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交易商重组_银行论文

中国证券交易商重组_银行论文

重组中国券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券商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一场绵延不息的革命——全球金融业购并重组浪潮正以波澜壮阔之势席卷每一个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银行业格局的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美林收购英国兆富证券及基金业的劳斯莱斯水星资产管理公司,信孚银行购并美国经纪行元老艾利克斯·布朗公司,瑞士联合银行与瑞士银行的合并,荷兰国际集团整合霸菱银行,巴黎银行等购买百富勤,摩根·士丹利与惠添投资公司的联姻,以及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的合并,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等等。这一场场日新月异、令人震惊的事件,使得人们对购并重组更加倾心。随着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兴起与发展, 购并重组之风也在这片古老的国土上开始劲吹。1997年至1998年上半年,沪深两市资产重组企业就超过了250家。 不仅如此,重组之风还猛烈地吹到了券商群落。在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后,我国银证开始分业经营,于是多家券商进行了购并重组:申银万国的合并,海通、大鹏、平安等券商的内部调整,广发对中银的收购,联合证券、东方证券的合并组建,君安与国泰的整合等等,这种情形就像美国1933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Glass Steagall Act)时的情形,著名的摩根银行分裂为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和J.P.摩根商业银行,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成了专门的商业银行,美林和高盛则选择了投资银行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兼并》一书中提到:在美国,没有哪一家大企业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重组而成长起来的。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突出现象。当前,我国券商借助分业契机而展开的购并重组仍然是最初层次意义上的运营尝试,但是,这种尝试在向世人暗示:中国这片混沌的券商领域已经露出了一线醒目的亮光。

假如把中国券商推向国际资本市场, 这似乎可以想象为向大海扔去几块小石子。外面的世界真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一个美林等于九个中国

与国际上大的投资银行或证券公司比较,中国所有的券商都可以称作蚊型券商,即便是总资产达到230亿元人民币的君安国泰也是如此。我国券商规模普遍偏小,根本无法跟美日等国际大投资银行大证券公司相提并论,全国90多家证券公司总资产加起来只有2000亿元左右,而海外同行的美林集团,资产总额在1996年就已达2130亿美元(见表一、二、三)

表一 中国大陆前20名实力券商(1997年)

按资本金实力排序

按总资产规模排序

序号

券商名称

资本金(亿元) 券商名称

总资产(亿元)

1 申银万国13.20

君安175.60

2 南方10.00

申银万国167.30

3 国泰10.00

南方155.30

4 华夏10.00

华夏110.60

5 海通10.00

海通102.70

6 东方10.00

广发69.10

7 联合10.00

鞍山65.00

8 北京8.50上海财政56.80

9 广发8.00联合54.30

10 国信8.00国泰51.00

11 招银8.00江苏48.10

12 君安7.00山东47.20

13 光大6.00国信45.40

14 山东5.08中信41.20

15 大鹏5.00广东40.40

16 上海财政5.00大鹏40.30

17 浙江4.50光大39.80

18 江苏4.04平安34.20

19 鞍山3.20兴业32.60

20 中信3.00辽宁32.40

按利润总额排序

序号 券商名称利润额(亿元)

1 君安7.41

2 山东5.30

3 申银万国5.01

4 中信4.98

5 平安4.01

6 国信3.81

7 海通3.04

8 国泰2.98

9 兴业2.78

10南方2.73

11广发2.45

12光大2.20

13华夏2.16

14鞍山2.10

15浙江2.06

16上海财政2.05

17湖南1.99

18招银1.85

19江苏1.41

20广东1.30

表二 世界主要投资银行排名(按资本金大小)(1994年)

1.Merrill Lynch & Co.Inc

美林

2.Salomon Brother Inc 所罗门兄弟公司

3.Goldam Sachs & Co. 高盛公司

4.Morgan StanleY & Co.Inc 摩根·士丹利

5.Lehman Brother Inc

雷蔓兄弟公司

6.Smith Bamey Inc 史密斯·巴雷公司

7.The Bear Stears Co. 贝尔·斯第恩斯公司

8.Prudential Securities Inc谨慎证券公司

9.CS First Boston Corporation CS第一波士顿公司

10.Dean Witter Reynolds Inc第恩维特·罗纳德公司

11.Paine Webber Group Inc 佩·韦伯集团

12.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 Inc 唐纳德森·拉夫琴&简瑞特公司

13.Shelby Cullom Davis & Co斯尔比·库姆·戴维斯公司

14.Kidder Peabody & Co 凯德·皮博迪公司

15.A.G.Eewards Inc A.G.爱华德公司

16.J.P.Morgan Securities

J.P.摩根证券公司

资本金(百万美元)

