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应做到技术支撑,从单一到立体呈现;课堂融合:从资源到混合模式;多维评价,从终点到过程评价,以此让信息技术在重点处增值,实现一种可贵的蜕变和华丽的转身,以此发现一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鲜活的数学的乾坤。
关键词: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立体呈现 混合模式 多维评价
时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常态。关键就在于,信息技术是活生生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使之更高效、更多元、更理想?还是拘囿了孩子们的眼界、心界和思维,使之过度繁华缭乱而费时低效?对此,数学老师需要思考,需要冷静。或许,重要的不是让信息技术无限制地滥用,而在于让信息技术在关键处助力,在重点处增值,以此实现一种可贵的蜕变和华丽的转身,以此发现一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鲜活的数学的乾坤。
一、技术支撑:从单一到立体呈现
如何让数学知识以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凭借和抓手,不能“隔空对话”,而这个抓手应该就是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化教学。比如,化“静”为“动”,化“平面”为“立体”,化“晦涩复杂”为“简单明了”。如此,学生的兴趣之火、思维之火和情感之火才会被点燃。而身处这样场域中的学生才能学得有滋有味,数学王国也才可能“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就《年月日》的教学而言,其中的找日历、找月历、找年历等都有一些所谓的难度,都有一些“拦路虎”需要解决。比如,每隔四年才会出现一个二月有29天的一个所谓的“闰年”。那么,如何从众多的年历和日历中找到这个二月?让学生带来2012年到2018年全部的二月?让学生掰着手指算?显然,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怎么办?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并排展示出2012年到2018年全部的二月,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当孩子们找出答案后,教师将2012年和2018年的二月份用醒目的颜色标出。)。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不再是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方面的单项灌注,不再是机械的、呆板的纯理论灌输,而是视频、音频、图片齐上阵,新颖别致的情境设置,真实形象的视频情境,超大可行的课堂教学容量,多样化的练习模式和鲜活的学习方式,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信息技术而变成现实。这样“形式与内容俱为上品的课才是优质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沉浸在这样的优质课中,知识的攻克不再难如“天堑”,思维的锻造不再“纠结磕碰”。相反,孩子们学得兴致高涨,意蕴十足,快乐高效。而这,不正是信息技术背景下师生所乐于见到的喜人局面吗?
二、课堂融合:从资源到混合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不能仅仅止步于补充资源,否则学生的生成空间不大,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高效的数学教学,还应该引领孩子们在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内发现数学、亲近数学、享受数学。作为教师,仅仅会制作一些声光色俱佳的“数字化”课件是不够的,这样的技术之举难以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后续力。数学教师应该经常性反思:数字化带给学生的仅仅是一些相关资源吗?能否从真正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身心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角度去运用信息技术?除了知识、技巧、资源和“视觉上的冲击”,信息技术还可以有怎样的新突破、新创意、新发展?
比如,学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以利用网络把原始社会、春秋时代、秦始皇的历法规定中等有关分数的“前世来生”呈现在课堂中。或许,孩子们对分数产生原因的了解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情趣的激发、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视域的扩大,才是学习中更为有价值的境界。当孩子们意识到这样的文化浸润,不是从纯粹的理论中来,不是从冰冷的数字中来,而是从饶有趣味的数学文化中来时,他们该是多么的心之向往。
三、多维评价:从终点到过程评价
信息技术背景下,评价学生不仅仅是单项定位,而是多样而全面。比如,通过微信点几个赞,晒一份优秀作业照片,发几分钟的竞赛精彩视频……这样的评价温馨吗,有滋有味、有情有义,而且能够让家长足不出户就能一睹为快,不知不觉激励了孩子们勤学善问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多元评价中,学生后续的学习有了方向,有了进一步深耕细作的机会和平台,因为“师生都可以直接在电子书上标记作答,痕迹储存在云端”。如果孩子们隐约记得老师关于某个题型的多种方法举例,如“分数(百分数)的应用中的多种题型变换”,都可以把老师的微课调出来重新温习、重新领悟、重新深思。这意味着评价更要注重“在路上”的教育和过程性评价。而细致地关注“路上”,正是信息技术能够予以保障的,并且在这种保障中,孩子们发生了最接地气的成长。
因着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静悄悄但深刻全面地变化:教师不再是数学活动的霸权拥有者,而是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发展、成长、蜕变的机会给予学生。但愿,信息技术能够打开一个更精彩的数学世界,而沉浸在其间的孩子们思维灵动,情感丰富,自由之光和创造之光外溢,在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顾利国 严育洪 把课上课有滋有味的三重境界[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8),23。
[2]陈艳华 小小QQ群,家校沟通大舞台[J].中小学德育,2015,(2),47。
论文作者:靳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孩子们论文; 数学论文; 评价论文; 学生论文; 多维论文; 高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