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学校教风问题的调查,重点分析存在教风问题的原因,同时提出加强改进学校教风问题的建议,以期能为学校搞好教风建设乃至学风建设、校风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理大学 教师教风 对策
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笔者对大理大学学生进行教师教风的调查,发放问卷500份,收回475份,475份问卷全部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5.0%。从问卷统计看,大理大学教师教风总体状况值得肯定:职业素质较高,注重接受新知识新思想;工作责任心强,工作敬业程度较高;廉洁自律,公平待人,注重自身形象;教书育人,能关心、帮助和引导学生;讲求方法,注重讲课和教育的技巧等。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问卷和自己的观察了解,重点分析大理大学教师教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加强改进学校教风建设的建议。
一、教师教风中存在的问题
1.“只教书不育人”和“重教书轻育人”现象依然存在
育人工作是教师职业的根本。一方面,学生对学校教师队伍教书育人工作给予基本肯定;另一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等的影响,学校教师队伍中“重教书轻育人”和“只教书不育人”现象依然存在,不容忽视。根据调查,只有41.1%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现象,有49.9%的学生认为教师不存在“只教书不育人”现象。这说明一些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但轻视甚至忽视育人问题,这对教师职业来讲,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而是原则性的大问题,或者说“重教书轻育人”和“只教书不育人”的教师是不称职、不合格的人民教师。
2.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与学生的交往需要进一步加强
台湾忠信教育家高振东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职业体现的是人间大爱,从事的就应该是爱别人孩子的工作。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而且要爱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长,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调查中,学生在教师关心学生学业成长、引导帮助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等问题总体上给予肯定,但中等、较差、很差三者比例加起来不低,如对学生的学业引导帮助认为中等、较差、很差三者之和为40.9%,对学生的关心认为中等、较差、很差三者之和为44.4%,对待学生的公平程度认为中等、较差、很差三者之和为30.1%。另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认为中等、较差、很差三者之和为42.9%。上述问题,需要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引起注意,有待加强改善。只有这样,教师工作才能得到更多学生的认可,学校的发展也才能更有保障。
3.教师执行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秩序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教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双主体的活动,学生需要遵守课堂纪律讲求课堂秩序,教师也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同时对教育教学中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和管理。调查中,学生对教师执行课堂纪律管理课堂秩序问题给予总体肯定,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教师上课接打电话现象学生认为没有的只占37.7%,课堂纪律混乱教师不管的现象学生认为没有的只占38.3%,教师上课迟到现象学生认为没有的只占47.7%,教师提前下课现象学生认为没有的也只占57.9%。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不仅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更需要学校提出相关的要求并加大教育和管理的力度。
二、教师教风问题原因综合分析
学校教师教风问题的存在,既有社会社会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又有学校体制机制问题的反向激励,还有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影响。就社会不良因素而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因素、“向钱看”现象的存在、应试教育的危害、素质教育的欠缺、社会对学校教育评价的不完善等,都会对学校教师的教风产生影响。从学校和教师方面而言,主要原因如下:
1.学校跨越发展导致制度稳定性缺乏
大理大学合并组建以来,走的是一条不寻常的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跨越发展意味着改革更新速度快、新政策新措施出台多,其副产品即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制度缺乏稳定性促使教师处于不断的适应之中,这会加大教师队伍生活和工作压力,使教师队伍对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难于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学校也难于或没有余力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去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解决问题,这对教师队伍整体教风影响较大。学校不可能时时处于非常态的发展状态,在正常情况下,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需要相对稳定,制度稳定对于教风的进一步好转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2.学校行政化程度高致使教师话语权偏轻
中国高校行政化严重,大理大学也不例外。高校行政化积弊较多,特别是在参与学校发展和民主管理方面,教师难有更多的话语权。即使是涉及教学和教师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其所组成机构学校教学委员会、学校职称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其中虽有一定比例的专职教师,但委员多是学校领导、机关部门领导和院系领导。在学校行政化前提下,院系领导虽然多数是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属于官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更多的是眼光向上,是看机关部门、校领导的脸色行事,在机关与院系、与教师利益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他们可能站在教学院系一边为教师说话,否则,他们多数会选择沉默不语,因为无论如何,他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在高校行政化前提下,一旦决策者太本位,院系利益、教师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就会极大地损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会对教师的教风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3.学校不重视院系建设且管理统得过死
