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周先进[1]2004年在《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及其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以及高校德育工作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小环境。高校德育环境具有可感性、可控性和可适性叁大基本特征。 本文从影响程度的角度将高校德育环境划分为核心层环境、支撑层环境和依托层环境。其中,高校的学术环境及氛围,高校的文化环境及氛围,高校的舆论环境及氛围,高校的办学精神及理念等构成高校德育核心层环境。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环境,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证,高校的规章制度环境等构成高校德育支撑层环境。而校园周边环境和高校校园物质环境则是构成高校德育依托层环境的主要内容。 目前,高校德育环境正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和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中的学科结构、生源结构和就业问题等叁个方面。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高校德育环境:一是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大力优化高校德育的社会大环境。二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德育环境品位。叁是要强化高校内部管理,创建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四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五是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六是要加强学风建设,促进教风建设。

陈炷响[2]2010年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呈现交流、碰撞、融合的发展趋势。由多元文化带来的环境变迁,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一定冲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也影响着高校德育目标实现。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多从德育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入手,探讨德育环境的物质、精神等层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当前,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指导着高校德育环境的建设。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德育环境,如何建设高校德育环境,才能够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符合德育环境发展的规律,并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的以生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德育体系,不仅是高校德育工作理论和实践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方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主要内容由四章构成,第一章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和高校德育环境一般概念的论述,揭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从比较德育学的角度,以国内外德育环境理论的代表观点和国内外德育环境建设实践为依据,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视野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同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叁章从调查研究入手,在对大量研究资料归纳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客观的反映出高校德育环境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遵循方向性与科学性、层次性与系统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的原则,着力培育以人为本的大德育观,构建全面、协调发展的大德育网络、本着传承与超越的方针,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理念。

代德伟[3]2013年在《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德育的研究开始于80年代后期,作为德育的一门较新的子学科,学术定位是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德育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特点,从而揭示德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把握德育发展的趋势。其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具有“跨时空性、比较性、结合性、借鉴性”等特点,也就是时间、空间或专题等多种维度对中外道德教育的目的、过程、模式、内容、方法、环境、评价等领域进行研究,以期学术研究的创新。本文通过建模的方法,对中国和美国的德育中的内容、方法、环境、评价和综合等要素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德育建模,进行中国德育与美国德育的比较,从而为我国德育工作实践提供借鉴;通过德育建模,进行创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交融,从而为我国德育工作研究提供借鉴。从德育内容上,本文研究了中国的政治理论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政策教育,研究了美国的政治观教育、公民宗教观教育和社会规范教育。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坚持德育政治性,加强道德法律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强化教育的实践性建设;坚持德育民族性,认同以个人前途为动力的价值观教育;坚持德育整体性,加强教育的层次性建设。从德育方法上,本文研究了中国的基于教育职能、基于教育方式、基于自身教育和基于组合教育的德育方法,研究了美国的杜威、柯尔伯格、拉思斯和班杜拉及里考纳等人的德育方法。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从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和德育方法的效度两方面着重阐述,即加强教师的道德能力和专业素养,反对教师的绝对权威的地位,反对灌输,重视道德两难教育法,重视学生道德接受水平,重视隐蔽课程的作用。从德育环境上,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的环境理论及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建设。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坚持马克思主义环境理论,博采众家理论之长;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增强内外一致性;加大德育环境投资,营建文化硬实力。从德育评价上,本文研究了中美两国当代德育评价一般理论、评价分类和评价方法,通过分析并得出相应借鉴:中国德育评价须把德育效果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放在突出位置;中国德育评价须把德育从实践管理倾向转到教育的积极功能上来;中国德育评价须重视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和能力等因素评价;中国德育评价须克服指标和标准中的主观性和功利化倾向。最后,通过综合比较,阐述了中美两国德育成效、普遍性及各自的特殊性,分析得出中美德育的趋势,即,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教育与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发展,国际化与民族化并存发展,专业学科去边界化。