1 5485

2 5331

3 5008

4 3906

5 2152

6 2055

7 2040

8 1379

9 1324

101286

111195

12975

13848

14773

15752

16556

表三 日本最大证券公司排名(1992年)

名 称资本金(百万美元)

Nomura Securities 野村证券 16969

Daiwa Securities

大和证券 10993

Nikko Securities

日兴证券 10054

Yamaichi Securities山一证券 8696

Kokusai Securities 日本国际证券 2531

Kankaku Securities 劝角证券 2249

Wako Securities和光证券 1788

New Japan Securities

新日本证券

1648

名称资本金(百万美元)

Nomura Securities 野村证券 50787

Daiwa Securities

大和证券 36841

Nikko Securities

日兴证券 24995

Yamaichi Securities山一证券 24458

Kokusai Securities 日本国际证券 4478

Kankaku Securities 劝角证券 3963

Wako Securities和光证券 3112

New Japan Securities

新日本证券

3846

规模是竞争实力的基础。我国券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现状已远远不适应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随着金融业的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登陆,我国券商将面临一场苦不堪言的危机,如果不进行购并重组,扩大规模,即使是目前国内那些一流水准的证券公司,也将根本难以与国外大投资银行抗衡,且很可能葬身于自己的国土。从国外投资银行成长史考察,为了扩张规模,西方国家投资银行间的购并重组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而且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无一不是通过购并而超速发展的。如第一波士顿公司,1934年由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证券部与大通哈里期货证券公司合并而成,1946年兼并格林公司,1978年与瑞士信贷银行进行股权互持,1988年第一波士顿公司与瑞士信贷银行组建全球性投资银行。特别是1995年以来,国际购并目标几乎全集中在投资银行,次数之多、金额之大,为世人瞩目(见表四)

表四 全球著名金融并购重组案(1997—1998年)

公司对象方式时间

信孚银行艾利克斯·布朗公司 收购1997.4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 巴克莱 收购1997.10

美林集团水星资产管理公司收购1997.11

瑞士联合银行瑞士银行合并1997.12

巴黎银行(BNP)

百富勤 收购1998.1

西班牙银行

京华证券山一证券收购1998.2

摩根·士丹利添惠公司合并1998.2

花旗集团旅行家 合并1998.4

美国国民银行美洲银行合并1998.4

近年来,这股强劲的国际购并之风吹到了中国,我国券商已经走上了购并重组的不归路。尽管我国的券商还是蚊型券商,并购重组声势也绝无国际投资银行间并购来得浩大,但这也无妨,只要选定正确的道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卑不亢、坚定不移,中国也能组建杰出的大券商,成为能进攻又能防守的联合舰队。

目前国内券商的分布格局如同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严重失衡,如同一条船,一边是沙砾,一边是稻草

沿海地区券商的身上,折射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光芒。与经济基础较差、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券商相比,无论是发展层次、数量分布,还是资金、市场占有等综合实力,沿海券商都占尽了优势。在全国90多家证券公司中,沿海地区就有35家,占总数的39%,拥有资本金126.5亿元,占总额的64%,拥有资产总量1352.3亿元,占总额的 65.8%,实现利润53.9亿元,占总额的63.4%。由此可见,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沿海地区券商已占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请看我国券商分布情况(见表五):

表五 中国券商分布情况(1997年)

地区券商数量 注册资本金总量 注册资本金均量 资产总量

(家) (亿元) (亿元/每家)(亿元)

中国大陆90197.552.19

2055.00

上海6 53.20 8.87

455.70

深圳1054.10 5.41

609.30

北京3 21.50 7.17

177.70

广东1115.10 1.38

202.50

(不含深圳)

