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与心理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班主任工作论文,效应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对后进生要用“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同时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感情,希望她能活过来。上帝感其所诚而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为他梦寐以求的情侣。这个效应告诉我们一个通俗的道理:期待能让被期待者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如果多给后进生一些关怀,比如一个期待的眼神,或者是放大他的闪光点,都有助于激励他们转优。
二、对优秀生要克服“马太效应”
优秀学生是班级的模范和榜样,更是班级教育方向上的一面旗帜。如何对待优秀生,如何使他们成为激励后进的助推器?这就要求班主任在肯定优秀生成绩的同时,又能毫不讳言地指出优秀生的缺点和不足。过多的荣誉可以激发优秀生的上进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但也可能软化他们的进取意识,这就是“马太效应”。因此要掌握好这么一个度:所有的荣誉对优秀生都应该是动力,不要让他变成阻力。
三、对“差生”要避免“首因效应”
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分别给两组学生看一个人的照片,并对甲组学生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罪犯;而对乙组学生说,这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特征。结果甲组学生说:深陷的眼睛里隐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学生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他科学探索的坚强意志。这个实验说明了第一印象对知觉的重要影响。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即“首因效应”。其特点为:重视表面现象,重视偶然现象。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往往被学校或教师定义为“差生”。班主任往往由于表面现象(甚至是偶然现象)而将“差生”“边缘化”:以学习成绩为挑选顺序,“差生”只能坐在教室的边边角角;教学速度依中等生或优生而定,导致“差生”跟不上而一差再差;让“差生”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失败,导致“差生”丧失进取的动力;用优生的长处去对照“差生”的缺点,使其永远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对“差生”进行分流;视学生为“帮教”对象等等。上述现象应在教学中尽量避免。
四、对处于困境中的学生要运用“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本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东西的价值同它所能满足的需要成正比。这就是生活中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关于边际效应可以用一个最通俗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很饿的时候吃一个包子,和吃过几个之后再吃一个包子,感觉是不一样的。
学生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了难题,班主任应当主动帮助解决,让他们感受到班主任时刻都在关注着他,在替他承受困难和痛苦。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得以感化,才能有勇气去面对人生、面对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挫折。
五、安排座位时需使用“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验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时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男女生的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就可以取长补短,提高各自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力。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这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显的互补效果。班主任如果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安排男女生同位,也许就能发挥这个效应的优势。
六、管理班干部要防止“晕轮效应”
“疑人偷斧”的寓言是大家熟悉的,这个寓言正好是“晕轮效应”的反映。所谓“晕轮效应”,通俗地说就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某人做了一件好事,则一切都是好的;某人做了一件错事,就以为他的一切都不好。
我们在观察某个人时,由于对象的某些品质或特征看起来比较突出,使观察者对此产生了特别清晰和明显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对其他特征、品质的知觉和评价。班干部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管理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也是学生中能力较强、自觉性较高的优秀代表。但由于班干部也是学生,也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偏差。班主任不能由于班干部工作较好或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忽视他们存在的问题,或者用“瑕不掩瑜”的借口来迁就他们。
七、对班集体要实施“放大效应”
班集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班主任调动得法,其发挥出来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其人数的简单加和。恩格斯在形容伦敦这个城市的作用时说,“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集聚的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100倍”。由此我们同样可以得出结论:50人的班集体所释放出的加权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只要班主任组织、调动、实施得当,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班级一定大有作为。
八、教育学生要用“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是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从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认为,对人们提出很简单的要求后,人们很难拒绝,因为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向其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
班主任在教育、感化学生时,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降低“门槛”,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点滴进步中逐步提高,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九、班主任自己要克服“斯特鲁效应”
心理学家斯特鲁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向被试者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块并要求读出所看到的颜色,然后再向被试者呈现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并要求读出声来,结果两项任务的完成都很顺利。最后再给被试者呈现一些表述颜色的词,而每个词所表示的颜色与书写这个词所用墨水颜色并不相同,再要求被试者读出词的墨水颜色,结果被试者读出字词所表示的颜色,或是结结巴巴,读不下去。这种当人们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时,由于不能阻断对刺激情境中无关特征的影响,而难以顺利地对这些特定的刺激进行反应的现象,被称为“斯特鲁效应”。
作为班主任,兼有多种身份和角色,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角色竞争现象,从而使自己的言语、思想、行为出现偏差。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角色的作用,班主任要提高“角色意识”水平,明确自己每一个不同角色所被赋予的要求,不断地进行恰当的角色置换,抛弃斯特鲁效应。
十、师生言语沟通要避免“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时常可见超限效应的出现。如班主任对某一问题的强调不厌其烦,以至于大家充耳不闻;对某一同学的批评喋喋不休,以至于该同学已毫无反应;对某一同学的表扬夸大其辞,以至于连其他同学都感到脸红。如此这般,只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和对立情绪。因此班主任在任何方面都要注意“度”,这样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十一、学生情感释放需利用“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它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的情绪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了解决问题,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试验。这一系列试验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实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由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达两万余次。并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同时做好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一律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实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的地提高。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一直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这些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泄而从而使他们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也就是所谓“宣泄效应”。
班主任在学生的情感释放中也可以利用这个效应,恰当地始学生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有限的渠道发泄出去。比如,南京某学校为了给学生们减压,在学校里头建了一堵特殊的墙。这个墙是干什么用的呢?就是供在校的学生发泄情绪用的。学生可以对它任意地踢打,可以在这堵墙面前任意地发泄,学校要试图通过这样的环境缓解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在发泄过后,能用一种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是“霍桑效应”的恰当应用。
十二、对犯错误的学生要采用“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的故事,也就是看谁有办法使行人把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吹来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而南风则不然,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最后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南风效应”。
当年陶行知在育才中学任校长时,有一天,他看见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他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去。当陶行知到办公室时,那位男生已在那里等侯。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这个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陶先生层层诱导,步步为营,巧设情景,恰到好处。让受教育者在不知教育者用意的情况下受到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陶先生用四块糖教育学生的做法及效果,实际就是“南风效应”。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班主任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运用教育智慧,循序渐进,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