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论文_石梦宇,李敏

石梦宇 李敏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头痛患者依据就诊序号单、双数分为2组,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2组患者均给予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评估2组患者住院当日及住院后1d,4d,7d头痛程度。结果 住院当日2组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后1d,4d,7d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减少患者头痛程度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策略;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nursing strategy on th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headache.Methods: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being in hospital,86 patient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ccompanied with headache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43 patients with the odd number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of 43 cases with the even number.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provided with the routine nursing fo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provided with nursing strategy.The impact of these nursing procedures on the headache was assessed on the first day of hospit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1,4 and 7 days after being in hospital.Results: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n the day of hospitalization(P >0.05),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at 1,4 and 7 days after hospitalization(P <0.05).Conclusion:Nursing strategy had positive effect in reducing the frequency of headache onset in patients.

Keywords:Nursing strategy;Subarachnoid hemorrhage;Headache

[中图分类号] R742.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173-02

集束化(Bundle)综合护理方案是目前境外与国外专科护理领域正在开展的集一系列护理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方案。

集束化护理策略是指为提高护理质量,针对某种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循证理论支持的联合护理措施,该系列措施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效果[1]。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脑底或脑表面病变(如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所致的微动脉瘤等)破裂,血液流入到蛛网膜下腔,占急性脑卒中的10%左右[2],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发病率约为每年2.0/10万人,亦有报道为每年(6~20)/10万人。剧烈头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最早最突出的临床表现之一,2011年以来,我们对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策略来减轻患者的头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1年 1月-2014年 07 月收入我科的86例患者,男 35 例,女51 例,年龄在 18 ~86岁,平均年龄59.08 岁,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部位以额部、颞部为主入院,入院后行 CT 检查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1.2 方法 对患者依据就诊序号单双数分组。观察组43例,男19例,女24例;对照组男16例,女27例,男16例。2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均采用药物止血、镇静、脱水治疗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集束化护理,主要包括6个方面。(1)环境护理:舒适环境的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3],患者入住病房,减少陪护至1人,谢绝亲属朋友探视,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光线柔和,避免声光刺激[4]。(2)心理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患者头痛剧烈,使血压升高易导致再次出血;相反,积极愉快的情绪,不仅能提高疼痛阈值,使头痛减轻,而且良好的情绪使血压稳定,有利于出血部位的修复。情绪波动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痛的重要诱因,有针对性地做好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稳其情绪,运用鼓励、安慰等支持性治疗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取得信任,为其提供心理上的支持[5]。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积极主动与家属沟通,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使家属正确认知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患者。(3)清洁舒适护理:每日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洗脸、清洁双手、梳头、口腔护理,每晚会阴擦洗、热水泡脚,保证患者清洁舒适,自我形象良好。(4)饮食护理干预:清醒患者,吞咽功能良好,可视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流食或半流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产气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6],保证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维生素、钾、镁等,对血管有保护作用。(5)排便护理:餐前或空腹饮用温开水、柠檬水、蜂蜜等补充水分,润滑肠道,刺激肠蠕动,产生便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6)预见性护理干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未经外科治疗者约20%死于再出血,死亡多在出血后最初数日[7]。嘱患者及家属严密自我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避免再出血的发生。应用抗纤溶作用的止血药物6-氨基己酸时,还应注意观察防止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

1.3.观察方法 观察患者在住院当日及住院后 第4d 及7d每天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

1.4 判断标准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的语言描述评分法( VRS)评估[9],根据患者自身感受将疼痛分为 4 级:I 级为无痛感,Ⅱ级为轻微,Ⅲ级为中度,Ⅳ级为剧烈疼痛。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分析。p<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作者简介:石梦宇,女,本科,护师;李敏,女,本科,主管护师住院当日观察组与对照组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后1d,4d,7d头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痛减轻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3 讨论

3.1 疼痛是个体的不愉快的主观体验,是生理感觉和心理反应的结合[10]。疼痛不是一个单纯的生理学现象,而是一个广泛涉及社会心理因素的问题,受到人的心理、性格、经验、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患者可表现为痛苦、焦虑或抑郁等。随着医学科学和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通大生命体征的第五体征而日益受到重视[11]。解决疼痛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2]。

3.2 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引起剧烈头痛的原因[13,14]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颅压增高;二是血液进入脑脊液直接刺激硬脑膜、蛛网膜等;三是红细胞破裂释放出 5-羟色胺、儿茶酚胺、花生四烯酸、游离激肽等活性物质刺激硬脑膜、蛛网膜等;四是红细胞分解的产物和释放的物质刺激血管而引起脑血管痉挛。头痛可使患者烦躁不安,加重出血。加强对头痛的护理,不仅能使患者情绪稳定,减轻头痛,且能减少再次出血的可能性,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3.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护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治疗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而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集束化护理是指可获得高证据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将政策与指南转换成具体的临床实践[17],是目前境外与国外专科护理领域正在开展的集一系列护理措施为一体的综合护理方案[18]。本研究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环境、心理、清洁舒适、饮食、排便、预见性护理等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干预后发现,观察组头痛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郭新荣,殷艳玲,司旭艳,等.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 8):74-76.

[2] 贾建平,陈生第.神经病学[M].第 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3.

[3] Ann ZJ.Introuduction to Nursing JB[M].New York:Z.B Lippincott com-pany,1997:152- 153.

[5] 阎忠琴,薄淑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36.

[6] 翟慧芳.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2013:1(16):92-93

[7] 宋岚.神经病学[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7.

[8 ] 郝莉莉,郭锐.蛛网膜下腔出血综合管理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6):95-96.

[9]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9.

[10] 孟庆美.疼痛护理应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1):6923-6924.

[11] 沈曲,李峥.休斯敦疼痛情况调查表信度和浓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49-1051

[12] 雷丽蝉,黄敏清,陈玉娣.护理干预减轻肺癌脑膜转移后头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2):475-476

[13] Wallace MS,Irvi12ng G,Cowles VE.Gabapentin extended - re-lease tabl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therpetic neural-gia:a randomized,double - blind,placebo – controlled,multi-centre study[J].Clin Drug Investig,2010,30( 11):765-776.

[14] Sun JL,Chiou JF,Lin CC.Validation of the Taiwanese version ofthe Athens Insomnia Scale and assessment of insomnia in Tai-wanese cancer patient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11,41( 5):904-914.

[15] 阮志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86.

[16] 张楠,闫利艳.集束化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5):125-126

[17] 单君,朱健华,顾艳荭,等.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18] 高明榕,成守珍,张妙音,王越秀.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2-14

作者简介:石梦宇,女,本科,护师;李敏,女,本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石梦宇,李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头痛的影响论文_石梦宇,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