常青伟[4]2014年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化的一种教育活动,承担着关爱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等等的社会功能,是引领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主要实践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政治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从政治属性来说,是根据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从文化属性而言,是通过文化化人的方式来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定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其存在、转型、创新发展都是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时代变迁、发展为前提和背景。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是随着人的生命历程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动过程之中,人的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因素都对这一过程产生着或轻或重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对内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则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说,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都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所面临的考验也都与这两方面的现实密切相关。审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新的时代、新的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价值和功能的实现所带来的影响和制约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创新应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中心,找准实践、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本论文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从哲学认识论和传播学的角度将信息界定为:通过特定媒介,是人的精神创造物的反映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指:被主体获取、利用、传递、交换、创造出来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影响的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一种客观现实,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人的政治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在信息成为最重要资源的信息社会,环境中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周围世界的基本看法、生活的态度、行为的选择产生的影响着越来越强化。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价值,就迫切需要分析当前背景下社会的主要变革及特征,把握当前时代发展趋势,梳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问题。以系统的、整体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小系统(学校、工厂、乡村、社区、机关等)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来展开深入的研究。关注整个社会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建构及其运行,关注人的素质的整体性存在、整体性提升和整体性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辐射、扩大、渗透到人生活环境中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就是在当前所处的两大时代背景下,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实现的现实困境,依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获取、传递、变换、贮存、反馈等过程,了解、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本论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积极的、正面的影响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向多主体、多渠道的扩散,以非形式化的方式,以开放动态的模式,使人身处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的心灵,通过人的头脑,形成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建构。通过渗透的方式,架起人与外界环境精神交往、对话的桥梁,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本文从系统、信息、传播、文化等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开拓性研究。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运用系统论、信息论、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概念进行学理界定,着重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进行溯源,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方式,结构及功能等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试图构建一个比较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进而延伸到实践层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本文围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这一中心议题,共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导论:从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带来的挑战和冲击,表明选择该论题进行研究的缘由。论文梳理了现有的与本论题相关研究的概况,提出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同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研究价值,这是全文的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立论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系统论、信息论的角度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涵义,即: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引导社会成员通过获取、传递、变换、贮存、反馈等过程,了解、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促进社会成员知、情、意、信、行均衡协调发展和思想品德自主建构的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价值,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第二部分:分析、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基础、思想资源、相关理论工具,这是本文的立论基础。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环境渗透的理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等许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功能、环境渗透的原创性观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渗透的思想,理清各自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和特点。“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叁个面向”、“大小环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原创性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思想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论文还梳理了古今中外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重要思想资源,借鉴了系统论、信息学、传播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工具,对这些理论基础和思想资源、理论工具的分析、梳理,有助于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体系构建、渗透机理、实现路径的研究。第叁部分:提出了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方式、特征,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理论概述。论文结合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思想文化的交流激荡,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对人的发展具有思想引领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博弈和竞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人的行为规范的养成等核心,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加工形成的信息体系。根据人的实践活动,从人生活的两个基本领域: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是人类最直接、最普遍的存在方式、活动场域,通过人的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费行为、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往行为、日常生活观念及其方式对日常生活进行渗透。非日常生活主要是以理性为主要特征,通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对非日常生活进行渗透。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方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具有导向性、隐匿性、整合性、强化性的特征。第四部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和功能,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逻辑展开。结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基本因素相互关联的方式或相对稳定的作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结构从信息内容对人的影响、信息在环境渗透中的地位和形式两个层面,可分为:积极环境渗透和消极环境渗透;主动环境渗透与被动环境渗透;强势环境渗透和弱势环境渗透、显性环境渗透和隐性环境渗透。从主体和信息两条清晰稳定的脉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揭示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功能是系统的目的实现所表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功能是其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系统目的实现所表现出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功能具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正向功能:导向功能、凝集功能、激励功能、示范功能和发展功能等。第五部分:客观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现实要求。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叁方面主要问题,内容上缺乏现实的表现性,形式上缺乏系统的体系化,效果上尚未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性危机、人本性缺失、人文性缺乏等方面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第六部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主要原则,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这是本文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关键所在。原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动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原则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活动中必须坚持、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因势利导、自主选择、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素质、行为规范的养成,从思想引领、舆论推动、文化支撑叁个方面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实现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统领环境渗透方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生活中的社会现实性、使理论更体现生活化;以传播媒介为载体,政府主导舆论导向,社会舆论营造良好氛围,凝聚环境渗透中的正能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大众文化,开发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符号的文化产品,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的文化形态。

