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顺应整合模式下新奇隐喻的认知研究
李进荣
(贵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 ]隐喻作为语言、修辞表达的一种方式,其能够将多种语义表达符号,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物象解释,从而形成具有对应关系词汇的语义关联。在不同语言表达环境或认知语境下,隐喻的语言符号代表着不同意义,对话者只有顺应语言环境,或者顺应对方在语言表达中的话语明示,才能进一步作出恰当的语言隐喻对接。文章主要探讨关联顺应整合模式下,语言对话或艺术表达中的新奇隐喻,以及隐喻符号、映射本体之间的语用关联与认知关联。
[关键词 ]关联顺应;整合模式;新奇隐喻;认知
隐喻主要从某一语境下对话主体的认知出发,进行抽象事物、难以表达物象的比喻。隐喻含义表达的始源域,为人们所常见的、熟悉的具象事物,通过使用始源域中的隐喻内容,可以对目标域物象的真正意义作出较为清晰与准确的表达。而且在特定语言或语义的认知环境下,语言主体会根据上下语义之间的顺应性,选择适合的语义关联词汇,来增强语词或句子表达的说服力。
卷筒纸印刷机折页机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曲柄、连杆和折刀杆三部分组成.折刀装有折刀杆上,折刀杆在曲柄和连杆的带动下作往复摆动,当纸张从两辊子上通过时,折刀将纸张推入两辊子之间,由两辊子挤压纸张完成一次横折动作.
一 、关联顺应理论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关联理论”的提出,最早源于斯佩贝尔、威尔逊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著作。在这一著作中,主要将语言关联原则分为认知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指的是人类对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于相信那些具有关联性的符号表达;交际原则指的是双方在交际对话过程中,话语主体会对对方的语义表达进行推理,并尽可能接近行为本体的语义,以实现自身话语与行为本身的关联性。话语双方一旦形成对话的传播与接收,那么处于同一语境中的话语,就存在着广泛的关联性。而且这一关联性会随着语境的变化,发生情景思想、对话内容与外在行为的变化,变化后的对话内容可以是原语境增强,也可以是对原语境的否定。多个对话主体或语言表达主体之间的交流,可能会由于彼此共同的语义表达认知,而使得始源域、目标域的关联性增强;也可能由于双方某些语义认知的差异,导致语言对话的关联性减弱。因此,对于相同语境下的话语表达,主要着重于话语主体对话关联度的分析,倾听者会依据该语境中语言本身的逻辑内涵,寻找与之匹配的关联语句或词汇,以实现双方的语言交际。
而“语言顺应理论”则由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提出,顺应理论从顺应出发,在话语主体、倾听者之间建构起对话的桥梁。也就是说,话语主体、倾听者都会根据当下语境,作出顺应对方意图的语言选择与表达,选择过程即为语言的适应、顺应过程。耶夫·维索尔伦指出,语言顺应被应用到多种语言现象的表达中,且与语用存在着广泛的关联性。根据不同地域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与主体认知等,可以作出差异化的顺应性语义表达,由此确定了顺应理论对现实物象的关照。
10月6日,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举行建院60周年庆祝大会。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湖北省副省长郭生练,水利部党组成员刘雅鸣,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陈小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专家等出席庆祝大会。
可在我们这群生人中,为什么有些人不见了?
二 、关联顺应整合模式下隐喻的涵义及认知观
这一对话过程中,主持人崔永元通过“虎狼班”“潜能班”等词汇,引出接下来“潜能班”班长历冰洋的出场。而在历冰洋上场后,主持人崔永元又使用反问句“你也不像虎不像狼啊”,暗示历冰洋并不像老师说的那样调皮、活跃。然后班长历冰洋马上回答,他们是“虎”“狼”,这里“虎”“狼”所隐喻的对象又变成了学生。“虎”“狼”在普通民众的认知中,是非常凶残、邪恶与暴力的生物,用“虎”“狼”这些物象来类比学生,可见之前学生在班级课堂中的表现有多么差。之后主持人崔永元又接一句,你是幕后的“虎”“狼”啊,既非常巧妙忽略学生留给观众的负面形象,又对历冰洋关于“虎”“狼”的回答进行了回应,拉近双方语言表达的距离。因此,两个话语主体在同一语境下的对话,需要不断变换隐喻所具有的关联假设,来顺应对话方所创造的隐喻信息,“虎狼”“幕后虎”“幕后狼”等隐喻,既道出班级学生难以管理的形象,又能够将碎片化的对话内容进行有效关联,从而为观众带来幽默风趣的观看体验。
无数年来,我们仍旧住在这块地上。
三 、关联顺应整合模式下语言表达新奇隐喻的认知研究
崔永元:刚才我们也听过了“虎狼班”的事迹,“男虎”“女虎”都有,学校还给他们取名为“潜能班”。接下来我们就请“潜能班”班长历冰洋上场,有请!
