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效率的方法探讨论文_李烨

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效率的方法探讨论文_李烨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 214400)

摘要: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和新设备新技术的加速应用,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智能化更换或升级的改造工作力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农电上划后面临着大量的设备改造需求,但是城乡电力可靠性的要求和用户连续供电的要求对二次设备改造工作在停电时间上却提出了更强的限制条件。因此探讨研究如何采取措施既缩短停电时间又安全可靠的完成改造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价值的。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效率

1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内容

对一次设备进行监察、测量、控制、保护和调节的设备,称为二次设备。二次设备主要包括:(1)测量表计。用来监视、测量电路的电流、电压、功率等。(2)绝缘监察装置。用来监察交、直流电网的绝缘状况。(3)控制和信号装置。控制主要是指采用手动或自动方式,通过操作回路实现配电装置中断路器的合、跳闸。(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5)直流电源设备。包括蓄电池组和硅整流装置。用作开关电器的操作、信号、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直流电源,以及事故照明和直流电动机的备用电源。(6)塞流线圈(又称高频阻波器)。为电力载波通信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与耦合电容、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高频通信机等组成电力线路高频通信通道。塞流线圈起到阻止高频电流向变电站或支线泄漏、减小高频能量损耗的作用。(7)综合自动化设备。

2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测

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是预测故障的前提,根据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监测运行参数,估计其寿命,分析其运行状态。变电站二次设备监测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屏蔽接地系统;其二,通信系统;其三,逻辑判断系统,重点监测软件功能是否完善,硬件逻辑判断回路运行是否安全;其四,交流测量系统,包括测量元件是否完好无损、TA和TV二次回路绝缘层性能等等。变电站二次设备监测,远远比一次设备监测范围更加广泛,其重点监测目标是二次设备的动态性能。当前,对于变电站二次设备,可以采用编码法、特征字法、定时器监视法、比较法、校验法等监测方法,由于大多数变电站二次设备都具有较强的自检功能,因此其状态监测更加方便,但是对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操作控制回路、直流回路和交流输入回路等,其主要由二次设备的连接线路、继电器等组成,节点设置比较分散,在状态检修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3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管理概述

对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管理上,主要是体现在其日常的监测自己设备故障的记录上面,而才使用设备的前期,就一定要进行预防性的实验以及相关的监测,并合理有效的利用科学的评估设备,来对即将使用的新设备上进行评估以及二次设备运行过程当中的管理。而对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管理上面最重要的则是:二次设备在市场使用过程当中的管理。

而在采取使用预防性实验的过程当中,还一定要清晰的指导此次实验的目的以及种类,并根据不同的实验对象制定出不同的操作规程。而在设备验收的过程当中,还一定要仔细的将二次设备的规格进行核对,以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意外发生,还应当对二次设备进行一些必要的性能测试,以及核对好设备的合格证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此外,当变电站相关的设备进行更新,或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变动滞后,这将很容易造成二次设备在各个部件的使用名称上,发生混淆的状况,所以相关的企业一定要对此加强重视度,以此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因设备部件使用名称混淆方面,所造成的重大影响事件。所以此时的变电站一定要根据二次设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各个不同部件的使用特点以及特征,从而制定并且统一二次设备各个不同部件的名称,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因设备部件使用名称发生了混淆方面,形成了对变电站重大影响的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的主要内容

由于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一般都采用组屏安装,只是部分保护和测控功能采取了集中或分散的布置方式,所以从二次设备改造角度来看不同年代的变电站和不同布置类型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简单描述过程就是:更换二次设备的屏柜、敷设更换二次电缆或光缆、接线标示和封堵、调试装置软件及信息、传动试验五个主要步骤。

在二次设备更换过程中,更换屏柜的过程需要拆除旧屏柜、组立新屏柜并相应拆除旧屏柜中二次回路,在新组立的屏柜中进行二次电缆引入接线等工作,是二次设备改造过程中施工时间最长,最直接影响到设备停电时间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面对主控室或就地室屏柜基础位置不够时,往往只能先停电拆旧屏,再清理基础立新屏,然后再进行接线,施工造成的设备停电时间往往很长,而且由于供电可靠性的压力,计划停电的时间常常并不会有裕度,施工人员在这种条件下工作,也常常会加班加点赶工期,引发人员误接线,调试漏项等问题,特别是在智能变电站改造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装置异常等故障问题时,其后果就将是长时间的延误供电,而且无法进行补救,损失无法估量,所以二次设备改造的风险常常很大,相对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来说工作效率比较低下。

5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效率的方法探求

5.1影响效率提高的关键困难

因为变电站内空间有限,特别是二次设备对运行环境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安装在室内或封闭防潮的空间,更换改造过程中,新屏柜往往占用旧屏柜的安排位置,因此需要先停电拆除旧屏柜,再对基础进行清理修复后安装新屏柜,新屏柜安装后才能开始施工周期最长的电缆接入,回路核查,装置调试,信息核对,传动试验、验收等主要更换工作。而拆除旧屏柜就需要相关一次、二次设备停电,而在新屏柜施工验收投远前,相关设备都无法投运,所以停电时间长无法避免,是影响效率提高的关键困难。

5.2关键困难的解决设想

设想如果能够在旧屏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在旧屏柜旁边先行组立新屏柜,然后按施工标准先行进行改造工作中周期最长、最关键的电缆接入,标示、回路核查,装置带电调试,信息核对、传动试验并带电等主要改造工作,完成后再停电拆除旧屏、清理基础后将新屏带电直接移至旧屏位固定,然后再进行封堵和环境验收等工作,这样就可以将施工环节中最关键、周期最长的并且对相关一、二次设备停电时间影响最大的工作部分转移到不停电的条件下实施,实现改造效率的提升,而且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进行不带电接线、核查等工作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施工条件改善和环境压力消除都是效果最好的;在出现设计变更、装置异常等不可控因素时,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不会影响到供电可靠性,最大程度避免改造风险的发生。

5.3解决措施

新屏柜先行进行电缆接入、标示、装置带电调试、信息核对等工作并不困难,停电后拆除相关二次回路和旧屏柜也不是难点,困难的集中点在于要解决新屏带电缆移动到旧屏位上的问题。因此设计制造出带电移屏专用组件:由屏柜底部平衡支撑架+矩式屏柜移动轨道等二部件构成。采用外置式支撑工具,安全支撑的同时方便移动屏柜;实用性强,实际运用时将分解的两部分对接于屏柜两侧,抬高工具从中间垫起穿过,工作结束后分别拆卸,所以不会阻挡到预先敷设的有足够余量的电缆重新进入电缆沟固定。

结语

通过对变电站二次改造工作中关键困难的分析和解决措施的探讨实践,设计出的二次改造带电移屏专用组件,适合于变电站二次屏柜和端子箱类设备的改造更换,经过多个变电站二次改造项目验证:大幅度压缩了停电时间,减少了施工风险,改善了施工条件,提高了改造的综合效率,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实用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宣文,王平.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研究[J].四川电力技术,2016,06:59-64.

[2]郑鹏栩.变电站一次和二次设备的技术改造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4,11:47-48.

[3]陈湘波,刘飞.变电站二次设备防雷改造[J].广东科技,2010,24:167-168.

论文作者:李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效率的方法探讨论文_李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