,避免胶原纤维网塌陷,减小对黏结周围组织的刺激,减少粘膜损害,显著降低术后过敏反应发生的风险.由于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对牙体质具有较强的黏结效果,纳米渗漏较全酸蚀黏结系统小,广泛适用于切削牙釉质或被玷污层覆盖牙本质的楔状缺损修复.本研究中,以黏结强度、微渗漏评价及改良USPHS评价标准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指标;黏结强度是指黏结接头处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最大破坏力;包括微拉伸强度及剪切强度.改良USPHS评价标准从修复体固位、边缘适合性、边缘着色、继发龋、术后敏感等方面,综合评价楔状缺损修复的效果.通过本研究可知,观察组微拉伸强度、剪切强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洞壁边缘微渗漏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提示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的黏结强度大,渗透黏结效果及修复体边缘封闭性好.在改良USPHS评价结果中,观察组修复体固位率、边缘适合A 级率、边缘着色A 级率、术后敏感A 级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G-BOND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确切,黏结强度大、修复体边缘封闭性好及不良反应发生少,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1] 刘巍,许颖华,陈盈颖等.G-BOND 自酸蚀黏结系统用于楔状缺损修复53例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03(12):746-748.[2] 赵连玖,李宇光.应用不同黏结系统对楔状缺损修复后牙本质敏感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04(6):367-368.[3] 田福聪,王晓燕,高学军等.不同粘接系统用于楔状缺损直接修复的临床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1):58-61.[4] 王敏.3M 自酸蚀与3M 全酸蚀黏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0):64-65.[5] 叶萍,李玲.应用两种不同酸蚀剂观察DyractAP充填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2):177.[6] 马立,周泽渊.G-BOND和I-BOND 自酸蚀黏结剂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04(10):637-638.
论文作者:周新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边缘论文; 强度论文; 系统论文; 效果论文; 评价论文; 术后论文; 敏感论文; 《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