5) 样品测定。精密称取小檗样品3份各0.1 g,按上述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样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不同产地各用药部位小檗药材的小檗碱含量。
一般某一语境下的新奇隐喻表达,主要包括“对白式”交流、“独白式”语用等。其中“对白式”言语交流,常常选择当下发生的新奇事件,或者某些访谈或言谈对话,进行隐喻词汇的意义探讨。不同读者对新闻或某一事件的关注点不同,话语主体应站在倾听者的角度,进行谈话缘由的选择,并使得正常的言语交际能持续下去。在双方展开对话的言语交际中,话语主体、倾听者都会针对某一主题,使用隐喻词语或句子表达,发表自身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与理解。如在《实话实说》“魏老师的良心”节目中,主持人崔永元就通过言语交际的角色隐喻,引出接下来需要探讨的话题。
历冰洋:你好!
这一例句中,“是狼”与“侍郎”同音,“是狼是狗”暗示纪晓岚(纪侍郎)是狗,而纪晓岚巧妙回答“尾巴朝下是狼,上竖是狗”,也讽刺和珅(和尚书)是狗。虽然该谈话中运用隐喻修辞的关联性表达,将“是狼”与“侍郎”,“上竖”与“尚书”进行关联,但双方在交际对话中,并未提及“纪侍郎”“和尚书”等本体,这就大大增强了言语对话中隐喻的语义矛盾效果。
崔永元:现在看来,你也不像虎不像狼啊?
历冰洋:我是“幕后指使”,他们是“虎狼”。
崔永元:奥,你是幕后的“虎”“狼”啊……
隐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符号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隐喻研究开始出现在多个学科的表达分析中。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语言表达或思维方式,在日常人际交往或文学创作中普遍存在,且已经成为人类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哈佛大学语言学专家乔治·莱考夫指出:“隐喻是两种范围域之间的联系与转换,有形的、具体的物象被称作始源域,用来映射抽象的、陌生的物象,而这一物象被称为目标域。”德国学者布斯曼在《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一书中,将隐喻定义为描写性的词汇,这一词汇叙述既可以指向人,也可以指向物。因此隐喻包含本体、喻体和喻底等,主要使用喻体的某些内在或外在特征,描摹本体所具有的属性,本体、喻体之间存在着某方面的相关性或相似性。
但对于存在语义冲突的隐喻表达中,话语主体对隐喻信息的选择,并不会考虑到听话方的理解或认知习惯,也不会使用明喻进行字面意义的明示。这种情况听话方只有通过对“隐喻”内容的推理,才能够感知隐喻中所包含的语义或语用内涵。例如:“天上人间”“人间天堂”“黔驴技穷”等词汇,处于不同语境就有着不同含义。特别在双方语用冲突较为激烈的情况下,隐喻本身的辨别难度会大大增加,听话方在接收对方的“话语意义”,也会出现一定逻辑错误或语义表达障碍,这会形成隐喻鲜明的形式感,以及巧妙的话语交流偏差。本文以古装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台词为例,阐释语义冲突中的新奇隐喻:纪晓岚、和珅在一起吃饭,在座还有位御史。和珅看见一条狗,故意问纪晓岚:“这个东西是狼(侍郎)是狗啊?”御史答道:“纪先生,听见了吧,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马上回答:“和大人,是狼是狗还不容易么?你看,尾巴朝下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2.1 多年多点试验 2014—2016年分别在广州市番禺区沧海花场、佛山市南海区国芊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鸿福金钻蔓绿绒”和亲本“鸿运金钻蔓绿绒”的品种比较试验及多年多点试验。每个试验点种植“鸿福金钻蔓绿绒”和亲本“鸿运金钻蔓绿绒”各10 000盆,管理措施相同。试验期间对株高、株幅、主茎颜色形态、叶片颜色形态、叶片数、生育期、开花习性、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等进行观察记录,随机选择30盆进行统计分析。
而另一种新奇隐喻的表达,是通过“独白式”语用进行呈现。在自说自话的“独白式”中,说话方与倾听方为同一个人。因此其对隐喻语言的独白式表达,会通过暗示、明示手法来进行上下文内容的关联,以形成整篇文章隐喻内容的交际对话。这种“独白式”的隐喻语用,常常出现在小说、诗歌等文学的创作中。下面以1940年穆旦诗作《蛇的诱惑》为例,阐述这一隐喻模式所存在的语义关联性、顺应性。