大理大学从合并组建开始,历来重视机关部门的建设,而忽视院系管理部门的建设,从而形成了“大机关小院系”的格局。机关部门和人员越来越多,院系管理部门虽然机构健全,但人员捉襟见肘。学校管理集权化,任何一个机关部门都可向院系发号施令,安排一些具体工作,在院系管理人员匮乏的情况下,院系处于穷于应付、疲于奔命,能把机关部门安排的工作应付过去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大理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下有1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学员之间学科专业差距较大,在集权化管理前提下,院系的教学和管理不可能凸显特色,而过于统一的管理致使决策上难于顾及全面,所布置的特别是具体工作难免事倍功半。另外,在“大机关小院系”格局前提下,即使下属学院想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创出特色,更多的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些,会影响院系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性,也会挫伤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不可能不对教师的教风带来消极的影响。
4.学校在关注教师利益方面考虑不够周全
大理大学是一所合并组建的综合型大学。一方面,受高校行政化的影响,利益分配具有向机关部门、管理干部和人员倾斜的倾向。在绩效分配问题上,学校官方认为待遇是向教师倾斜,理由是教师绩效工资的平均数高于机关各类人员;教师认为待遇是向机关和管理干部倾斜,理由是教师单个课时的绩效工资低于周边学校或同级同类学校。另一方面,学校跨越式发展,对引进的高学历、高层次人员给予优厚的待遇,同时对获得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教师予以重奖,但多数在教学一线为学校发展出力献策勤勤恳恳的教师认为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待遇低下,有失落感,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平衡管理与教学的关系、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是学校建设和具体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5.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和素养不够高
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职业素养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工作质量好坏,即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以及能否正确对待和处理教育教学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大理大学教师总体职业道德水平较高、职业素养较好。但一些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够高和职业素养不够好,教育教学存在“只教书不育人”、“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存在有的教师只爱好学生、过度关注好学生,而不能面对全体学生、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现象,因而就会有随意上下课、对课堂存在的问题不管不顾的现象,甚至存在上课时间随意接打电话的现象等。
6.部分教师的职业定位和目标不明晰
教师的职业目标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定位所要达到的标准和高度计划或规划,它决定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教师,只把自己的职业工作看作是获取工资报酬、解决自己衣食住行生活问题的基本手段,而不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项事业去做,缺乏较为清晰的职业目标。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目标的缺乏视野的狭隘,以及只顾及自身利益眼前利益等,决定了一些教师在工作中不愿过多地付出,特别是不愿做付出多而看不到收获或收获甚微的工作,而培养人的工作要想达到吹糠见米的效果是不可能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多的是隐形的和长期的。
7.部分教师面对现实问题采取功利化对策
学校跨越发展,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存在问题难以避免,解决问题既需要领导层管理层高度重视,尽量减少甚至杜绝决策的失误,也需要全体教职员工正确面对,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处理,不能做旁观者,更不能做只发牢骚的“愤青”。但是,部分教师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对于现实问题采取一些较为功利化的对策,如:晋升职称时把精力用于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论文,而置教育教学工作于不顾;学校重奖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立项,则把主要精力用于高层次项目申报,而置其它工作于不顾;课时津贴少就尽量少上课甚至不上课,课时津贴多则尽量多上课而置教育教学质量于不顾;学校搞学生评教,为避免获得差评,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敢批评指出等。教师上述功利化的做法,是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教风不良的具体表现,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促使问题多样化复杂化,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改进大理大学教风建设的建议
1.加强舆论宣传,营造校内教风建设的良好环境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其它一切工作都应该围绕教学中心工作展开。学校领导、机关、后勤等部门应该树立教学先行、为教学服务的思想。要利用干部会议、校报、校园网等媒体,在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强调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先行性,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的良好风气,为促进学校发展,推进教风建设、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2.优化队伍,建设一支业务精品行优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质量。多年来,大理大学在引进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如在高级别高层次科研立项方面等。但现实中在一些教师身上,存在重科研轻教育教学的现象,存在忽视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如何处理好教育教学和科研平衡:
(1)需要在教育教学方面采取倾斜政策,如职称的评审是否可向科研一样、教育教学成绩优异科研工作偏弱也可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提高课时教学津贴等。(2)校院两级采取各种途径措施,加强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3)对于极个别在学生中声誉较差、影响较坏、教学质量低下、品行不端的教师给予解聘或分流至其它岗位。
3.充实院系管理力量,加强日常教学检查和监督