东北1510.70 0.71

184.70

中西部 2524.85 0.99

131.50

地区资产均量利润总量 利润均量 总资产利润

(亿元/每家) (亿元)(亿元/每家) 率(%)

中国大陆22.80

85.00 0.9444.14

上海76.00

17.20 2.87 3.77

深圳60.90

24.00 2.40 3.94

北京59.20

9.35 3.12 5.26

广东18.40

6.68 0.61 3.30

(不含深圳)

东北12.30

2.16 0.19 1.17

中西部 5.2612.89 0.52 9.80

从表中分析,这种券商地域分布不平衡特征,已为我国券商进行重组提供了运作空间:①沪深是券商分布的二元中心,成为中国现阶段证券投资资本最密集最雄厚的区域。深市有大中型券商10家,资本金总额54.1亿元,平均每家5.41亿元,总资产609.3亿元,平均每家60.9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4亿元,平均每家2.4亿元, 地区平均数分别是全国平均数的147%、167%和155%;上海更是后起之秀, 券商上升速度十分惊人,资本金水平、平均资产水平、平均利润水平,其指标值是全国均值的305%、233%和205%,在国内遥遥领先。②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券商分布稀疏,多为实力不足、发展迟缓的蚊型券商。东北15家券商里有8家注册资金在0.2亿元以下,2家亏损,9家年利润在1000万元以内,发展情况令人担忧。而中西部地区25家券商,资本金总量为24.85 亿元,不及沪深券商的1/4,资产总量更是与沪深券商有天壤之别。③广东虽然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全国前面,但券商实力却在全国平均水准之下。经营水平较好、各项指标均好者只有广发证券一家,其余11 家券商有8家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下,多为实力弱小、发展迟缓的蚊型券商, 后劲严重不足。④北京地区券商数量偏少,不过起点尚高。北京作为宏观信息中心,引得外地券商纷纷进京抢滩,一些驻京总部实力更是不弱,几乎等于半个总公司,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对京城券商整体状况宜另作分析。

总体而言,中西部和东北、广东等地区的券商由于发展滞后,前景堪忧,亟需进行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同时也亟需对之进行制度整合、文化整合,达到管理的优化、形象的优化。

像穿鞋出门的人,穿好了一只鞋子, 还不能忘记穿另一只。对业务的重组整合也必不可少。因为实现多元化证券业务创新,扩大利润来源,是抵御金融风险的有效手段

这方面的例子以日本山一证券的破产最为典型。作为日本证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山一证券,在业务结构上有其独特之处。山一证券的业务重心在二级市场,1995年,山一证券收入的一半来自佣金(见表六)。但是日本股市长期低迷的状况,终于给山一以灾难性的打击。这不能不说是业务策略上的重大失误。山一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我国券商那种过度依赖二级市场单一业务收入的格局已充满了危机。尤其是那些规模小、实力弱,被迫将业务重心放在二级市场的中小券商,将面临亏损的风险(见表七、表八)。

表六 四大国际券商收入构成表

名称 利息、股息占比

佣金占比 合计占比

美林 51.57%

15.14%66.71%

摩根·士丹利 58.5%18.81%75.31%

野村 41.16%

33.54%74.70%

山一 32.14%

49.88%82.02%

表七 中国十大券商一级市场业务状况

券商 承销股票 券商 承销股数 券商 募集资金总额

家数

(亿股) (亿元)

南方 47南方 25.60南方 127.80

申银万国 33申银万国 21.70申银万国 110.40

君安 33国泰 17.60国泰 95.40

国泰 25君安 13.70君安 86.40

华夏 19中信 12.30广发 79.00

中信 15华夏 10.10中信 78.20

海通 13海通 7.40 国信 53.50

广发 13广发 6.00 华夏 53.00

大鹏 11国信 5.00 海通 41.90

国信 11湖北 3.50 湖北 32.70

表八 中国十大券商二级市场业务状况 (1997年)

券商 营业部数量(家) 券商 交易业务费(亿元)

