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治理视阈下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研究-以浙江象山爵溪街道“以一带万”管理模式为例论文

多中心治理视阈下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研究
——以浙江象山爵溪街道“以一带万”管理模式为例

胡 丹

(中共宁波市海曙区委党校,宁波 315000)

[关键词] 流动党员;管理机制;“以一代万”

流动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党员队伍稳定与否,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建共治共享,必须协同发挥“国家政府顶层设计—社会组织中间层媒介—人民群众基层共治”三方面主体在治理格局中互动共通、协同推进的作用。近年来,浙江象山爵溪街道率先开展外来流动党员服务管理试点工作。该街道针对外来人口高于本地人口2~3倍现状,在外来人口集聚区域建立了3个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放大“以一带万”的外口服务管理杠杆效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管理新模式。本文将在“爵溪模式”的基础上,探析多中心治理视阈下,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如何发挥各自的力量,更好地服务与管理流动党员。

“我认为,尽管我们对基因编辑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但是除了少数科幻小说的作者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我们所引入的农作物将产生的变化,我认为这将是革命性的。”一家位于华盛顿的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的高级研究员沃·吉丁斯(Val Giddings)表示,“这项技术将会以积极的方式,极大地改变人与自然环境各个方面的关系。”

一、当前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组织的组建较难

一是隐形党员的存在。有的党员外出时不办理登记,返乡后又不与党组织取得联系,造成去向难以掌握;有些党组织关系长期存放在党员个人手中。二是部分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重视不够。有的党组织没有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导致应发不发、发证不收等现象;有的党组织面对流动党员的复杂情况,对管好流动党员存在着畏难情绪。三是党组织稳定性较差。在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的支部刚建立不久,就由于人员变动而名存实亡。

Step8:FCM划分Uk→m,q为m个集群Fk→m,q={Fk→m,q,j′,j′=1,2,…,m};

(二)流动党员的教育落实较难

一是由于流动党员素质不一,统一集中的党员活动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就使流入地党组织开展教育工作存在着极大的难度。二是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参加组织活动浪费时间和精力,不愿意参加党组织活动。三是一些基层党组织教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例行公事的谈话等静态教育管理机制已不符合以灵活性、多变性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流动党员的作用发挥较难

一是当好劳动用工的引进员。外来流动党支部通过发动老乡,与输出地联系传递招工信息,利用老乡带老乡的模式缓解用工荒。二是当好劳资关系的协调员。外来流动党支部书记、委员和党员代表以身作则,发挥党员示范作用,解决企业普遍存在的“不愿谈、不敢谈、谈不了”的现象。

Research 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disodium cocoyl glutamate 8 23

二、“爵溪模式”的实践分析

(一)从“无”到“有”,党委政府积极主动搭建服务支点

一是建立和谐企业促进会。和谐企业促进会通过街道远程教育室、社区学校等载体,向外来企业职工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讲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知识,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为流动党员搭建人尽其才的“大舞台”。在企业表现突出的流动党员被推上了重要领导岗位,并实行股权激励。三是共享社会公益事业。街道的慈善分会、商会的企业家光彩基金、陈鲁群生育关怀基金、爱心超市等社会公益慈善平台全部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共享经济发展“红利”。

(二)由“点”及“面”,社会组织完善外口服务机制

一是组建服务机构。成立3个流动党员党支部,选拔3名威望较高的流动党员担任原籍地党支部书记,实现了“用3个党支部管好3万人”的外口管理模式。并投入50余万元建立集娱乐和教育为一体的外来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二是出台保障措施。建立以专拨经费使用为主、原籍地党委配套为辅的支部考核经费制度,每个流动党支部每年可获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三是建立共享机制。投入4500万元建设高标准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每年举办的针织文化艺术节为契机,新老爵溪人同编、同导、同演,目前,已连续举办32届。四是开展“乡音说事”工作。让新爵溪人主动参与说事议事,打造新老爵溪人共建共融的社会治理格局。乡音说事会自2018年6月实施以来,通过外来流动党支部共帮助解决了欠薪问题、用工规范问题、劳动保险等40余个矛盾诉求。

(三)以“一”带“万”,流动党支部放大管理杠杆效应

有些流动党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很少过问,不能参与当地各项工作,也不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对家乡建设漠不关心,先进性也就得不到充分体现;有些流动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将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不履行党员义务,逐步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

三、启示

(一)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按照多中心治理理论,党组织应该是流动党员管理的领导者、倡议者、推动者,应扮演主导性的角色。建立完善党组织。在流入党员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流动党员党支部,或者依托当地驻外机构和商会等组织,在流出党员比较集中的地区组建异地党支部。

(二)引领社会组织发挥减压阀作用

按照多中心治理理论,流动党员的管理要实现管理主体从党委政府一元向包括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在内的多元主体转变。随着社会组织日益发展成熟,它们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和功能将不断凸显和扩大,而通过社会组织与党委政府的协同治理,将更有利于提高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绩效。比如建立外来党员救助基金和互助基金,为外来流动党员排忧解难。

(三)引导流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要加大对流动党员的培养力度。积极探索流动党员参与管理制度,及时把政治素质好、懂经济、善管理、有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强、群众拥护的流动党员,选拔到农村、街道和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班子。二是要搭建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各级党组织要创造更宽松、更优惠、更便捷、更和谐的发展环境,引导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思想解放和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标签:;  ;  ;  ;  ;  

多中心治理视阈下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研究-以浙江象山爵溪街道“以一带万”管理模式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