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监督,重心在院系而不是学校。对教师教育和管理工作到位,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监督检查到位,首先,必须要充实院系管理力量,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起“小机关大院系”的管理体制,机关对院系实施宏观管理,院系对教师、对学生实施具体管理。其次,建立完善院系日常教学检查、监督和反馈制度,完善院系教学委员会制度、督学制度,使之工作开展更趋于正常化。第三,加强和完善院系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制度,改变院系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乏力、流于形式的状况,使院系对教师的教育管理真正落到实处。
4.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
正确的决策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和有力的措施与之匹配,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学校教风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一些好做法,并使之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第一,学校建立的学生评教制度,指标体系要更加全面,同时避免对课堂上学生中的问题视而不见不顾不管的“老好好人”教师获得好评,避免敢于批评教育学生的教师获得差评的情况。第二,建立校级督学、校级教学委员会对学校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风评价制度,定期进行评价和公布。第三,建立院级督学、院级教学委员会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教风评价制度,并使之经常化,如可以做到一年一评、一年一总结。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各级评教,从而促使学校教师的教风得以根本好转。
5.强科研针对性,定期召开教学和教风建设研讨会
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都不能偏废。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即使另一个方面做得再优秀,学校的发展也是畸形的。在科研方面,学校除了注重激励教师申报高层次科研课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开展对学校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对学校教师问题、教育教学问题、学生问题等的研究。通过对学校现实问题研究,可对学校发展和决策起到直接的参考借鉴。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和教风问题的研究,可以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教风建设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从学校层次上看,在调查调研的基础上,定期召开学校教育教学和教风建设问题的研讨会,分析教育教学和教师教风存在的问题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对策。
6.增加教学基本投入,加强教研室的建设
大理大学合并组建以后,学科门类多,相互之间发展不平衡,加之人为的一些因素,致使院系之间教学基本条件差距较大。教研室是课程教学组织最基本的单位,其运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教风好不好的直接表现,所以学校需要统筹协调,增加教学基本投入,加大力度重视教研室的建设。第一,划定教研室基本条件(如办公桌、电脑、打印机、教学图书资料等)配备的标准,使每个教研室都能达到基本标准并力求更好。第二,重视教研室主任的任用。对教研室主任的任用,要有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学校不仅要提出条件,更重要的是在任用中这些条件是否得到坚持和落实。三,对教研室的建设、活动要有明确的要求,并督促院系认真加以监督、检查,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并使之起到促进教育教学的作用。
总之,关于教师职业,“工程师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的是人的灵魂;“蜡烛论”说教师是燃烧的蜡烛,奉献自己,照亮别人;“园丁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桶论”说教师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长流水论”说教师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的确,教师的使命是崇高的、神圣的、伟大的。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需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需要有良好的教风。学校抓教风建设不是一时之事,而是需要常抓不懈,教风、学风、校风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搞好教风建设,对于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都能发挥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程 胡红霞 李学舒 《高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改进策略》.《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5年,第3期。
[2]余承海 陶庭先 苏国红 《高校教风、学风建设须管风先行》.《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年,第4期。
[3]周广林 陈娇 钱兵羽 《高校教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4]王军荣 《改变“重科研、轻教学”才能改变教风学风》.《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0期。
[5]李艳杰 丁胜锋 战颂 《地方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研究》.《时代教育》,2014年,第17期。
[6]张禧 邓良基 《新形势下高校师德与教风建设机制探析》.《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12期。
[7]于本成 陈彦 王冉 《关于加强高校教风建设的思考》.《文教资料》,2012年,第11期。
[8]林爽 《论高校教风建设的制度保障》.《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4月,第2期。
[9]艾训儒 丁莉 罗兴武 《地方高校加强教风建设的实践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9期。
[10]赵观石 《对加强高校教风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5期。
[11]严丽纯 《当前加强高校教风建设的几点思考》.《高教论坛》,2010年,6月,第6期。
[12]喻永红 《试论教育、满足、制度“三位一体”高校教风建设》.《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5期总,第181期。
[13]史玉 任海霞 张新国 马跃恒 《新时期高校教风建设探索》.《大家》,2009年,第9期。
[14]赵明明 《高校教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第28卷,第二期 ,总第52期。
[15]谢华 王汉庆 钟政 熊志勇 《当前我国高校教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育探索》,2007年,第12期。
[16]李震 《从高校教风建设看良好学风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9卷,第11期。
论文作者:张光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教风论文; 院系论文; 大理论文; 学生论文; 教育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0月总第28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