西方学者在隐喻认知研究过程中,通常将隐喻当做表达符号或语言符号,来解释句子或词语表达中的隐喻。美国学者奥托尼认为:“隐喻不能脱离语境而存在,任何句子、词汇并不构成隐喻。只有将其融入到特殊的语境中,或使用其某一用法,对话方才能够感知隐喻的真正含义。”例如:名人名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单从隐喻“人生如逆旅”来看,“逆旅”主要包含“旅店”“旅居”“叛军”等三种意义,若不考虑叙述语境因素的情况下,无法判断隐喻“逆旅”在诗词中的含义,也无法感受到诗人感叹人生的况味。但要针对整首诗去理解,“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能够体会诗人在与朋友分别时的悲伤心境。人生是一趟艰难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过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栈停了又走,走了又停。隐喻需设定特定的语境构架,在语境框架下对词语、句子进行认知,分析隐喻用词在上下文之间起到的关联性。因此具有关联—顺应联系的隐喻,不需要话语主体向倾听者解释隐喻的内涵,倾听者只需要根据自身对隐喻词汇的推理,就能够理解隐喻在双方对话中的意义。
“关联顺应理论”包含关联理论、语言顺应理论两方面内容,主要由我国韩东红教授提出,是对原有“关联—顺应”语言模式的修正与联合。韩东红教授认为,对于语言的“选择性”表达,应以倾听者作为认知主体,对倾听者的语言理解力、交际能力等进行评估,从而作出符合对话方心理认知的意图传达。在运用“关联—顺应”理论进行互动表达的过程中,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应用规范:首先说话者话语的产生与传播,并不是单纯的话语传达过程,而是话语主体进行语义内涵表达的过程。说话者需使用对方熟悉的语境词汇,进而顺应接受者的语义关联。其次,话语主体、倾听者应顺应对方的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来维持互动交流的顺应。最后,对话双方在交流对话中,可能会运用不同的始源域关联假设,所以话语主体应选择合适的交际策略,运用不断变化的新奇隐喻语,来回应对话方提出的关联性假设,从而实现交际双方在同一语境中的话语理解。
(1)基于总量控制目标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绩效宏观测算结果(265 mg/kWh和333 mg/kWh)均为热能动力学理论计算值(110 mg/kWh和160 mg/kWh)的两倍多,表明火电机组实施超低排放后,在年运行5000 h的前提下,“十三五”火电行业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完成具有一定冗余量。
惊异中,我觉出了第二次蛇的出现。
这条蛇诱惑我们,有些人就要被放逐到这贫苦的土地以外去了。
在《蛇的诱惑》诗作中,出现了“蛇”这一物象,但“蛇”背后所隐喻的事物则较为复杂。《圣经·旧约》将蛇比作肮脏、负面的物象,在蛇的诱惑下,“亚当”“夏娃”偷尝禁果导致怀孕,之后上帝将其逐出伊甸园。因此“蛇”在这里隐喻着卑微、痛苦的命运,女人要承受怀孕的痛苦,男人要无休无止的劳作。“蛇”只能用肚子行走,承受着土地带来的苦难。但是穆旦所创作的《蛇的诱惑》,其中提到“第二次蛇的出现”、“放逐到贫苦的土地以外”,这表明“蛇”这一隐喻物象象征着放逐。1940年,中国处于动荡的抗日战争时期,穆旦作为一名西南联大的学生,还有半年就要从学校毕业。在毕业以后,他将迎来人生的选择与转变,是投入抗日战争的斗争之中,还是留校任教?因此《蛇的诱惑》这首诗中的“蛇”,不仅暗喻着“国家”“个人”的艰难命运,而且对天地中的“人”“生命繁衍”等主题,展开“肉体存在”“心灵归宿”的追问。这种运用外在物象,暗示抽象物象的“独白式”表达,不仅拓宽了文学内容的语义边界,同时也强化了上下文之间存在的隐喻关联,引导读者解读隐喻背后的深层涵义。
推荐理由:本书与第一辑一样,广受读者好评,出版仅半年时间,销量已突破80万册。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鲜活生动、言约旨远。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我们能追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也能在这样的创造性转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样关于“独白式”的隐喻表达,也出现在弗兰西斯·培根的著作中,《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读书感悟指出:“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some to be eaten alive, and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to say, some books can be read only part of the book, some books to read carefully, but do not ask why, some books to diligently read through.”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需要生吞活剥,有少数的书要咀嚼与消化。也就是说,有些书可以只读一部分,有些书要细细阅读,但不要追问缘由,有些书要勤奋、用功的读完。这段有关读书的言论,主要从话语主体的角度,阐释了“读书”与“吃饭”之间的关联属性。“浅尝辄止”“生吞活剥”“咀嚼与消化”等词汇,隐喻读书的不同程度。“少数的书要咀嚼与消化”,是从听话者的感知与认知角度出发,听话者通过对“咀嚼”“消化”等词语的联想,能够形成“读书”“吃饭”之间的关联假设。与旧的“关联—顺应”模式相比,新的“关联—顺应”模式能较好地从话语生成和话语理解两方面解释言语交际过程。因此可以得出,在“关联—顺应”的隐喻修辞框架下,作为隐喻的始源域物象,与目标域物象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话语主体、倾听者在理解对方语言的过程中,会激活现有认知的隐喻概念,从而做出与之对应的交际回答,以实现言语交际的关联与顺应。
