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蔡芬

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蔡芬

蔡芬

(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常德市武陵区415000)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业能耗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电力结构也不合理。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供给行业,同时又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肩负着重要的节能减排任务,同时,电力能源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节约能源、降低损耗的历史进程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从电力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入手,详细分析了电力行业能耗现状和节能降耗潜力,提出了电力行业节能降耗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电力;节能降耗;措施

一、引言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电力能否持续稳定有效地供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命脉,而电力行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行业之一,是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电力既是重要的二次能源,又是一次能源的消耗大户。2007年,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生产耗用原煤12.88亿吨,增长10.7%,占全国煤炭消费量(25.23亿吨)的51.05%,发电用煤连续5年占到煤炭消费总量的50%左右。根据“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目标,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20%。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1.79 % ,2007年下降3.66%,均与年均下降4.4%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节能降耗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能耗还处于较高水平,必须从结构、技术、管理等方面挖掘节能降耗潜力。国家应建立能耗考核机制,并出台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促进电力行业持续、有效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二、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体制改革及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我国电力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基本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工业的需求,满足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改革

开放以来经济社会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近几年来,电力工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电力工业规模的不断做大,覆盖的国土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与此同时,电力工业自身存在的资源损耗、能源污染等问题也正逐渐暴露出来。我国虽然是一个能源大国,但受庞大人口基数所限,导致电力能源分配紧张。东部地区、华北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第二、三产业较为发达,但长期以来电力能源的匮乏和过度浪费使得能源的供应效率赶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正因为电力能源的使用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党和国家过度重视,将“节能减排”这一根本目标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电力行业由于长期面临着“资源不够用、人口压力大、资源类型可替代性差”的严峻局面,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国家践行“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性行业。

(二)存在问题

我国电力行业的损耗问题主要是网损,而网损又可以分为变损和线损,作为有效的衡量电力系统规划以及输变电技术的重要性指标,在过去的几年当中,相关的供电公司一直将节能减排作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点来进行,但是,却忽视了从节点的源头之上来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电力损耗,所以相关的整治效果并不是非常突出。综上所述,在节能降耗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从技术层面采取有效并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在不影响电力企业基本的经济利益前提之下,进行合理的改进,协调经济效率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

(一)优化电源结构

在发展化石燃料发电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是有序进行水电资源开发,增加水电装机比重。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和比较成熟的水电建设经验,在解决好生态、移民问题的基础上,应继续在西部水利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开发水电,把水电开发与“西电东送”相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加快核电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大力发展核电。以落实《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对核电产业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结合技术引进,抓紧进行技术消化和吸收,在核电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标准化、系列化方面加快步伐。三是适当发展天然气发电。重点是结合国内“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近海天然气开发以及引进国外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等天然气工程。四是因地制宜的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十一五”期间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应放在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化上,降低风电场设备投资和造价。

(二)积极采用高效节能发电技术

根据国家电力工业发展政策的要求,积极发展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煤电发电技术,以大型高效环保机组为重点优化火电结构,建设60万千瓦及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加快第三代百万级核电机组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造,完善大容量水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大容量风电机组制造技术,加快西部大中型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改进和完善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农业废弃物、垃圾发电技术,在“十一五”时期因地制宜地开展试点示范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加快30万千瓦及以下煤电机组,特别是服役超过15年的机组高低压缸通流部分的技术改造及低效辅机的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效率。对厂区照明系统进行节能灯改造并加强节电管理,对电厂热力系统及疏水系统进行完善化改造,提高机组效率。有针对性地实施锅炉点火技术改造,大幅减少锅炉启停及低负荷期间燃料油消耗。加快煤电机组高压变频调速节能技术和气化小油枪、等离子点火等节油技术的推广使用。

(四)自主研发,淘汰落后设备

一是积极推动电网节能新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实现电网自身的节能。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同塔多回、紧凑型、串补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大电网技术改造力度,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和系统稳定水平,改善系统无功补偿和电压质量,降低电网损耗。

二是加快特高压关键输电技术和设备的自主研发,加大推广非晶配电变压器应用的力度,努力实现非晶态合金铁心材料的完全国产化,积极推广采用同塔多回、紧凑型、耐高温、大截面导线技术和节能设备。

三是加大高耗能设备的淘汰力度。尽快淘汰运行15年以上的S7以下型号变压器,因地制宜采用S11、非晶合金等节能变压器。

(五)优化运行方式,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及时优化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合理调整潮流分布及变压器负载率,尽可能使电力系统处于经济运行状态。一方面,定期开展负荷实测,适时调整配网的负荷分布和配变运行方式。根据电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积极推广带电作业和状态检修,减少因设备停运带来的电网损耗。另一方面,还应从电网规划与设计、调度运行、设备管理、需求侧管理等各个环节,组织对全网和局部电网的无功分层、分区平衡优化,实现无功分层就地平衡,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提高功率因数,减少功率损耗,改善电压质量。

四、结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长远走向,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提高危机意识。根据对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针对电力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方案措施,力求全面地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减少能源的损耗,并且为国家相关的节能降耗技术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坚实的动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主要从优化电源结构、采取高效节能发电技术、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落后设备、优化运行方式等几个措施方面作了具体阐述。希望供电企业能长期践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将节能降耗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平衡,实现经济利益与能源效率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魏一鸣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一战略与政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

[2]王梦奎主编.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2006-2020).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蔡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5年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

标签:;  ;  ;  ;  ;  ;  ;  ;  

电力节能降耗技术措施分析论文_蔡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