赵金昭[5]2005年在《关于叁维德育环境理论的若干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德育环境是由人文德育环境、亲情德育环境、制度德育环境所组成的叁维结构。叁维德育环境涵盖了高校环境中的教学、学习、管理、校风、科研、硬件设施等所有有意的与无意的环境因素,是德育主体在对各种有意、无意的校园环境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概括的基础上,按照德育环境学的一般理论而创造的德育环境。叁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高校德育环境工程的有机体,共同对人主要是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产生直接影响。

戎俊[6]2015年在《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和现实皆有力地证明,高校德育环境只有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德性成长。放眼当前社会,新媒体无疑是最耀眼的时代标签之一,它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流行度更是不容小觑,高校德育环境只有顺应这个时代特征,才能立足于今天的社会,才能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本文立足新媒体发展的实际和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之现状,一方面,厘清高校德育环境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阐述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过程中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结构,主张通过“人创造环境”、“环境影响人”、“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机制,实现对人的德性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对新媒体发展的历史梳理,归纳与分析新媒体的类型与特点,阐明当前新媒体具有的数字化与虚拟化、互动性与参与性、个性与社群性的特征,进而论述新媒体对高校德育环境建设具有建构传播渠道、营造人际环境、创新管理体制、铺就德育合力“高速路”的重要作用。论文从新媒体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德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点等方面阐述新媒体条件下建设高校德育环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当前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中存在的观念滞后、形式单一、缺乏人文关怀、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通过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等新媒体手段,培育“网络媒体德育人”、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打造手机“德育微平台”、实行“学生自治”管理模式等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路径。

杨金铭[7]2017年在《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文中指出当代社会处于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发展状态,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疾如旋踵。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革命性的、整体的变迁过程,它不仅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还是一个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中某一系统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既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内在驱动力,同时也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最高目标指向。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子系统,只有达到与社会现代化相一致的发展状态,才能完成其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与社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同步发展。高校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不例外。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面对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传统的高校德育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高校德育必然要革弊鼎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变革,不断地通过自身的改革和转型去满足和促进这种变革,即也要实现高校德育的现代化。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支撑,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开展实际研究。全文以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索高校德育现代化道路为主线,以从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高校德育工作理论拓展和以过程范式进行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为具体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德育过程的结构梳理和内容剖析,创造性的提出将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和环境要素作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深刻揭示各构成要素的内涵、作用以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总结了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四大特征,即目标特征、发展特征、实践特征和过程特征;从马克思人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以及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针对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特殊性对理论依据进行深入研究,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围绕中外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发展及其比较,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演进历程,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进行系统分析,并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有益经验,深入分析其“现代性”的体现途径和方法,总结高校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求高校德育现代化的实践依据;在全面总结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已取得的成绩、现实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路径。以解决高校德育工作在现阶段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为出发点,明确新时期我国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构建要坚持功能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方向性原则。从理念要素、主体要素、内容要素、工具要素、环境要素五个方面在宏观架构和微观路径两个角度提出高校德育现代化实践体系的具体操作方案。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的特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教育属性入手,结合高校德育现代化的“现代化”特质要求和大学生人格的现代化发展需要角度,通过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构成要素的界定,以及对高校德育现代化本质特征的总结,以期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理论拓展有所贡献;同时,基于高校德育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特点,立足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总结既往的实践经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体现时代性和操作性,探究高校德育现代化各构成要素的有机联系,构建高校德育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实践模式,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以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要。

