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帅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帅

摘要: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正在高速发展。建设水利工程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谋福利,不能为满足现阶段的一时需要而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水利工程的建设一定要正视环境破坏的现实,找到合理的应对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居乐业。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便利了人类的同时也要考虑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这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困难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制定合理的措施,对已经破坏的环境及时补救,将伤害降到最低。水利工程确实为我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但是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将水利工程产生的环境问题妥善地解决,让水利工程更好地造福社会。

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究

1.1对水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涵盖的范围广,由于建设初期,对于建设场地缺乏经验,导致工程完工使用后对于河道的上游水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削减了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其次在水库的范围往往在一些天然河道的附近,水库的施工就会破坏天然河道的结构,进而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平衡性发展,对河流中各种生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威胁。水库的蓄水期一般主要集中每年的11月份和次年的四月份,且在蓄水期时地下水位线一直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当进入水库丰水期的时候,会淹没水库周围的土地,周围土地因长期受到淹没,土壤被充分浸透,土壤的结构改变,容易使得周围土壤呈现出盐碱化、沼泽化的趋势。

1.2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造容易对施工区域的气候和大气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水库上方的空气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水库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一些原有的土地转变为河流,如此以来就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气候情况。水库的修建也会使得附近区域的地面的储水量增加,进而使得地表水分蒸发量变大,自然会导致降雨量的增加。

1.3对土地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项目,项目复杂,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其次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施工器材,施工所需原材料,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这些也会占用大量的土地空间。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及时处理这些项目垃圾,将会使得周围的土壤遭到破坏,周围的生物受到影响,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情况,进一步的话有可能导致河道堵塞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应该着重注意对土地的占用的问题,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1.4 对地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复杂,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较多,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可能性。对于建设环境的要求较高,在确定建设场地以前需要对整个工程做实地考察工作,对于项目区域的地质构造、土壤结构进行准确的判断分析,避免建设后期出现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必定会使得附近的居民移居,放弃已经形成已久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搬迁到一片新的地区,破坏这里的各种人际关系,包括居住模式、生存方式以及亲情关系。兴修水利项目必定会使得原址居民转移到新的环境,重新适应新的文化,耕作模式也会发生变化。而且搬迁新区各类基础设备的建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费。其次,水利工程的类别不同,对居民的安置也有差别。比如古资料记载的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施工地区的居民并没有因为水利工程的建造生活环境和生活模式上受到影响。人口居住稀少的地区,也可以不转移居民。

1.6对局部降雨量的变化

大量的水蒸发会导致水库周边的水蒸气含量很高,从而增加降雨量。春夏暖和的季节,水温上升速度较快,进一步加快了降雨。降水地区大多数在水库外围地区,水库及其周边的降雨量较少。除了降雨量之外,降水时间也会发生改变。

2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如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考虑的重点。

2.1完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为了能够建设环保的水利工程,设计阶段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要对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环境人文特点都进行细致的调查。为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进行设计时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来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预估。为了能够对工程建设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力度进行准确的分析,要建立一个健全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通过该体系来预测工程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根据各个方面的环保需求做出合理调整,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2.2健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

水利工程的建设要面对一些无法避免的破坏,就要做好生态环境补偿工作。一是要健全生态环境补偿体系,完善该体系的基本内容,针对各种程度的破坏规定明确的补偿力度;二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要重视环境补偿体系的建立,承担经济压力。生态环境补偿体系的建设还应该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明确划分责任和补偿措施;三是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相关执法人员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在保证生态环节问题得以妥善解决的情况下,顺利开展水利工程建设。

2.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护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巨大障碍。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克服水土流失的问题,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定要做到水资源利用合理化、高效化,多利用现有土地和植被,增加植被面积,在节水政策上也可以做一些调整,最终营造一个拥有良好用水习惯,保障节约用水的水利工程。

2.4制定江河流域发展规划

水利工程是依托江河流域建成的,目的是对地表河流水资源实现合理调控。所以,若能够制定好江河流域发展规划,就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我国目前的河流规划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也加快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前进步伐。可以在原有的治理河流模式上再进行创新改善,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标准来实现对江河流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合理规划,最终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充分利用科学技术

要利用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对河流的演变状况以及河中泥沙的运移规律进行分析,同时再对河流周边的动植物繁衍和迁徙规律进行总结,结合各个方面的综合因素,最终制定出对环境影响最小、最为科学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群体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热情,施工过程公开透明化,加快水权等相关制度的建立,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收益。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周边的经济布局做出适当调整。

结束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不小的进步,水利发电水利工程体系为工农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人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能够在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一定要找到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保证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祥.简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01:6-7.

[2]王丽.浅析农业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58.

[3]罗斌.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J].民营科技,2017,04:231.

[4]梁茂营.浅析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J].建材与装饰,2017,21:279.

论文作者:李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论文_李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