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呈现出深度发展的状态,设计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在设计中,离不开小区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如今人们开始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在设计上,必须要保持小区的舒适度,从大局出发,进行细节上的布局,考虑到小区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分析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要点,在小区必须具备的性能下,对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以此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令人们的体验感更强。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分析研究
引言:
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人口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土地利用率不断加强的条件下,高层住宅建筑迅猛发展,而这其中,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体现的尤为重要,关乎人们的体验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的考虑建筑投入使用后所面对的所有情况,比如避雷、排水、抗风、抗震、抗火、节能等,必须具有景观设计部分、公共活动区域、停车场、道路、绿地等,考虑到这些综合因素进行建筑设计,进而体现出小区的功能的综合性,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体验感。
一、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点
(一)绿化原则
高层小区住宅建筑通常是在原始地基础上进行建设的,且在城市空间中来说,小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原有结构,对草地、植被等造成破坏,因此,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要保持绿化原则,小区内必须有草地、植被区域等景观设计内容,利用现有的绿化手段进行小区的绿化设计,令人们每天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将小区打造为城市中的绿地[1]。
(二)交通方便
高层住宅小区优势在于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居住人数倍增,且相互之间不存在住宅的冲突,这一优势体现在小区住户较多,就现如今而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也越来越多,这为小区通行造成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在停车场、小区道路合理设计方面,严重影响着人们日常的交通出行,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要注意小区停车场、道路方面的问题,保持停车场靠近出入口原则,道路有合适的宽度,条件允许下将道路设计为双行道,并要保持道路设计上的合理性,避免人车冲突、车辆之间的冲突。
(三)节能环保
小区“废物”是城市最大的废物来源之一,污水、生活垃圾等不仅影响着城市环境,更是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上,必须要保持节能环保的原则,提高小区污水、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在建筑上加深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对城市的污染[2]。
(四)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小区建筑地址的选址上,也就是小区在城市中如城市融合的程度,包括在公交站、地铁站、周围的消费场地、公共场地、绿化程度等。一方面,考虑到人们生活的休闲场所,另一方面,考虑到人们的生活需求,将小区与城市相融合在一起,进而给小区居民更高的体验[3]。
二、高层住宅小区建筑具有的性能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必须具备的性能有避雷、排水、抗风、抗震、抗火、节能等,只有不断地提高小区性能,才能给人更高的生活体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避雷性能
在避雷方面的,因为高层建筑“高”的特点,一旦出现雷电天气,极容易发生雷击事件,在这方面必须要考虑建筑的避雷性能,即便是发生雷击事件,也能够通过避雷针将雷电导入地下,避免雷击破坏建筑结构并对人们造成安全风险,而在避雷针的设计中,建筑外部避雷设计要保持的原则是楼顶具备品质保证的避雷针,避雷导线要介入地下且地下没有特殊建筑。建筑内部的避雷设计要保持法拉第笼设计建筑避雷方式,也就是在建筑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要竖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虚拟连接形成一种笼式避雷网,通过这种避雷网构建,将雷电分流和导流在整个建筑中,避免建筑的局部损伤,进一步的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二)排水性能
排水,在住宅小区建筑排水中,一个是道路雨天积水问题,另一个小区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道路雨天积水问题是小区较为严重的问题,在正常天气对小区没有影响,而一旦遇到雨天,小区就会呈现出大面积的积水情况,做不到有效的排水,给人们的交通出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方面,要加强小区地下水道与城市地下水道的通流效果,并且要在小区地势低的隐蔽位置设置备用排水口,在雨天打开,以供应小区的排水,防止路面积水严重。并可以将小区排水与节能循环利用设备、中水给水结合起来,将小区雨水进行再利用。
(三)抗风性能
抗风能力是小区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直接影响小区建筑安全系数的重要因素,决定着人们的居住安全,高层建筑因为具有非常高的高度,顶部与基底的距离过长,遇到大风天气,建筑高层会发生摇摆的情况,即便是不发生危险,对人们的体验感也是有极大的影响,根据调查发现,现如今大多数高层建筑,基本都存在遇到大风会出现摇摆情况,一旦这种摇摆持续,对高层建筑而言是致命的,随着摇摆的幅度增大,建筑甚至会发生中间折断的情况,甚至建筑拽着地基倾倒,造成严重的灾害,而在具体的设计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综合性能,以此提高建筑的抗风能力,比如,在流体形式的建筑设计,在建筑外形上,考虑到自然环境情况采用流体建筑外形,这样设计的好处便是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建筑对风的阻力,即便是大风天气,风力也不会对建筑造成强大的冲击。再者,如强化地基,在住宅建筑设计上,可以对建筑地基进行强化,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整体地面的契合度,将桩的深埋度进一步加深,以此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提高剪力墙侧拉力来进行建筑设计,以此来满足建筑的实际需求。
(四)抗震性能
抗震性体现有着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抗震性能体现较之为少,但一旦遇到地震,如果建筑抗震性能差,将会直接造成建筑的大面积崩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更是毁灭性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必须强化建筑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的抗震效果,在面对地震之后,建筑能够抵御地震,以此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在具体的建筑设计方面,因地制宜,需要考虑到建筑所处地区的地震情况,根据地震情况进行建筑设计。在材料选择方面,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同时,尽量选取一些抗压力强的材料,尤其是建筑的关键结构,要选择抗压、抗弯、硬度高的材料,以此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在建筑结构方面,要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保证建筑的一体性,要进行科学的优化,将建筑打造为完整的一体,以此应对自然灾害,剪力墙设计中,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地震模拟,确定在该种设计下,抗震系数的强弱,并根据已有设计进一步的优化,以此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而在建筑的选址方面,要尽量选择一些低震区,不可避免下,要建设避震区,同时要保证避震区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上的提高人们的安全系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与建筑性能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设计要点方面,必须要注意小区绿化原则、交通方便、节能环保、城市功能等。在建筑性能方面,必须要保证建筑的避雷、排水、抗风、抗震、节能等性能,以此保证建筑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封桂泰,季春,陈钧颐.高层住宅基础控沉加固及整体纠倾施工新技术[J].建筑施工,2019,4102:216-219.
[2]袁庆.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节能措施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7:97.
[3]仇多荣,汪华胜.现代城市高层小区的景观规划应用设计分析[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1:4-6+24.
[4]刘敬业.城市住宅小区的建筑规划设计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3:129-130.
论文作者:贾津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建筑论文; 小区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住宅小区论文; 性能论文; 高层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