申银万国 108华夏 2532.50

华夏 93 申银万国 2158.10

海通 90 君安 2122.00

南方 68 南方 2052.30

国泰 60 广发 1956.90

君安 60 海通 1603.60

联合 42 国信 1451.20

广发 37 江苏 1444.00

光大 33 广东 1263.60

东方 31 四川 922.70

据有人对我国大中型券商调查估计,我国券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实现,有五成来自二级市场,所占比重几乎与山一证券相同,余下的三成是二级市场客户证券交易帐户保证金利差收益,二成是一级市场和创新业务收益。也就是说,整体盈利近85亿元中,有42.5亿元是二级市场买卖代理手续费,25.5亿元为利差所得,17亿元为一级市场和创新业务收入。由于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业务总量约束和边界已基本形成,买方市场现象凸现,寻求传统业务的大突破可能性极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投资银行创新业务才是券商大展身手、全力开拓的新领地。这一方面表现在券商内部对资金、人才和多元化、多层次业务开拓与风险防范的集中度,另一方面表现为券商之间的并购整合和业务上的交叉联合。

政府应在券商购并重组问题上采取开明、开放的政策,既要规范市场,形成自觉自律,确保金融安全,又要爱护扶持,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使券商规模扩张的梦想成为现实,并使一批批投资银行家趁此脱颖而出

1、工商企业的资本运营在当前已成了一种非常热闹的经济现象,而对于券商的购并重组问题,国内虽有过实践但缺少系统性的理论支持与政策支持。从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工商企业的资本运营已经成了长盛不衰的话题,且引得政府的特别支持,那么,对券商重组,有关政府部门也应予以悉心关注才是。因为无论从目前我国券商的现状或是国企改革的现状而言,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要求、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或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要求而言,重组中国券商已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当务之急。这里关键的一点是政府的决心与态度问题,要有开明、开放的政策。①解决券商的资金来源困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外投资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中长期债券、债券回购融资、特殊存款融资、商业银行贷款等渠道筹措资本金,而在我国现行规定下,券商要进行市场运作,只能从灰色渠道筹资,这是一种风险性、危害性很大的做法。其实我国券商增资扩股并不难,简单易行的解决办法即是先对现有资产进行清理,然后由政府注资或税收返还形成增量部分,既达到政府控股目的,也达到国家规定的注册标准。地方性券商,也可争取当地政府支持,资本金不足部分,还可吸收社会企业法人的现金入股。②要设定券商之间有效竞争格局,包括合理的机构数量与布局。合理的分工,并保持国家适度的垄断。鼓励沿海券商、北京券商对内地、东北等券商的购并重组。

2、警惕一种倾向:船大无舵手。 主要有两层意思:①现代投资银行运作,人的因素比技术因素更加重要。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将会使运作过程更有效率,使运作成果更有效益。国内券商“造大”之后,要有优秀的投资银行家作舵手。②建立风险防范体系,重点是信用风险体系和市场价格风险体系,并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营造大券商可以取得规模效益,但不能排除市场风险。百富勤、山一证券的破产都是生动的例子。前几年我国券商全面陷入证券回购业务三角债及国债期货等业务,致使资产质量普遍下降,少数公司几近破产。我国券商目前资产流动性比率一般在90%以下,少数只有60%,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券商资本充足率达到8%标准的尚不足1/3。加之普遍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风险隐患频频显现。在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方面,我国券商应借鉴美林、大和、摩根等国际大投资银行或大证券公司的做法,确保“大船”出海航程安全。

中国券商的崛起,得益于传统的证券业务,但如今90 多家公司都挤在传统业务这条夹缝里,存在一种生存危机,于是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券商,已开始在寻找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但这条道路又是否能行得通呢

1、 随着企业寻求超常规发展而越来越多地使用了外部交易型战略,我国券商应把侧重点从传统业务转向兼并、收购和重组等策略性投资银行业务,这是繁荣证券市场、进行金融创新的必然趋势。结合国际经验和国内实情,我国券商可从这几个方面去努力:①注意业务的层次性与侧重点。大型券商应全面注重开拓创新业务,中小券商受创新实力所限制,要巩固发展传统业务。从侧重点而言,如摩根·士丹利擅长包销,美林擅长组织项目融资、产权交易,第一波士顿擅长组织辛迪加包销证券、安排私募和合并企划,所罗门擅长商业票据发行和政府债券交易等。我国券商也应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准契口,在市场中准确定位。②把握当前企业改革机遇,强化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企业扩张、企业收缩。投资银行当前以此为业务重点,从社会效益及自身效益来看都具有积极意义。③资产管理要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如美林集团1993年就此创下了15亿美元的收入。我国的南方证券与国泰证券分别管理开元、金泰两基金,表明券商已进入资产管理领域。

