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分析论文_安荣利

安荣利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精神科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的原因,为制定护理对策提供依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进行研究,对其中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原因,精神症状25例(占62.5%),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5%),自知力缺失5例(占12.5%),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其他因素2例(占5%);护理缺陷因素:护理方法不当30例(占75%),护理不到位6例(占15%),责任心不强2例(占5%),态度不冷静2例(占5%)。结论:对精神病人的冲动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应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专科护理知识、沟通技巧的教育,是减少护理缺陷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精神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04-03

精神病患者在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影响下,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在幻听、妄想、敌对、情绪易激惹等病态思维的支配下极易发生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其中以攻击精神科护士最为常见[1],其次为毁物、自伤等,给病区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患者和他人的安全。在临床治疗中对此类患者必须及时的给予冲动干预和护理。笔者现将我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的冲动干预和护理中的护理缺陷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为减少和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接受冲动干预治疗的320例精神病患者,发生冲动干预护理缺陷40例(12.5%)。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8.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CCMD-3疾病诊断标准[2]。病种类型:精神分裂症25例,躁狂症7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智能发育迟滞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例,人格障碍1例。

1.2 方法

采用当面询问与查阅护理病历的方法进行相关分析,数据分析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

2.结果

2.1 冲动行为

主要有抓伤、拳击、咬伤、撞伤、毁物、自伤等行为,其中患者臂丛神经损伤2例,工作人员受伤8例,被保护患者受伤害4例,引起家属强烈不满6例,冲动干预后报复他人5例,患者产生抵触情绪15例。

2.2 冲动行为原因

精神症状25例(占62.5%),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5%),自知力缺失5例(占12.5%),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其他因素2例(占5%)

2.3 护理缺陷因素

护理方法不当30例(占75%),护理不到位6例(占15%),责任心不强2例(占5%),态度不冷静2例(占5%),详见表1。

2.4 冲动行为主要对象

男护士12例,占30%;女护士8例,占20%;病友6例,占15%;医生6例,占15%;物品(公共设施)4例,占10%;探视家属2例,占5%;自伤2例,占5%。

3.讨论

3.1 产生冲动行为的原因

3.1.1受精神症状的影响 精神病人在幻听、幻视、被害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下,突然发生冲动行为,这种冲动行为多具有指向性和攻击性。如病人听到有人命令他去干掉某某人,否则就会受到生命危险;当护士给他做治疗时看做是怪物或者以为要迫害他,这些都可以引起冲动行为,是临床上产生冲动行为最主要的原因,约占50%[3]。

3.1.2缺乏安全感 新入院病人,对新环境较为陌生,对工作人员缺乏信任感,不能安心住院,工作人员对病人态度粗暴,不能满足病人的正常要求。此时的冲动行为多为毁物、伺机逃跑等。

3.1.3病人自卑 老病人因住院时间太长,与病友不能融洽相处,与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家属和亲友长时间不来探望,致使病人认为自己不受人喜欢,被亲人遗弃,对前途悲观失望,破罐子破摔等。这时的冲动行为常针对自己,因而出现自杀、自伤行为。

3.1.4病人用药后反应 病人用药后,特别是首次用药的病人,因不了解药物性质和药物副反应,对用药后产生的焦虑、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等症状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相关的知识,因而产生冲动。此种冲动行为多缺乏目的性,并且是一过性的,冲动行为发生后常后悔不已。

3.1.5病区管理不完善 因病区管理工作不完善,使病人相互之间发生纠纷,如丢东西、抢食物、香烟等,病人之间发生殴斗。

3.2 护理缺陷因素原因分析

3.2.1护士采取保护措施过当,对约束不良后果不了解 因精神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年轻力壮,在发生冲动时不易控制,所以护士在进行冲动干预时,若方法不得当,易造成患者的损伤。其中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病例就是因为护士在制止患者时用力过猛,且保护性约束时间过长,未能及时为患者更换体位等,保护过当而导致患者损伤。有资料显示,仅有7.48%的护士了解约束对患者躯体产生的不良影响[4]。

3.2.2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缺乏 精神病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随时可能发生伤人、毁物等意外。在引起工作人员受伤的8例中,一是因为护理人员在接触冲动患者时,缺乏防护意识,对其行为估计不足,与患者直接正面、近距离接触,且言语过于简单而导致患者与工作人员厮打的状况。二是因为工作人员接触兴奋患者时,在无任何支援的情况下,强行制止患者,造成了工作人员的损伤。

