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电力系统危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采取某些措施来避免电力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故障。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相应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电力系统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变电管理的危险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于之后变电维修和相应的管理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变电运维;危险点;预控措施
1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以往采用的是计划检修方式来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查维修的,这种做法本质上属于一种事后维修的方法。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和维护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开始采用定期检修和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方式,极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保证了电力的运行效果。因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传统的检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市场的发展需求,检修的可靠性比较低,而且检修过程还得断电,无法全面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患风险,给供电的质量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效应。
2变电运维工作中的危险点
2.1人为主观因素
首先,变电运维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复杂性极高的工作。因为其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工作中也会时常会出现紧急性情况,所以要求变电运维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但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技术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素养。表现在遇到相关的问题之后,往往通过经验解决问题,不能采用合理的方法排除隐患,进而造成没有必要的损失。同时,缺乏专业意识。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隐患意识,往往对相关技术问题产生错误判断,进而错过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事故,造成损失。其次,有个别企业在变电运维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仅仅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到实处。对变电运维的管理往往借助于一纸空文,没有合理的管理模式,缺乏合理而有力的检查和监管制度。对员工的监管不力,则使得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管理日趋混乱。另外,一些电力企业的规章制度本身就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即使员工主动遵守,往往也会出现诸多问题。
2.2客观设备因素
变电运维技术中,对变电设备的要求往往很高,所以那些由于自身或外界客观原因造成的设备损耗往往也不可避免。自身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变电设备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下,设备自身产生的老化和磨损问题,使得变电设备寿命减少,出现事故的几率逐渐增大。外部原因则种类较多,其中包括自然灾害,如极端天气对设备的腐蚀等等。另外,设备磨损还包括一部分人为原因,即技术人员对设备的保养工作不到位,保养水平较低等等。一旦设备出现问题且没有及时发现,造成的损害往往不可估量。
3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点控制措施
3.1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首先就要不断健全与完善电力企业日常的管理制度,并要加强对变电运维技术的研究,并对各项操作进行规范与明确,以此来减少人为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因此,电力企业就要根据变电运行管理过程中的操作失误率、实际需求以及行业准则来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与落实,同时也要对操作中的各个流程与步骤进行细化,从而确保变电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3.2加强电网设备检修
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可知,变电设备是影响变电系统运行质量的直接决定要素,只有确保地方变电站设备得以全面的维护,并定期对设备潜在风险进行核查,确保无潜在风险因素,才能避免对变电系统运行环境造成损害。在此期间,检修人员必须结合地方用电需求判断电力设备使用规律,以便明确适宜的设备选型,提供完善的设备维护平台,为后续检修工作的开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部分检修部门在变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方面仍存在缺陷,致使部分变电站工作者并未重视电网设备维护的重要性,甚至在检修工作执行期间,仍出现较多的违规现象,不但难以保障电网设备的实际检修质量,同时也极易对检修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损害。因此,构建完善的电网设备检修管理制度与方案非常重要,只有确保检修工作能够如管理要求展开,才能使变电系统运行质量得以保障。
3.3重视故障预防工作
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应以事故预防为主,以维修为辅。在检修工作落实期间,检修人员应具备较完善的电气知识与操作经验,能够根据电气设备检测数值与特性判断潜在的故障风险,决定后续防治方案,避免对地区电网用户稳定且可靠的用电环境造成影响,才能为后续城市电网系统的不断完善提供帮助。因此,在履行定期检修工作时,电力企业必须为检修人员提供内容详细的工作票,以便检修人员明确各类设备运行状况,并基于以往检修经验确定可能潜在的问题。而后检修人员需结合变电设备操作规范与标准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期间应做好安全防护,并按照检修流程要求认真核对每一处设备元件,确保风险检测工作落实全面,才能有效降低变电系统事故发生概率。
3.4落实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工作
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日常检修。首先,检修人员需要检查继电保护设备中各个元件的标注是否完整,并对相关操控按钮、开关进行检查,确保开关与按钮不会存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其次,检修人员要检查各个指示灯以及仪表盘的显示情况,并确保相关固定螺丝不存在松动的问题。最后,需要围绕互感器开展对配线、固定卡子的检查。二是根据继电保护设备所表现出的问题排查故障。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会根据长期的设备检修经验指定先关的故障排查顺序,检修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实际故障情况,对可能存在的故障作出判断,并严格遵照既定的检修程序依次实现对于设备各个部位的检查。若在检修的过程中发现零部件缺失或者老化的问题时,需要及时更换故障零部件,并将维修结果记录在册。三是设备等级划分。日常检修工作完成之后,检修人员需要根据电力企业所指定的相关标准对继电保护设备作出评价,并依据其实际运行状况对其进行类别划分。第一类标准为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正常,经济性较高,安全指数达标;第二类标准为设备存在零部件破损、缺失的问题,核心零部件运行正常、设备整体运行正常,且不存在安全隐患;第三类标准为设备存在运行问题,会对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造成影响。当继电保护设备存在第三类问题时,维修人员需要对设备整体进行全面的检修。
3.5提升检修人员素质水准
检修人员是电网设备管理工作的基本执行单位,更是判断电网环境内是否存在风险因素的审查人员,若检修人员素质水准不满足电网检修工作的需要,则势必会影响电网运行的整体质量,甚至会导致电力故障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在日常检修工作中,电力企业负责人应定期护或不定期的组件检修技术培训平台,使检修人员能够持续得到专业的培训与教育,以此增强检修工作质量的可控性,并提升检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准。其次,还需要定期对检修人员技术能力进行考评,以便增强检修人员对技术的记忆力,并为后续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引导。期间,考评成绩不合格的检修人员,应禁止其上岗工作,以避免造成电网事故风险。最后,电力企业应落实究责制度,确保责任制条款落实到个人,才能使检修人员更关注检修工作的规范性,以便保障设备检修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形势下,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因此,为了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确保变电运维的安全性与高效性,首先就要重视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变电运维工作,对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危险点存在的特征来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以此来减少变电运维工作的危险点,提高变电运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刘玉章,李宏宇.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34-135.
[2]韩斌.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8(19):82-83.
[3]邹星星.对220kV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4(11):89-90.
论文作者:徐勤,张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危险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