此外,在投资银行业务中还必须关注一种动向:尝试风险投资。在知识经济时代,风险投资是知识证券化之桥,应予以特别重视。从世界高科技产业发展历程看,它完全依赖于发达而完善的风险投资业,并且需要证券机构的热心参与和推动,如在80年代,日本为了在信息产业领域保持世界领先优势,由野村证券率先在美国加州硅谷成立了JAFCO 风险投资公司,若干年后大见成效,不仅使日本在信息产业方面迅速跟上美国的步伐, 而且带动了整个日本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目前日本已有1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知识经济时代也同样要求我国有一个专门承担风险投资的机构,它能够承担高风险而获取知识经济所带来的创新收益。从满足风险投资的条件来看,我国券商因拥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拥有财务和管理专家,对科技发展有敏锐的眼光,理应成为风险投资的现实提供者。

当然,我国券商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业务体系还需要其他一些外部条件,所要走的路还很长。

银证分业经营,无论是从我国《商业银行法》, 还是从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都能找到文本依据。分业经营为我国券商跨入重组之门提供了最初的台阶,然而它是不是就代表了事情发展的终结

从与商业银行业务是否交融来区分,投资银行经营模式有以英美为代表的分业式和以德法为代表的混业式两大类型。但随着全球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兴起,在数十年的分混并存之后,两种模式渐渐归于趋同。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它成了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隔离墙。在这一法规下,许多商业银行都不再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银行业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结构大调整,仅1988年购并市值就达到2396亿美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大通曼哈顿银行与化学银行的合并。自1997年初开始,美国商业银行就已把触角伸向投资银行,美洲银行和银行信托公司分别以5.4亿美元和17亿美元收购硅谷两大重要投资银行罗伯逊·斯蒂芬公司和艾力可斯·布朗公司。这种日益高涨的商业银行收购证券公司、进入投资银行领域的趋势,预计还将延续下去。

我国于1995年颁布了《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业务,商业银行必须与所属信托公司或证券公司实行分离。这种规定为我国券商之间的兼并重组提供了法律条件。依此规定,全国1000家证券业务部关停并转,一些大证券公司趁此扩充“势力范围”,华夏证券收购了40家营业部,南方证券收购了22家营业部,等等。这次购并重组后,整个投资银行业保持了相对稳定。由于分业经营不可逆转,我国现有大批券商迟早都要走上这条并购重组之路,东方证券和联合证券的成立,即是初步成果(见表九)。

表九 中国券商重组整合情况 (1995~1997年)

券商名称时间 重组整合方式

海通证券1995.9系统内整合

大鹏证券1995.9系统内整合

平安证券1995.10

系统内整合

蔚深证券1995.11

系统内整合

长城证券—海南汇通证券 1995.11

资产重组

中信1996.1系统内整合

申银—万国 1996.5合并

广发—中银 1996.10

收购

联合证券1997.9合并

东方证券1997.12

合并

不过,面对分业经营,人们还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派生业务逐步重叠交叉和趋同化的问题。与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券商总资产相加也不过2000亿元,而几大商业银行均在万亿元以上,如中行达21000亿元。 况且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加之自身要求搞活巨额不良资产、保全信贷安全的内在要求。因此,人们不能排除在未来某个日子,商业银行会广泛染指投资银行业务,也不能排除对在广阔的证券市场中滚爬过若干年的券商的“觊觎”。从近期美国超级购并情况判断,摩根·士丹利——迪威特总裁约翰·马克这位国际顶级投资银行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意见:如果是合法的,就会有更多的并购重组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间发生。

标签:;  ;  ;  ;  ;  ;  ;  ;  ;  ;  ;  

中国证券交易商重组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