3.2.3护士与家属沟通缺乏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精神病患者也是如此,许多患者被家属视为掌上明珠,在家发病时,其家属总是任其破坏,认为发泄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在因冲动干预引起家属强烈不满的6例中,均因为护理人员在进行冲动干预时,未能及时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未掌握家属心理,使家属对冲动干预治疗不理解,不接受,从而引起的家属不满。

3.2.4护士责任心不强,监护措施不到位 对于兴奋躁动患者,要给予保护性约束,患者被约束后,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监护,防止出现意外。被约束受伤害的8例和干预后报复5例,均因工作人员未能将患者监控在视线范围内,未将患者单独隔离,使其他患者进入病室,伤害患者或为冲动患者解除保护带,导致患者受伤或冲动患者再次伤害他人。

3.2.5心理护理措施不到位 在被约束患者安静后,应及时解除约束,同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解释和劝慰,使患者能理解约束的必要性。由于护理人员不能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保护的原因,给予安慰和鼓励,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出现不配合治疗、拒食等行为。

3.3 冲动行为的防范措施和护理

3.3.1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 做到心中有数,是减少和杜绝冲动行为最为有效的措施。因此,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是精神科护士必备的工作素质。在工作中若发现上述种种迹象,就要及早预防冲动行为的发生。尽量不去激惹病人,满足正常要求,对病人态度温和,耐心解释,将病人与其他兴奋病人隔离,仔细询问原因,分散注意力,劝说引导病人通过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对新入院病人要热情大方的讲解病房的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介绍病房环境,消除陌生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老病人主动交谈,解除心理顾虑,必要时与家属联系来探望,使其能安心住院治疗。

3.3.2加强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技巧和护理知识培训 在对冲动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若执行失当,则常对患者造成伤害。所以要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科护理技巧和护理知识,掌握有效控制冲动患者的方法。做到训练有素、行动快、轻、准,避免过于猛烈的行为。掌握约束对患者躯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约束后要经常巡视,定时更换体位,观察保护部位皮肤,从而有效避免对患者躯体上的损伤。

3.3.3加强病房管理,改善病房环境 严格执行病房危险物品的管理制度,及时消除病房的安全隐患,损坏的物品及时维修,丢失的不安全物品及时查找。重点病人安置在观察室重点监护,将有被害妄想或易激惹的病人分开安排。病房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有计划地组织病人开展娱乐活动,分散病人注意力,减少冲动行为的发生。

3.3.4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岗位培训 对新入院、外出返院病人加强危险物品的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加强新护士上岗前的应对冲动行为的能力培训,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机智的反应力,教会自身防护方法,将伤害程度减少到最小。

3.3.5加强与家属的沟通 由于家属对患者非常关爱,对冲动干预治疗表现出不理解和不能接受,有时还会在行为干预过程中起反作用。造成治疗不能进行或工作人员受伤等情况。因此,精神科病区应根据病情,尽量不留陪护,家属坚持要陪护的,要加强与家属和患者之间的沟通,治疗前后做好解释工作,充分体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要用我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取得家属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3.3.6加强责任心教育、定时巡视、确保安全 患者被约束后,失去了自身防护能力,此时极易遭受其他患者的伤害。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责任心,关心、爱护患者。要使被保护者始终处于工作人员的监控范围内,或对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加强巡视,以防其在毫无保护能力的情况下遭受其他患者的伤害。

3.3.7做好冲动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冲动行为发生时,护士应以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冲动行为造成的后果,若不能有效制止时,要沉着冷静,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从侧面、背面制止其冲动行为,将其安置在隔离室或进行保护性约束。待病人情绪稳定后,要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护士要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病人,让病人讲述冲动原因及经过,认识自己的不正确行为,使病人了解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记恨工作人员。并向病人讲解上述的健康教育,提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冲动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秋红,张玉国,苏静.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5):479-480.

[2]陈淑清,王述彭.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4-76.

[3]陈兆红,陈淑娟.住院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3(11):835-836.

[4]赵志耘,李菲菲.精神科护理存在的伦理缺陷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0,24(3B):720-721.

论文作者:安荣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  ;  ;  ;  ;  ;  ;  ;  

精神病患者冲动干预护理缺陷分析论文_安荣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