韩文学[8]2012年在《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期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高校扩招以及完全学分制的推行,高校学生的住宿条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寝室成了大学校园里相对固定的基层单位,“生活园区”的概念被提出和实践,生活园区成了大学生生活、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并日趋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空间。如何抢占这块课堂之外的重要阵地成了学者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法,对上海市叁所高校开展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工作,试图将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相结合,提出可供操作的加强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本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在这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大学生生活园区的内涵、组织管理模式、生活园区的由来以及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然后阐述了生活园区之于大学生的意义,生活园区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及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同辈群体间相互交流、情感依托的家园,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成长锻炼的重要舞台。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生活性、情感性、渗透性和集中性等特点。在大学生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叁贴近”原则的践行,是加强生活园区育人功能的内在要求,是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在补充,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层保障。第二部分介绍了笔者调查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通过文献查阅以及对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生活园区的实证调查,总结了成绩,发现了问题,并分析了原因。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察觉了在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现实的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学生对在生活园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园区工作者对在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畏难情绪,对园区教育资源的挖掘不够充分等。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思政工作者对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不明确、积极性不高,部分大学生对显性的教育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第叁部分提出了对于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建议、举措。首先应该树立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明确生活园区的育人功能。其次要完善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动辅导员、园区管理者、园区学生自主管理队伍、后勤服务人员以及导师加入到生活园区全员育人的队伍中来。再次从园区管理、服务、环境叁个维度出发,做到管理、服务、环境与育人相结合,把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最后为了让园区思想政治教育长期、有效开展下去,要完善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包括理论保障、体制保障、资金保障和监督保障。本文试图系统地阐述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从生活园区的由来出发,探讨生活园区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从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发掘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从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举措。其中,有些内容是之前的研究鲜有涉及的,比如,大学生生活园区的由来和生活园区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但是,本文做了必要的、详细的阐述。并且对在生活园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也进行了论证,这也是以前的研究所没有涉及的。再者,本文较为细致地把握了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并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叁个维度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

肖迎春[9]2007年在《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高校德育作为高等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其总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这种高校德育环境以德育对象的实践范围为标准来划分,可分为高校德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德育的家庭环境和高校德育的学校环境叁大部分。高校德育环境有如下特征:整体性和有序性的结构特征;阶级性和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以及广泛性、复杂性、动态性、渗透性和可塑性的外在特征。研究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的意义在于,有助于高校德育环境理论拓展,是高校德育环境科学化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提升德育工作者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是应对高校德育环境因素发生深刻变化的客观要求。当前,高校德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际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环境越来越复杂;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家庭环境出现新的变化和高校学校环境中产生了新问题等等,这些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优化高校德育环境。从学校角度思考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主要从以下叁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环境的影响;二是引领家庭环境的优化;叁是建设好学校环境,这是优化高校德育环境的重点。

徐艳国[10]2010年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设计和决策存在随机性和滞后性,政策本身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不够,政策执行的效果不甚理想,政策的连续和衔接不足,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是一个新的课题,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由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政策执行程度、政策执行效率及政策效果等要素构成,可分为宏观政策环境、中观政策环境和微观政策环境。要想有效消灭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必须使政策压强增大。政策压强越大,代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作用效果越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运行具有导向定位作用、激发推动作用和调控保障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也反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对其具有正向强化、动态调整和负向终止作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要考虑到两者的相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创设要坚持继承性原则、长效性原则、突破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要总体按照明确矛盾问题、调研总结情况、起草政策文件、试行试点方案、宣传贯彻政策这样一个路径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强化与优化。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巩固、强化和完善调整等环节,努力减少“思想政治教育呆政策”。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每一轮建设既有特殊环节作为起始,也有特殊环节作为阶段性终结。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的内在流程性和前后衔接,尊重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的周期,把握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的调整节奏。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球体模型能够体现不同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作用间距关系,揭示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作用的政策压强不同。借此可以尝试评估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内在结构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建设的完善程度以及单项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 周先进.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D]. 陈炷响. 中国海洋大学. 2010

[3]. 基于建模的中美学校德育要素比较研究[D]. 代德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

[4].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D]. 常青伟. 苏州大学. 2014

[5]. 关于叁维德育环境理论的若干思考[J]. 赵金昭. 河南社会科学. 2005

[6].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研究[D]. 戎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15

[7]. 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8]. 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韩文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D]. 肖迎春.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0]. 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 徐艳国. 中南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