[参 考 文 献 ]
[1]Lakoff 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2001.
[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高彬.开启同声传译动态研究——“同声传译认知语用研究”解读[J].外语学刊,2014,(5).
[5]洪翱宙.关联视角下的隐喻及其翻译策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8,(5).
[6]刘风光,史红艳.认知语用文体研究——文学语篇诠释新视角[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3).
[7]毛峻凌.从关联理论看转喻的语用阐释[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
[8]邵红杰.认知语境下隐喻意义建构的张力和阐释力[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9]王瑞昀,唐薇.论隐喻意义建构的认知机制——以概念整合理论为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10]王园园.汉语歇后语的认知语用解读——基于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J].中国市场,2016,(22).
[11]叶荭.基于隐喻认知功能的英汉轭式搭配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A Cognitive Study of Novel Metaphors in the Context of Relevance and Adaptation
LI Jin-rong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China)
Abstract :Metaphor,as a way of expressing language and rhetoric,can use a variety of semantic expression symbols to explain the object in daily life,thus forming a semantic association with corresponding relational vocabulary. In different language expression environments or cognitive contexts,metaphorical language symbols represent different meanings. Interlocutors can only make appropriate language metaphors if they conform to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or conform to the other party’s explicit expressions in language express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novel metaphors in language dialogue or artistic expression under the context of association and compliance,as well as the pragmatic and cognitive associations between metaphors and mapping ontology.
Key words :association compliance;integration model;novel metaphor;cognition
[收稿日期 ]2018-11-26
[作者简介 ]李进荣(1994-),女,贵州镇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文章编号 ]1004—5856(2019)03—0113—04
[中图分类号 ]H13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004-5856.2019.03.028
责任编辑:思 动
标签:关联顺应论文; 整合模式论文; 新奇隐喻论文; 认知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