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双休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休日论文,情况论文,大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3月25日,李鹏总理签署了第174号国务院令,决定从5月1日起职工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全国高校的“双休日”是从8月份开始实施的。为了深入研究大学生闲暇问题,我们就大学生“双休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之以访谈。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19份,回收率91.1%。其中文科学生303人,占72.3%;理科学生116人,占27.7%;男生224人,占53.5%;女生195人,占46.5%;一年级58人,占13.8%;二年级241人,占57.5%;三年级36人,占8.6%;四年级86人,占20.5%。下面根据调查结果及个谈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一、对推行“双休日”制度,总体上持积极的态度,但个体适应程度有较大差异。这一点可以从表一中得到验证。
表一
从表一可看出,有65.4%的学生认为实行双休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好处,但有10.7%的学生持相反观点。对这一结果,我们进行了访谈,前者的主要理由是:(一)上课时间缩短了,休息、娱乐时间增多了,学习的精力更充沛了。(二)双休日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质增强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使当代大学生将来择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大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双休日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而为他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供了客观条件,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后者则认为:实行五天工作制,上课时间少了,学习内容并没减少,并且由于上课时间的相对集中而增加了预习和复习的困难,同时,也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多,同学、老乡的交往增多了,不仅造成经济负担加重和大量精力的消耗,而且影响学习。
二、对“双休日”的支配,有较大的依赖性,且对学校的安排显示出不满。表明教育者对“双休日”的合理支配缺乏有效的引导,未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表二
你的双休日 有计划(%) 无计划(%) 随大流(%)
活动有计划吗 51 30.1 18.9
你对学校双休日的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文化娱乐活动满意吗8.333.0 58.7
你认为学校安排的副修能满足% 基本能满足
不能满足%
课能满足你的学习要求吗15.8
47.5 32.7
这一调查数据表明:有一半的学生对“双休日”活动没有计划,处于盲从和随大流的状态,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合理科学地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使其过得既充实又有意义,而学校的安排尚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相反早在开学之初,一些影视舞厅的“有识之士”就看好大学这个市场,把触角伸进了大学校园,如“×××舞厅女生凭学生证入场,一律免费”“×××电影院,凭学生证购票五折优惠”等等之类的广告在校园外处处可见。本来利用闲暇时间适当地看看健康的影视录像或跳跳舞,是无可非议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但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大学生又都处于生理和心理尚未成熟的时期,如果照调查的结果这样发展下去,势必既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加重了经济负担,最终影响了学习,同时,还会滋长学生的享乐主义思想,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三、“双休日”对大学生的经济生活影响并不明显,但其引发的精神空白亟须正视与解决。请看表四:
表四
从表四中可以看到:有64.7%的学生认为并没有因为实行“双休日”而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这说明实行“双休日”对他们经济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却有77.1%的学生认为闲暇生活过得单调贫乏,这也表明他们希望学校能为他们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个谈我们了解到,目前大学生闲暇生活之所以过得单调贫乏,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不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条件。
五、几点思考
1.推行“双休日”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由生产型社会化向消费型社会化的转变,其必然引发一系列的文化问题,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双休日”所滋生的问题,通过科学研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2.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双休日”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有效地开列“双休日”的“大众菜谱”,既满足其精神宣泄、情绪调整的需求,又要注意满足求知成才的需要。南京大学提出在“双休日”为大学生提供“点菜式”的服务值得借鉴。
3.高校要注意闲暇生活所依托的物态文化建设,物态文化是制约当前大学生过好“双休日”的主要障碍,要下决心在“硬件”下功夫。
4.要重视大学生社团等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培育课余文化中心,培养课余文化的骨干,增强校园精神氛围。
5.结合各学校实际,充分挖潜,围绕主体,悉心工作,为培养跨世纪一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