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城市住房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超高层建筑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土地资源日益匮乏与人口密度不断增长的矛盾的有效方法。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技术直接影响着超高层建筑物的质量。本文从分析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入手,对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的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提高超高涔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前言
随着大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土地的面积大幅减少,导致城市中的土地价格也随之增高,人们现在也尽可能地利用好每一份土地,超高层建筑也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超高层建筑能更好地缓和逐渐增多的人口和日益减少的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但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方面,难度系数和技术要求都要远远高于普通建筑,超高层建筑的质量则大大取决于建筑施工技术,因此要不断地提高建筑施工技术
一、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实践来看,要想做好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建筑企业应采取以下关键技术:
1. 地基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发展,使工程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标准不统一,导致了先进的技术无法形成标准和规范,这就导致了地基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对地基施工时,由于标准的缺乏,而无法形成统一认知,导致地基最终质量存在差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做好土方开挖准备,一定要做好开挖基础线的划分工作,使基础线符合建筑要求,做好正确合理的科学划片,这样,在施工中,才能有效避免基坑出现破坏的情况。开挖是有一定要求的,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要按序进行,确保挖掘到位,保证后序施工进程。地基基础工作是混凝土垫层,要在下单前做好预算,不能产生浪费与不足的现象,保证一次施工成型。当混凝土灌注后,要进行多次振捣,使混凝土均匀到位,不留死角,事先要预留试块,现场要有监理人员,做到随时监控检测,避免出现返工的情况。当多次振捣完工后,需要做好养护。按照强夯法施工顺序和工艺,不断进行施工推进,一般情况下,由四周向中心做好推进,这样才能保证强夯力量集中到中央位置,使地基更加牢固。注浆法要事前安排技术人员在现场做好调研,明确钻孔位置,在进行硅化加固的土层上方要有厚度为1m的自然土层,保证浆液不能意外渗出,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就要采取填素土的方式进行凝固,同时还要做好夯实工作。注浆时掌握好压力要求,使压力保持在相关标准规定范围内,通常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注浆时,要时刻观察好周边情况,特别是地面的建筑物,是否出现变形,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马上进行方案调整,确保地面或者附近建筑物安全。
2. 基坑降水技术
基坑降水形式包括截水法、降水法、帷幕一排水等。在对地下水进行控制时可以采用截水法,具体为采用稀浆槽、钢板桩、夹心墙、地下连续墙、冷冻法等堵截方法;降水法又被称为井点降低地下水位法,需在拟建工程基坑的四周埋设相应的井点管,并配备一定的抽水设施,对地下水实施不问断抽取,使得基坑地下水下降到设计深度;在基坑设置帷幕可防止地下水渗入基坑内,而且对基坑侧壁起到一定的支护作用。基坑降水的作用在于:第一,防止基底及基坑坡面渗水,确保开挖时基坑处于干燥状态,如此一来能够为下一步机械作业提供便利;第二,通过采取基坑降水不但极大程度地提升基坑底板及其边坡稳定性,并且能够借助于在避免产生土层流水现象情况下保障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第三,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采取基坑降水技术除了上述两方面作用外,其还具有将地下水位降低,以此减少土体水分,从而达到提高地质坚固程度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大体积混凝土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为温度裂缝、塑性裂缝、收缩裂缝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包括:(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第一,全面分层浇筑,即第一层全面浇筑施工完成且混凝土未初凝时,再进行第二层浇筑,依此进行逐层连续浇筑,直至施工完毕;第二,分段分层浇筑,即先从底层开始,浇筑一定距离之后再进行第二层的混凝土浇筑,直到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第三,斜面分层浇筑,即从浇筑层的下部开始,并逐步上移,斜面坡度一般不得超过1/3。(2)对水泥材料加以控制。尽可能选择那些水化热低且凝结时间较长的水泥,还要关注水泥的细度及成分,尽可能选择泌水性类型,并在其中掺入适当的减水剂。(3)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技术。第一,将双层麻袋覆盖到混凝土的表面,并进行浇水湿润;第二,待混凝土初凝之后,可以采用在四周砌挡水墙的方式,蓄水6厘米左右,时间为20天;第三,及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并依据温度变化调整养护措施,以防产生裂缝。
4. 型钢混凝土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包括轻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集装箱房屋等开发模式。具体来说,型钢混凝土施工包括如下流程:(1)型钢柱吊装。安装过程要分段进行,同时综合考虑塔吊的运输能力和起重量,分段点需要比所在楼层高出1.3米,且全部分段点要保持统一的标高。此外,需要使用临时连接板在钢柱顶部设置钢柱吊点,每吊装完一根钢柱,就需要使用缆风绳拉住。(2)型钢梁吊装。针对同一区域、同一层面钢构件的吊装,需要采用从里向外、对称吊装的方法。钢梁起吊时,需要先用两根钢丝绳将其两端绑扎,且吊索角度不得低于45°。钢梁吊装完成之后,需要依据设计图纸对方向进行相应的校正,确保钢梁吊装的正确性。(3)高强螺栓安装。施工前应依据相关要求对其扭矩系数进行复验,还需要对构件中心位置加以调整。在具体安装过程中,不得强行穿入螺栓,修整时还需要拧紧周围的螺栓,之后再用小锤敲击法对安装情况加以检查,防止漏拧的情况出现。
5. 绿色施工技术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绿色施工技术,以有效防止噪声、灰尘以及光污染等。比如,采用覆盖和洒水措施,降低灰尘污染,确保施工场地的粉尘测试高度在1.5米以下,不扩散到场区外。在土壤保护方面,第一,对地表环境加以保护,以防土壤侵蚀情况出现;第二,及时种植草类植物或者覆盖砂石,以防水土流失;第三,设置合理的地表排水系统,提高斜坡稳定性;第四,清理地表沉淀物,以防出现堵塞和溢出的情况;第五,及时回收油漆、涂料以及废旧电池等,以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在材料使用方面,施工单位要有效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升材料利用率;重视绿色施工材料的使用,积极引进新材料和新工艺,并在施工过程中编制全面、细致的施工材料清单,加强施工材料的循环利用。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及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设备被应用到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中,超高层建筑物土建施工人员只有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掌握更多的施工技巧及技术,才能不断地提高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忠.浅谈我国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8).
[2]张浩,李连科.试论当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
[3]祁金梁.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51).
[4]孔祥夔.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3).
[5]祁金梁.超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51).
论文作者:赵洪源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基坑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