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持续静脉化疗中PICC的应用论文_舒秀珍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 晚期肿瘤患者因多周期化疗,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破坏性非常大,使患者在化疗的后期静脉穿刺非常困难,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PICC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安全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不需局麻、不需缝合、不限制臂部活动等特点,避免病人频繁扎针的痛苦,且可以防止化学性静脉炎发生,为肿瘤患者治疗与能量供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既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持续静脉化疗;PICC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肿瘤病人的周期性化疗以及老年病人与新生儿患者。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许多化疗药物对正常组织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和刺激性,而且患者需要多次化疗。多数化疗药物需要通过静脉给药,因此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对保证肿瘤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采用PICC和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途径应用化疗药物,对比发现使用PICC的患者化疗效果显著,既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消化系统肿瘤的家属自愿签单患者100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48.23岁,其中男55例,女45例;胃癌49例,肠癌42例,原发性肝癌9例,均采用CMF(C为环磷酰胺,M为甲氨蝶呤,F为氟尿嘧啶)方案化疗。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I.2方法

1.2.I主要材料 观察组均采用7617405经外周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套件及附件[巴德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对照组均采用BD.Intima.II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化疗药均加入一次性使用电子镇痛输注泵(上海博创医疗有限公司)。

1.2.2穿刺方法 PICC导管置管步骤为:①确定静脉和插管穿刺点,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为首选,其次可选肘正中、头静脉。病人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O。,测量定位。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骨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②建立无菌区,消毒穿刺点,生理盐水预冲导管,修剪导管长度③扎止血带,以15—30。进针,一旦回血立即放低角度推人导管针3~6cm,送外套管,左手食指固定导引导管,中指压在套管尖端处的血管上,松止血带抽出穿刺针,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逐渐将导管送入预定长度,退出导引套管并剪开移去导引钢丝,用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人生理盐水,连接肝素帽,固定导管,覆盖无菌纱布,贴无菌透明敷贴。对照组采用传统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选择上臂弹性好、粗、直的静

脉建立静脉通道。

1.2.3配药方法 从灭菌袋中取出一次性使用电子镇痛输注泵,检查泵有无破损。将替加氟2.0用0.9%NS溶液稀释配成总量105ml药液,将药液用注射器抽出配置好,排尽泵中空气,取下泵上的帽,将药液注入,注完所配的药液再将帽拧紧,然后将泵上的输液管打开,旋下输液管的翼状帽,药液便自动流出,排尽输液管中的空气,将流速调至1.5ml/h持续泵人,72h为一个流程同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置管或穿刺部位有无药物外渗、导管内回血、管道堵塞、脱出、生活不便感等一般并发症发生;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静脉炎的评价标准[1]为: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装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物长度大于1英寸、有脓液流出。

1.4统计学处理 将资料数据汇总,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并发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经PICC组患者药物外渗、管腔回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而经PICC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脱出、不便感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并发症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晚期肿瘤患者因多周期化疗,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对血管的损伤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破坏性非常大,使患者在化疗的后期静脉穿刺非常困难,不但给患者增加痛苦,而且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往锁骨下静脉穿刺虽可避免外周穿刺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但因经验性要求较高并且是盲穿,易造成血气胸、大血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的制约。而PICC置管是从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便于操作与护理,有效地解决了患者化疗带来的并发症[2]。

PICC持续化疗具有以下优点:①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机械性损伤及药物渗漏现象;②穿刺置管质地柔软不影响患者活动,使患者感觉较舒适;③降低护理难度、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患关系;④置管时间一般为10d~5个月,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⑤减少了患者恶心呕吐的现象及白细胞下降的程度,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减少了药物在静脉导管中停留的时间,直接进行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⑥肝素帽为正压接头可避免导管堵塞及血栓的形成[3]。

我们的研究发现,经静脉留置针途径组药液外渗率明显高于PICC组,其原因可能与留置针长度有限、穿刺位置静脉压力大、血流速度慢、血管弹性有限有关,而PICC输注恰恰解决了这一缺陷。导管堵塞是PICC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常见的导管堵塞有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4]。导管脱出与患者活动剧烈和换药不及时有关。PICC患者有不便感较静脉留置针途径明显,这与PICC置管时间较长有关,因此在应用PICC期间应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与PICC管道维护工作。经静脉留置针患者1~4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经PICC的发生率,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并且对化疗能否顺利完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不但要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做好心理护理,熟练掌握静脉输液技术,了解常用抗癌药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且需要不断学习,运用新技术、新材料[5]。PICC操作快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效果显著,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保护外周静脉,可消除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掌握其置管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做好置管后的管道维护,了解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才能保证让更多的肿瘤患者缓解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减轻痛苦,顺利完成化疗。长期化疗患者多需带管出院,应强调长期带管的重要性,教会患者及家属洗澡时的护理,避免导管脱出。离院近者每周两次来院换药冲管,以防导管堵塞影响下一疗程使用;离院较远者出院前教会其及家属家庭换药及导管冲洗的技术;对离院较远而又没有能力或不愿自己操作的患者及家属则由护士亲自或协助联系社区护士上门服务。PICC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安全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不需局麻、不需缝合、不限制臂部活动等特点,避免病人频繁扎针的痛苦,且可以防止化学性静脉炎发生,为肿瘤患者治疗与能量供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道,护士应做好宣传指导和护理充分发挥PICC的优点,使这项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2]覃谦,陈丽菊,文燕舞,等.TIAP和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并发症比较和临床意义[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27(1O):843_844.

[3]王柳.微量泵用于肿瘤患者持续化疗的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31.

[4]顾建芬,董钰英,沈敏,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47_48.

[5]陈涛.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431.

论文作者:舒秀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8

标签:;  ;  ;  ;  ;  ;  ;  ;  

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持续静脉化疗中PICC的应用论文_舒秀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