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树心碑 游关林随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树心论文,随想论文,诚信论文,关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就听人说,到洛阳不可不去关林,那里不仅可以欣赏关林冢、庙、林三祀合一,参差巍峨、美轮美奂的古代经典建筑和雕刻艺术,还可以感知、触摸到诚信超越时空,透人肺腑的无穷魅力。这次,我终于可以身临其境,品味关林的美景,瞻仰关羽荡气回肠的忠贞节义。
关林位于洛阳市东端,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接洛龙大道,东傍伊水清流。1780多年前,孙权袭杀关羽后,为免蜀汉报复,企图将袭杀关羽的罪名,推卸给曹操,也为向曹操表示忠心,收一石三鸟之计,故意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曹操既为破东吴离间之计,也感念关羽之情义,将关羽的首级厚葬在洛阳东郊,关林由此而来。以后历代帝王不仅屡次追赐关羽爵位,还不断对陵墓进行修缮、扩建。现在关林,基本上保存的是明万历年间的全貌,清代康熙皇帝追封他为关武圣君,还亲笔为他撰写碑文,将关羽的个人声望、地位,推到一个令后人仰止、无以复加的高度。
走近关林,只见人头攒动,游客络绎不绝。两个铸于明代,重达3000余公斤的铁狮,雄踞于大门两侧,朱红色的大门上镶嵌着九横九纵81颗金色门钉,与皇宫大院相比肩,体现了关羽的身后荣耀。门楣上是慈禧太后手书的“威扬六合”四个烫金大字。两侧的门柱上镶嵌着一幅长联:“邙北当年郁圣陵,首回伊阙,魂回汉阙;洛阳此处埋忠骨,地在天中,心在人中。”字里行间,透溢出后人对关公的无限崇敬与爱怜。
大殿前一个硕大的香炉,炉内香烟宣示着香火的兴盛,两侧的古柏参天,绿叶如盖。随着熙攘的人流,走进大厅,厅内正中高耸着一尊关羽铜像,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栩栩如生,两旁分立着关平、周仓、王甫、廖化的塑像。大厅两侧,一边是关羽秉烛夜读《春秋》的塑像,一边是一尊关羽卧像。其中最大的一尊关公塑像是由一段整木雕塑而成,逾数百年不腐不朽,是我国现存的明代最大的木雕,也是关林的镇林之宝。
大厅后面是一条浓荫遮盖的小路,小路的尽头,也就是关林最深处,是巨大的埋葬关羽头颅的关墓。墓前一个凉亭,四周古柏苍天,碑刻林立,石碑经长年的风吹日晒雨淋,显得沧桑、古旧,有的地方出现了巨大的裂隙,一些文字已经脱落,剩下的文字也已经模糊难辨,其中最高最大的一块,为康熙皇帝亲笔手书。石碑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矢志不移地拱卫着关陵墓。林园的管理者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文物,给石碑戴上了玻璃罩,使我们既可以看到碑的原貌,又使石碑免受风霜雪雨之苦。站在关公陵前,看着一张张严肃的面孔,一个个敬畏的神态,在这里驻足、膜拜、沉思。我的思绪竟如同脱缰的野马,神游四方……
关羽作为东汉末年的一名将领,生前地位并不显赫。蜀汉后主刘禅追赐关羽为“壮缪侯”,可见当时的蜀汉统治阶层对关羽的功过还是看得比较清楚的。然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与关羽同一时代,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已经沧海桑田,只存活在历史的典籍中,独有关羽身后享祀着人间香火,既活在庙堂,也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与文圣人孔子相并肩的武圣人,成为令世人仰止的道德人格高峰。
帝王将相敬重关公,我想首先是由于其忠。他效忠刘备,矢志不移,是逆风知劲草,国难见忠心的典范。他为了追随刘备,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世人所难以跨越的功名、利禄、金钱、美色的诱惑,他都经历了,而且没有一丝的沉沦和松动。这样的忠贞爱国之人,怎能不超越时空,得到管理者和统治者的敬重和期待。
贩夫走卒、富商大贾敬重关公,大概则多因其诚。我曾经到过开封,在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现在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个当时晋商云集议事、聚会、活动于一体的地方,供奉的就是关羽的神像。在江浙、福建、广东等商业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商人把关公供作财神。商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产生了奴隶社会后期,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货殖列传》一章,单独为商人立传。但在中国这一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社会里,君子喻于利,小人喻于利。人们羞于言利,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自然也大打折扣,也极少有人研究支撑商业运行的精神和规则。在规则不健全,社会不重视的情况,商人在实践中更体会到诚信的可贵。
于是他们把以忠诚、信义著称,却不知经商为何物的关羽塑造为商界的神。还有一个理由,大概由于关公是山西人,而中国极其漫长的一段时间里,山西是我国商业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山西商人遍布全国各地,在商界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他们的一些习俗、喜好和推崇的人物也自然传递到各地的商人那里。
关公还极富感恩之心,投桃报李,有恩必报。他虽然没有投奔曹操的心思,对曹操的知遇之恩却心存感激。在关林门口的商店里,摆放着一堆拓印的画,说是关公亲书,画的是几棵竹,虽寥寥几笔,却隐藏着这样的深意:“不谢东君意,莫嫌孤叶淡,终究不凋零。”这是关羽所作,还是后人假作关羽手笔,我没有考证。但关公对曹操的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有据可查的。《三国志》陈寿说他义效曹操,有国士之风。吴贯中更是对他的辞别曹操的一些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一个人要建立功名很难,而让人心悦诚服,超越时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更是难上加难。关羽的不朽,不在功名,不在霸业,而在于他的道德情操。随着时间的流逝,江山的更移,关公个人的缺点,以及他丢失荆州,使蜀汉基业受损的过失,渐渐为人所原谅,而其对友之诚,对君之忠,对下属之义,却日显出道德的风骨。其寓含的道德情操,于治国齐家,修身养性,辨别忠奸、美丑、善恶,都大见裨益,无怪乎统治者供奉他,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倾慕他,广大民众信服他。
面对关陵,我不禁懔然。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而身名自传于后。后人记住关公,记住的实是他的诚信、忠贞,他的永不变易的承诺。是关公的诚信、忠义,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块不朽的心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